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有毒的环境里,请保护好自己的能量

在一个有毒的环境里,请保护好自己的能量
2024年07月04日 22:42 洞见

你读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

作者:洞见ciyu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一个人待在能量充足的地方,就会被滋养,慢慢地成长。

若处于糟糕的磁场里,则容易被消耗、被伤害。

人是环境动物,我们一时逃离不了有毒环境,但身处其中,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能量。

1

法国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曾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有毒的父母”

指的是:父母的负面行为模式持续存在,始终支配着子女的生活,让孩子遭受痛苦并随着成长不断加深。

在这样的有毒家庭环境里,有些人一辈子在父母的阴影下走不出来。

也有一些人,一直向前走,不断治愈自己,拿回原生家庭欠自己的东西。

作家老鬼谈过自己的母亲。

老鬼出生后,母亲嫌带孩子麻烦,把他送到了农村抚养。

五岁那年,老鬼才被母亲接到身边,交给保姆带。

母亲对孩子们态度粗暴、冷淡,不满意就是一顿暴打。

老鬼6岁患了肠粘连,疼得满地打滚,母亲却不当一回事,几天后看他快不行了,才把他送去医院抢救。

术后没多久,老鬼因为玩火又遭到母亲一顿毒打。

老鬼说,身上还缠着绷带,被母亲那么毒打,痛上加痛,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

三年困难时期,母亲买了不少糖、点心和营养品都锁在屋里,从不让孩子们吃。

无论是谁,身处这样的家庭环境,很难没有一些心理缺陷。

老鬼却从没有心生抱怨,反而努力救赎自己:“母亲的冷漠激发了我的奋斗意志,没有别的依靠,只能自己救自己。”

他努力读书考上了北大新闻系,毕业后成了法制报社记者,后来辞职当了作家。

他写下《母亲杨沫》一书,坦然直面不幸的童年。

很多人都说,原生家庭是一个人的宿命。

我却觉得,原生家庭只是人生的开始,改命才是整个故事的主题。

没有无缺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家庭。

不管命运发给什么样的牌,我们只能尽量打好它。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在开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

后来外祖父破产,十岁的他就开始过起了流浪生活。

高尔基没屈从于命运,他在《童年》里借主人公阿廖沙之口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无法选择怎样的出身,但却可以选择怎样去生活。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完全可以靠自己赢回来。

原生家庭的不幸,不意味着人生的沉沦。

如果得不到父母的爱,那就好好治愈自己,为自己挣一个未来。

2

记得之前,有一个很火的话题:工作最累的部分是什么?

让人诧异的不是工作本身。

翻遍了网友的回答,都指向同一个答案:把一个人逼疯的,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不可理喻的领导让人心生怨怼,小肚鸡肠的同事使人心生厌恶。

身处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打工人上班如上坟,度日如年。

但如一句话说的:你是来上班挣钱的,不是来生气的。

与其一味跟烂人较劲,损耗能量,我们不如专注于精进自己。

创业酵母创始人张丽俊年轻的时候,曾经在阿里巴巴任职。

当时她特别讨厌自己的一个领导。

因为这个领导工作能力不行,却非常擅长拍马屁。

张丽俊很瞧不起这种人,因此好几次想要离职。

就在她犹豫之际,刚好得到一个机会,给一家上市互联网公司做咨询。

合作的过程中,张丽俊发现这家公司的副总裁年轻有为,于是好奇地问道:“你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没想到,对方却说了另一个故事。

原来,这个副总裁还是员工的时候,曾和一个很讨厌的同事共事。

这个同事比他职衔高一级,却经常窃取他的成果,把报告改成自己的名字递交上去。

最初他非常生气,只要看到这个同事都觉得无比恶心。

但是慢慢地,他变了。

他不再将那位同事放在心上,而是专注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每次都力求将报告打磨到极致。

就这样坚持了一年,他终于因为能力突出被公司发现,从而步步高升。

而那位擅长窃取别人成果的同事,最终却因为事迹败露而被公司开除。

听完这个故事,张丽俊打消了辞职的想法,在阿里巴巴深耕10年,最终成为业内有名的集团组织发展专家。

工作之所以痛苦,往往是自己太在意讨厌的人。

如果整天琢磨着别人哪里不好,那心里一定又不痛快。

净化工作环境,先从放下讨厌的人开始。

停止在人际关系中折磨自己,就是对自己能量的保护。

3

前几天,我卸载了游戏,也弃掉了一本正在读的网络小说。

原因是,我发现自己逐渐丧失了思考力。

能刷几个小时霸道总裁的短剧,却沉不下心看几页经典。

可以精力饱满地熬夜打游戏,却提不起精气神干活。

带给我爽感的精神快餐,也如慢性毒药一样侵蚀着自己。

这时,我才发现,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我们身处一个巨大的有毒环境。

知名主编尼古拉斯·卡尔在《互联网如何毒化我们的大脑》也谈道:

当我们尽情享受信息时代的慷慨施舍,也在逐渐丧失深度阅读、思考的能力。

在这个时代,一部手机、一根网线,足以榨干一个人的能量。

作家梁晓声就曾多次劝诫年轻人,适当远离网络娱乐。

他在一次新书发布会上,分享过一段经历。

十多年前,他开通博客,发表散文。

那段时间,他整天泡在网络里。

但没想到前来交流文学的人寥寥无几,污言秽语却从不消停。

这些人就像强盗一样闯入了自己的客厅,随地吐痰、骂人,把他的生活搅得动荡不安。

于是,2013年他就关闭了博客。

退出了网络的纷扰,他每天都花上几小时阅读,把全身心倾注于写书、教课、做学术上面。

他说,满屏的娱乐正在把人变傻、变无趣,只有读书才能使人沉淀。

刷视频、逛网站当然很爽,但爽后是心底涌上来的空虚与疲惫。

看大部头名著、静心练技能也许很累,累完后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欢愉和满足。

我非常相信一个观点:You are what you read.

简单讲,你读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

当我们远离垃圾快乐,把能量用于向下扎根,收获的就是向上生长的力量。

心理学家安东尼·罗宾说过,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是环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我们持什么样的心态与思维。

无论走到哪儿,人都躲不过环境的影响;无论身处何地,都有糟糕的人事干扰我们的磁场。

我们只能选择面对,无法逃离。

安顿好内心,专注于价值成长,这就是对抗有毒环境侵蚀的最好方式。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