如何在投资与投机中坚持长期主义丨享受生活

如何在投资与投机中坚持长期主义丨享受生活
2019年12月25日 11:45 芦苇科技

本文是我个人思考投资与投机系列话题的第四篇,第一篇区分了投资与投机,第二篇说明建立有价值的信息环境的重要性,第三篇简单聊了穿越周期的方法是修炼扎实基本功,本篇聊聊如何坚持长期主义。

我从小就听长者说各种鸡汤,非常高频的一个词是“坚持”,以至于我很长时间都烦透了这个词。人的天性就是很难坚持那种长期才能看到成果的东西,所以坚持是少数人的特质。在我看来一味的强调要靠意志力这种比电动车续航还短的东西,去坚持一个事情不太靠谱。有没有存在别的更深层面的东西让人坚持下去呢,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坚持”二字,这是我一直在投资与投机这个话题中始终在寻找的答案。 上周聊到周期的事情,忽视了大环境对人决策影响,尤其在当下的经济寒冬里,人们的悲观会叠加另一层悲观,到了某个点,“乌合之众”就会认为未来没希望且充满了风险。这是关于周期来回摇摆很致命的一个点,人可能会愿意相信长期主义的力量,但没办法忠实于自己。

因为没人愿意慢慢的变富

有个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在2000年的一个早上,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给巴菲特打电话,问老爷子:“你的投资体系这么简单,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为什么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 巴菲特回答说:“因为没人愿意慢慢的变富。”贝索斯突然明白,关注长期的人,比关注短期的人有巨大的竞争优势。 坚持更深层次的一面,是关注长期价值,坚信长期主义。 巴菲特简单一句话,说出了财富最简单的逻辑,短期行动的及时反馈具有超强诱惑力,极少数人能忍受长期主义的延迟滞后。每个人都面对复杂的混沌系统,当人们信奉短期主义,某种程度上会假设自己能战胜市场,认为自己是市场里的聪明人,觉得别人是傻逼,一旦进入这个逻辑无法驾驭和处理的情况也就越来越多。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任何经济周期下行期,就像一代人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当局势越发明朗,人们都清楚那条路是对的,但很少人愿意去走那条路,因为太辛苦了。 回到四十年前,未来都迷雾重重,站在今天,时间给了谜底。回看宏大的四十年改革开放,并没有什么天才式的“改革”,主要应该归功于“开放”,我们主动拥抱了全人类最新的科技成果、制度进化成果。这四十年,某种程度上最重要的应该是,全民放下自卑的思想包袱学习先进。对比这宏大叙事,我自己创业做买卖也快五年了,最大的感受在于,这途中的困难和享受一样,会慢慢被适应掉。墨西哥商业银行创始人对他妻子曾说过:“创办一家企业,就如同你去睡觉时还很年轻,而醒来时已垂垂老矣。”创业要求你投入全部的精力、热情、信念,它就像一个长长的梦,但对许多人来说,是一场噩梦。如果你是短期的创业计划,噩梦就短一些,如果你是长期的计划,这噩梦就像西西弗斯的神话,就相当长久了。在这个噩梦里,我越来越觉察到自己是普通人,普通人最适合的就是慢慢变富,一夜成名快速致富的路只有少数人可以走得通。

想要坚持不懈就要不坚持

如何坚持“慢慢变富”的长期主义,很重要的是要忠实于自己,那我们要始终提醒自己我们不属于过去,而是属于未来。 巨富巴菲特认为,每个人做决策时都会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内部另一方面是外部的,他称之为计分卡,类似于打高尔夫的计分卡。内部的计分卡就是要坚守自己的原则,自己内心认可的价值观;外部计分卡是指别人的评价、公众的认可和别人的赞同。 我一直认为,需要咨询别人意见的重大决策,往往错的离谱。这两种计分卡的使用,体现了不同的人生态度。被外部计分卡左右的人,追随大众的脚步,迎合别人的需要,随着环境左右摇摆,辛辛苦苦跟随还不一定跟得上,被焦虑和掉队的恐惧支配着。坚持内部计分卡的人,是积极建设内心的人,强化内心到足以忽视从众、诱惑和各种噪音,只按自己认定的价值往前走。巴菲特认为,我们每次做决定,我们应该遵守内部的计分卡,遵循卡片上的内容做决定,每做一次记一分,扔掉外部计分卡。 被外部计分卡左右的人,很容易失焦,外部的东西常常摇摆不定,乌合之众常常是盲从非理性的。而基业长青,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聚焦,聚焦才能长期做正确的事情。

非凡与平凡,主要的差别也体现在这里,体现在对时间理解和使用的差异上。巴菲特至今住的房子是20世纪50年代花3万美金买的,开的车是很多年前1.5w美金买的,住的地方是一个奥马哈,估计也没多少人知道是在哪里。他内心肯定认为,赚钱为了自由,够了就没必要找其他欲望令自己负累了。在巴菲特投资早期时候,他曾中止了与投资人的合作关系,并向股东归还了资金。他没有盲目地追求财富。很明显,他工作的最大乐趣并不是钱。与其类似,查理·芒格也曾说,当你有了一定数量的钱(我想是1亿美元)以后,你头脑里就一定会萌生一些想法,不再继续竭尽全力积累财富。邓普顿也将他的大块人生献给了内心旅程。当然,他最大的遗产是他的慈善基金,该基金挖掘了“人类追求和终极现实的大问题”,包括复杂性、进化论、无穷、创造、宽容、爱、感恩、自由意志等。该基金的格言是“我们知道的越少,就越渴望学习”。约翰·邓普顿爵士曾捐赠一大笔财产给慈善事业,也开着一辆劳斯莱斯,就连巴菲特也买一架私人飞机,他还颇为自嘲地将其命名为“不可原谅号”(后来,他改变主意,又将其重新命名为“必不可少号”)。

我觉得这只是价值投资者的外在旅程,对财富、顺心舒适和成功的体验,但并没有沉迷。他们仍追求更无形却更宝贵目标的内心旅程,是为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旅程。我们注定是能成为第二个巴菲特,但是我们要忠实于自己。 不论投资投机还是简单的个人理财,很重要的是差异点在于每个人的抗风险能力不同,每个人的欲望、个性特征也各不同。实现目标很重要的不是让别人接受我们,而是自己接受自己,要把学生时代养成依赖别人的评分衡量自己的方式,转变成依赖“内部计分卡”。

日本知名大导演北野武说,“我一直十分珍惜孩子时代形成的感性。无论长成怎样的大人,无论将来多有钱,那都是最宝贵的财富。我希望永远忠实于自己的感性,认真率直地生活下去。”高晓松说过自己为什么会喜欢北野武,是因为他是真的。我觉得真的东西带来的力量是不能替代的。

不仅仅是投资行业、创业者要忠于自己,好的设计师、好的产品经理的作品也是忠于自己的,忠于自己内心的魔鬼,内心张牙舞爪的灵感。 如果不忠实于自己,不重视内心心理能量的建设,我们很容易惊慌失措、惴惴不安。所谓“坚持到最后一刻”:最后一刻,只有不坚持才会到来。在一个动荡和焦虑的环境中,焦躁恐惧缺乏安全感是很难克服的,一味逼自己要坚持是断然坚持不下去的。坚持长期主义,不是反复激励自己要坚持下去,而是建设内心,锻炼内心的心理能量,忠实于自己而不是屈服于现实。当一个人想自暴自弃总能如愿以偿,但当一个人克服很难的问题后,一般难的问题都会变得容易的。

小结

1.对于当前下行的经济周期,我想引用《沉思录》中的格言,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欢迎逆境,把它当作证明我们勇气、坚毅和韧性的机会。

2.Be who you are. Do what you are doing(忠于自己,活在当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