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蔡崇达《草民》才懂:成年人的委屈,都是静音的

看过蔡崇达《草民》才懂:成年人的委屈,都是静音的
2024年06月27日 22:34 洞见

刘德华曾说:看蔡崇达的书,总有启发,就如生命中多添了一盏明灯。

在新生代作家中,没有谁比蔡崇达,更擅于勾画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继代表作《皮囊》《命运》之后,蔡崇达在新书《草民》中,再次聚焦于挣扎求生的普通人。

这本书中,他讲述了家乡东石镇上形形色色的村民:

有面对家庭责任的重压和身体的衰老,疲惫地奔跑着试图扛起自己的中年男人;

有为了拯救自己的子孙,八十多岁依然决定结伴,向世界讨要说法的老人们;

有在丈夫离世后,执拗地想为自己痴呆的儿子延续后代,和上天打赌的女人……

他们有满腹的委屈,一腔的怨恨,却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只能硬生生地逼自己咽下。

渐渐地,他们把自己活成了野草,一面承受命运之手的摧折,一面不断扎根,生生不息。

看过这些充满生命力的故事,你会明白:原来,成年人的委屈,往往都是无声的。

所谓的成熟,就是一个不断按下静音键的过程。

1

成年人的世界里,连痛哭都是静音的

书中的故事,发生在海边的东石镇。

那里气候潮湿、环境破败,家家户户门外遍布着不时散发腐烂气息的滩涂。

东石镇的村民,则像极了从泥泞中挣扎出来的小草,拼尽全力在夹缝中谋得生路。

比如主人公黑狗达的父亲,为了赚钱养家,冒险做了海员,一年半载也难得回来一趟。

母亲独自守着建了半截的房子,一边干活贴补家用,一边卖力养育孩子。

家里没钱装门,又只有孤儿寡母,免不了会招来一些小偷和歹人。

每次听到动静,母亲总会吓得浑身发抖,却不得不壮着胆子,拿起斧头逼退对方。

还有一次,黑狗达出生之前,母亲半夜不小心摔了跤,鲜血流个不停。

她舍不得去医院,却又害怕得吃不下,睡不着,头发也大把大把地掉。

可这些委屈,母亲无人诉说,也无处宣泄,只能在深夜时分悄悄抹眼泪。

第二天,她又装作若无其事般,继续为生计忙碌。

远在海上的父亲也是如此,独自承受着长期漂泊的苦闷、遇上风浪的惊险。

咬牙硬扛几年后,父亲终于赚到一笔钱,回家盖完了房子,还开了间加油站。

可加油站的生意不景气,父亲只能瞒着家人,去隔壁村兼职环卫工人。

眼看店铺亏空越来越多,父亲又查出患心脏病,急需一大笔钱治疗。

不定时袭来的病痛和恐惧,令父亲痛苦难耐,他只能一次次在无人的角落掩面哭泣。

但他不忍心拖累妻儿,也不敢告诉任何人,迟迟不肯去医院看病。

最终,在病魔的侵袭下,父亲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突然中风倒下,多年卧床不起。

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片汪洋,都自个儿在浮沉着。

卖小海鲜的曹操,自少年时期起,便接连遭遇了父亲、妹妹和母亲的去世。

可旁人并不同情他,反而拿他的名字来调侃,将他的人生视作一个笑话。

他只好将痛苦隐藏在笑脸之下,每天乐呵呵地问别人:“你今天好吗?”

无论得到什么样的回应,他都会说:“一定会好的。”

这句话是安慰他人,更是鼓励自己,日子再苦再难,也要在痛哭之后继续熬下去。

黑狗达的同学许安康,7岁便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

人到中年时,他又创业失败,欠下了一大笔钱。

焦虑与羞愧使他陷入抑郁,经常蒙在被子里偷偷啜泣。

但一想到身后的家人,他还是把苦头嚼一嚼咽下,振作起来努力还债、好好生活。

人这一辈子啊,哪有一帆风顺,总要独自尝遍酸甜苦辣,体会心酸委屈。

正如书中所说:“活在这世上,谁的人生不是堆满了苦头,谁不需要学会咽下自己的苦头呢?”

年少的时候,自己但凡受了一点委屈,都恨不得立刻告诉全世界。

可长大后,越痛就越安静,越苦就越沉默,连哭都要躲起来,生怕被人看见。

因为在成年人的世界,不是只有自己,还有身后的责任和肩上的重担。

怕给家人添麻烦,怕被旁人看笑话,又怕事情变得更糟,你不得不将崩溃调成静音模式。

静静消化完伤痛,悄悄擦干了眼泪,前方还有无数的关卡,等着你竭力越过。

直到熬过最深的绝望,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将苦难远远甩在了身后。

2

所谓的沉默,也是一种无声的反抗

书中的东石镇,有两个特殊的团体:

第一个团体,是由中年男人组建的“命运慢跑团”。

发起人叫黑昌,是黑狗达的远房堂哥,也是宗族理事会的负责人。

步入中年后,黑昌经常觉得身体不适,一检查发现自己竟然患上了肺癌。

可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看病,而是两个儿子才刚刚长大,正是需要自己出钱出力的时候。

他思前想后,决定用尽最后一丝力气,铺好儿子们未来的道路。

他咬牙隐瞒了患病一事,省下治病的钱,给两个儿子操办好了婚事。

为了缓解疼痛和压力,他还带领一群中年人,每天沿着海边跑步。

有时病痛发作,他疼得实在受不了,也从不喊出来,反而强忍痛苦,继续微笑。

朋友圈里一张张挂着泪痕的笑脸照片,见证了他一次次对命运无声的反抗。

即使在生死面前无能为力,他也要拼了命和世界抗争,铆足劲守护住家人。

另一个团体“观音阁七大金花”,是一群在观音阁做义工的老太太。

她们一辈子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柔弱的身躯,背负着家族的兴衰。

到了晚年,她们本以为自己能安享清闲,谁知自家孩子接连遇到各种麻烦。

大姐蔡桂花的大儿子患癌,二儿子失业,孙子孙媳妇做生意吃了官司,到处东躲西藏;

四姐黄秀根的儿子赔了买卖,欠了外债;五姐黄安化的儿子创业失败,卖掉房子回老家打工……

一桩桩意外与变故,令她们感到愤愤不平:

为观音阁操劳了那么多年,渡了那么多失意的灵魂,为何菩萨偏偏不肯保佑自己?

她们不服气,也不甘心,更不想到处可怜兮兮地诉苦,让命运取笑自己。

于是,她们照样操持家事、打理寺庙,积极应对子孙们留下的烂摊子。

她们认为,子孙之所以遭遇磨难,是因为菩萨离开了东石镇。

只有去远方的寺庙,把菩萨请回来,才能帮助子孙摆脱困境。

为此,她们开了一夜的车,拖着疲惫的身躯,随着拥挤的人群赶往寺庙抢头香。

其实,她们也不清楚,能否如愿“请”回菩萨,帮到子孙。

但她们相信,只要心中还有希望,还在坚持,终究能从苦海中打捞出自己。

人生海海,诉苦亦无用,许多事只得靠自己。

一个人身上的伤疤,到底有多痛,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一次次向旁人倾倒苦水,一遍遍逼自己反刍委屈,除了加重你的伤势,没有任何意义。

没完没了的怨言,不仅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还会让你自己笼罩在负能量中,永远不见天日。

所以,真正成熟的人,从不大声宣扬自己的不幸,也从不试图唤起外界的同情。

他们早已认识到:成年人的世界,各有各的苦楚,他人爱莫能助。

独自舔舐伤口,竭尽所能自渡,是对命运最有力的回击,也是拯救自己的最好途径。

3

做人当如野草,越沉默就越坚韧

《草民》中,黑狗达的远房堂婶秋姨,是外表最柔弱,内心却最坚韧的女人。

秋姨年轻时长得水灵,嫁给了做宴席的大厨阿福,日子过得相当宽裕。

可人们还没来得及羡慕秋姨好命,劫难便不由分说地向她袭来。

秋姨和阿福结婚第二年,不幸生下了一个痴呆的儿子。

夫妻俩备受打击,带着儿子四处寻医问药,却都无济于事。

无奈之下,秋姨劝自己接受现实:

“这世间哪有一好再好的事情,孩子是来替我们挡灾的,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她换下连衣裙,学着其他女人的样子做家务、干粗活,努力拉扯着儿子长大。

可几年后,她刚生下小儿子不久,丈夫阿福竟在做宴席时,毫无征兆地猝死。

阿福这一走,生活不能自理的大儿子、牙牙学语的小儿子,全都要靠她一个人照顾。

男人们同情她,女人们也心疼她,大家看她的眼神渐渐从羡慕变成了怜惜。

秋姨却见了谁都笑眯眯的,没跟任何人哭诉过,也不说一句丧气话。

即使双手因为劳碌而变得坑坑洼洼,满是伤口,她也不流一滴眼泪。

不认命的她,还坚持要跟命运打个赌:大儿子结婚后,一定能生出健康聪明的孙子。

于是,她不顾旁人劝阻,娶回了同样有智力障碍的大儿媳,然后天天到庙里求子。

好不容易盼来孙子出生,她发现孙子和大儿子一样,就是不肯开口说话。

大家替她着急,常常念叨着:“阿秋以后带三个痴呆儿,该怎么过下去?”

秋姨却依旧摆出一副盈盈笑脸,从不喊苦喊累。

白天,她一边在家剥牡蛎壳挣钱,一边照顾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的吃喝拉撒;

到了晚上,她趁着子孙们睡下,在灯下缝补衣物、洗洗涮涮,累得腰酸背痛。

有人叹息:“你看你现在过得是什么日子,哪天是个头。”

她也笑着回答:“等我孙子长大有出息了,我的日子就好了啊。”

走在逆风的路上,秋姨始终一言不发,将所有气力都用来默默扎根,暗暗较劲。

最终,在这场沉默的抗争中,秋姨大获全胜,赢得了命运的奖赏。

孙子两三岁时终于开口说话,长大后也聪明伶俐,考了全校第三名。

秋姨像一株顽强的小草,默默缝补着伤痛,强大着内心,不声不响地给了生活一个漂亮的反击。

想起某位作家的一句话: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也许很细微很普通,但是它们活得执着而顽强。”

风可以吹折朽木,却吹不断一根野草。

野草从不张扬苦难,不渲染悲痛,只是默默匍匐在地面上,从风雨中汲取养分。

当你学会像野草一样,不抱怨什么,也不依靠谁,只管扎进泥土深处,拼了命地生长。

终有一天,你会以苦而不言的坚韧,浇灌出牢固的根系,抵御生活的所有雨雪风霜。

蔡崇达在《草民》的开篇中说:书中的每个人,都像是腥臭滩涂里抽出的又灰又绿的草。

他们会被狂风刮倒,也会奋力与风暴共舞;他们会被潮水淹没,也会在水中挣扎着向上。

人活在世上,谁都免不了被生活的压力折磨、束缚,谁都在同自己的命运撕咬、对抗。

然而,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也没有谁能永远做你的靠山。

你在深夜里的痛哭,不会有人在意;你声嘶力竭的抱怨,也改变不了现状。

不如收起怨言,暗自疗伤,以强大的内心抚平命运的褶皱。

等你学会了沉默,在苦乐中自渡,你就能够过体面地过好任何一种生活。

点个赞吧,做人当如野草,无声却坚韧,能扛住风雨,耐得火烧,在乱石之中倔强生长,把自己活成曼妙风景。

作者:洞见·许朝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