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抱佛脚 | 在成都,有一种想吃遍它的冲动!

临时抱佛脚 | 在成都,有一种想吃遍它的冲动!
2024年05月03日 11:00 NYLON_CHINA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想要住人的心,便要栓住人的胃”,这句听起来诙谐的话,幽默的成都人却深谙其中之道。从玉林菜市场早市别具一番风味的卤煮、糖油果子,到春熙路太古里的各色繁华商圈,再到九眼桥隐于居民楼的火锅、特色串串......以食为乐,以食会友,在成都生活和读书,别太幸福。

成都西郊夜市

四川音乐学院思凡剧社的的同学们就是众多幸运儿中的一员,日常排练结束后,一碗冰粉下肚清甜溢出心间,一口串串炫进嘴里血也沸腾了,餍足点达到顶峰。恰逢五一长假,《NYLON尼龙》邀请到了思凡剧社的同学们,他们以学校为坐标出发,用自己独特的味蕾记忆,将烟火漫卷的成都美食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个假期与其各个景点看“人头”,不如跟着大学生漫不经心街头游,把成都给它吃个遍!

“早C晚A”对于剧团的同学们而言,“C”无疑是Coffee了,大家常常晚上排练,白天自然少不了一杯咖啡。学校里“川小音咖啡店”是陪伴2021级播音主持专业的曾同学最久的地方,他们在这里自习、排练,这里不大,却回忆无限。

思凡剧社正在排练的同学

思凡社团的社长钟月是一名咖啡爱好者,从太古里的马吉拉咖啡店,到春熙路上的酷似中世纪古堡的Bar le noma,再到藏匿在教堂一隅的WANDERLUST,在这座新兴的咖啡之城里,她沿着咖啡店的足迹在闲暇时漫游成都。其实她最常去的,是在川音附近一家名为“65321”的咖啡店,店主是一位古典乐出身的音乐人,她说:“点一杯手冲,在遮阳伞下安静的看着涛走云飞,有时还能听见店主弹琴,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便是此刻。”

上:Bar le noma咖啡店

下:WANDERLUST咖啡店

对于成都而言,“C”是Coffee,那么“A”自然代表着Alcoho。作为动漫《NANA》的爱好者,22级表演专业的小玥一家名为”Black Stone“的暗黑朋克风的咖啡酒吧,这家店位于马超西路上,她说:“看见Black Stone的第一眼,以及外面黑红配色的装潢,直觉告诉我这里和NANA有关。走进店里果然没错,有黑石707人物特调,还有供客人拍摄佩戴的西太后饰品,连草莓杯的细节都真实还原。”

Black Stone咖啡吧

如果说北京有豆汁儿焦圈、湖南有长沙臭豆腐,那么成都,则有折耳根。与其说折耳根是一道“正经菜”,不如说它本身是一种配料。颠覆,是社团同学小马对折耳根的初印象。他来自广州,家在本地的同学向他第一次介绍折耳根时,总会小心提醒:“哪怕是本地人,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但爱吃折耳根的人却为之疯狂”。他说:“身边多川渝的朋友都很喜欢折耳根,尤其是吃火锅的时候会一把一把的往火锅里涮,又大口大口的炫进嘴巴。”

小马永远忘不掉自己第一次吃折耳根时的味道,他形容:“像是把海鲜市场吞进了嘴里”,可偏偏是这样,身为广州人的他,却爱上了这番成都怪味,他说:“一开始感觉很冲击,后面会越吃越上头。”或许正是折耳根独特的口感和味道,爱吃它的人爱的死去活来,不喜欢它的人在餐桌上避之不及。小马很爱去春熙路的一家小院火锅,他说:“折耳根是他们家的特色,尤其是折耳根裹着鱿鱼一起煮进红油火锅,爱吃折耳根和火锅的人都沸腾了!”

小院火锅里裹着鱿鱼的折耳根

小马属实是广东人中口味特别的存在,在成都读书的这三年,他不仅爱上了作为配菜的折耳根,作为配料的折耳根,甚至是可以作为零食小吃的折耳根。对折耳根的“测评”也是轻车熟路,他说:“双城三路上的一家名为‘醉签签’的店,折耳根拌土豆片,薄脆的口感和独特的味道真是超绝;春熙路上有一家折耳根醉虾,折耳根是考过之后的,配上醉虾,冰冰凉凉绝绝子。”

春熙路上一家折耳根凉拌醉虾

作为大一新生,来自表演专业的瑞鸣和世禄都并非川渝地区的本地人,初来乍到,被成都火锅俘获的同时也确实被辣到。瑞鸣还记得第一次去九眼桥付一八火锅店的感受,“随机辣死几个外地人”是他第一次吃成都火锅的评价,他说:“身边能吃辣的同学很爱来这家店,但这里的微辣,和我所理解的微辣不在一个档次,后来我就索性说,‘我吃外地人辣’。”

位于牛市口的付一八火锅,很受本地人认可

其实关于“川辣”和“外辣”,来自成都当地的社团同学雅婷最有发言权。她说:“成都火锅也好,川菜也罢,其实真正称得上辛辣的不多,至少和湖南菜、江西菜甚至是贵州菜相比要‘温柔’得多。成都的辣更多的是‘麻’,是一种容易让外地人和‘辣’相混淆的挑逗舌尖味蕾的美妙滋味。”

成都人吃火锅除了追求锅底炒料和红油的香,在选择菜品上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世禄提到他初来成都到著名的商圈春熙路吃火锅的经历,在大龙燚火锅店里他发现:“不仅自己这一桌,大部分客人的餐桌上统一会点到的菜品就是动物内脏:毛肚,黄喉,鸭血,脑花,肥肠……。”这是成都人舌尖上的秘密,全国各地都能找到爱吃动物内脏的食客,但是像成都如此广泛的在火锅里涮内脏恐怕全国数第一了。

瑞鸣推荐了玉双路的萍姐火锅,整整三层的复古独栋火锅复刻了80年代的都市夜市,在楼里边吃边逛,在锅里涮尽人间烟火气。走进来的那一刻瑞明仿佛穿越时空,他说:“这家店从风格到味道都很特别,不仅兼具了外地辣和本地辣,并且各种各样的小吃也都独立成铺。楼里的理发店、游戏机、照相馆,让我好像来到电影世界里。”

萍姐火锅店

如果说四川音乐学院留存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记忆,那么川音周围的美食街则是承载着一代人的光阴。小武来自2023级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这里是她心中“人间烟火气十足的地方”。其实这条所谓的美食街,是建于本世纪初的开放性小区。小区总共有大概七条长长的巷子,从东北的大饭包和锅包肉、山西的肉夹馍、河南的鸡蛋灌饼,到新疆的炒米粉烤包子,都藏在巷子里。这里没有城区都市的繁华和喧闹,却装下了地北天南烟火气十足的美味,也是这座西南艺术院校中远离家乡的学子们缓解思乡的最好安慰。

小吃街里摆摊的麻辣烫店

成都好吃的火锅太多,除了大品牌,更多的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居民楼里的火锅”。所以来了成都,你只需要往有人气的街道和巷子里钻就对了,到了饭点儿,雅婷说:“如果发现有火锅店开始人头攒动,建议赶紧进店抢个座位准备点餐。”雅婷常去铁道巷的李酥糊牛肉砂锅,这家隐于居民区的店有着古早味的装修风格,她推荐到:“这家火锅店主打居民们消费,价格低但味道却惊艳。锅底满满的牛杂,很有小时候的味道。还有一家罗二火锅,虽然在街边不起眼,但本地人很认可,而且锅底只要8元!”

李酥糊牛肉砂锅

吃过麻辣鲜香的成都美食后,最适合来一碗调和下肠胃里的翻滚红油。位于牛市口老小区的冰粉店,是成都人雅婷从小吃到大的。雅婷说:“这家冰粉真的用料讲究,是实打实的用冰冻好的西瓜,菠萝等水果的冰打碎做的。而且除了冰粉他们家的其他小吃也是又美味又实惠。”

牛市口料很足的老街冰粉儿

在手机导航系统如此精准的现在,找到一家店或许不再那么困难,合意对味更显难能可贵。这个这个五一,不妨跟着思凡剧社的朋友们来成都体验一把对味的感觉?

撰文:悟空剪刀手

海报设计:67

编辑:Ciaran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