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培育,为未来肉奶业保驾护航

犊牛培育,为未来肉奶业保驾护航
2024年01月26日 09:13 北京时间直播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我国传统的育婴理念。对动物来讲,同样存在类似的生长规律,幼龄阶段的生长发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一生的健康与生长性能。中国是养牛大国,2023年,奶牛存栏量预计达660万头,肉牛1.1亿头。然而,我国并非养牛强国,奶牛单产9.2t,肉牛胴体约250kg,均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生产成本高,养殖效率较低。 我国每年出生的犊牛超过6000万头,犊牛培育的优劣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机体健康及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并与畜产品品质与安全息息相关。因此,为提升我国养牛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肉奶品质与安全,犊牛的培育无疑是重要的突破口。今天的优秀犊牛就是明天的高产奶牛或肉牛!

北京市家畜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屠焰研究员团队20余年来不遗余力地聚焦犊牛培育基础的研究,系统钻研犊牛生理营养理论与培育技术,揭示我国犊牛的基本生理营养参数及免疫机能建立过程,提出了优秀犊牛的培育技术和方法。

那么,犊牛培育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首先,要让犊牛吃得好。

我国传统的犊牛培育方法是饲喂鲜牛奶,而鲜奶价格高,为降低养殖效益,饲养者一般把病牛奶和抗生素奶作为廉价资源饲喂。然而,病牛奶中的细菌与病毒,抗生素奶中的药物残留等均会对犊牛的生长,畜产品安全产生严重威胁。随着科技的发展,犊牛人工配方奶粉(代乳粉)饲喂开始成为牛场犊牛的常规培育方式。

19世纪开始,我国代乳粉主要依赖进口,价格高昂且难以广泛推广。如何生产出营养全面且符合我国犊牛行业发展的国产代乳粉成为本团队专家的攻克难点。

本团队专家以犊牛的消化代谢生理和营养需要为出发点,开展大量试验研究,确立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21种营养素推荐量,并制定了幼畜代乳粉行业标准,推动产业规范化。

其中,犊牛需要优质的蛋白质,但蛋白质含量过高,在消化率不提高的基础上,粪氮排放量必然增加,对环境的污染难以控制,因此需要设立上限。针对该难点,本团队专家首创幼畜氨基酸平衡模式,结合主要氨基酸理想比例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达到降低饲料粗蛋白质水平,提高利用率,减少粪污氮排放的目标。相关技术获得了国家授权专利,相关代乳粉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应用广泛且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并使得犊牛成活率由90%提高至95%。

其次,要让犊牛生病少。

犊牛培育的另一大难题-犊牛腹泻。犊牛腹泻普遍存在于不同规模的牛场中,是全球共性问题,我国规模化牛场中犊牛腹泻率高达20-25%,死亡率约为5-8%,不仅直接影响动物福利、健康和生产生命周期,而且给养殖企业和乳品行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如何通过调控犊牛肠道微生物组成,促进肠道健康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成为解决犊牛腹泻这一瓶颈问题的关键技术。

益生菌与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新型无公害、无残留、无污染饲料资源,已被众多学者和饲料行业所关注。但由于饲料添加剂种类繁多,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也不相同,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

团队专家经过多年试验验证,以单类益生菌(乳酸菌、地衣芽孢杆菌等)可影响犊牛胃肠道微生物区系为出发点,继而研究了复合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的协同添加效果,并提出了植物提取物+微生态制剂调控幼畜胃肠道健康技术。其中桑叶黄酮+热带假丝酵母、血根碱+植物乳杆菌、及花粉多糖+地衣芽孢杆菌等菌剂的组合添加均被证明可促进犊牛胃肠道优势菌群的建立,改善饲料转化率,且腹泻频率降低9%左右。更多功能菌的筛选以及生产应用仍在进行中。

解决已知问题,发现未知惊喜,科研人永远在路上。

(供稿:中国农业科学院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家畜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奶牛营养与饲料岗位专家 屠焰教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