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举国瞩目,就等于首批企业“值得炒”吗?

科创板举国瞩目,就等于首批企业“值得炒”吗?
2019年03月29日 17:16 星石投资

截至3月27日,头两批共17家申请科创板的企业被受理,6月或将能见到首批企业上市。有观点认为,科创板被提出设立、举国瞩目,因此在初期上市应该都是好企业,值得“炒一把”。也正因为如此,首批受理企业因为质量参差不齐,而引发争论。

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并没有理解科创板设立的目的,也没有理解注册制的本质,所以导致出现预期落差。

根据证监会对科创板的定位,科创板是资本市场的增量改革,旨在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将增强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而注册制,是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上市规则体系,监管机构不对发行人的资质进行实质性审核,而将发行人的股票良莠留给市场来决定。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同意发行,不表明证监会和交易所“对该股票的投资价值或者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对注册申请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

所以,科创板从受理到审核,将会完全注册制的特点进行,以便更具包容性,鼓励更多企业借助科创板获得直接融资。如果要保证初期企业的质量,就意味着对企业进行实质性审核,这与注册制特点相违背。

3月27日,上交所在答记者文中表示,在受理环节,仅是对企业申请文件齐备性、中介机构资质等的核对,仅相当于申报企业获得了“准考证”。

从长期来看,科创板是高端制造业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弯道超车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在特殊国际环境下,其建设任务更紧迫。科创板的成功,不在于保证第一批企业质量,而在于实现其长期目的。因此,科创板必须实现如下三个功能:

第一,价值发现。

未来,科创板要实现把资源配置到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产业里的优质企业中。这意味着,科创板或将不会鼓励普涨出现。

第二,鼓励正和博弈。

产业的发展是百年大计,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而资本市场只有让多方都有赚钱效应,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支持。这意味着企业、投资人和机构必须共赢。只有赚业绩增长的钱,才能做到正和博弈。在“炒一把”的思路下,股价出现暴涨暴跌,由此出现的“减持套现”、“打新”、“炒概念”等等都是零和博弈,对于科创板的长期建设并无益处。

第三,发挥市场的定价功能。

通过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市场的定价相对行政定价更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减少外部监管成本。否则可能衍生一些难题。例如2014年起新股发行市盈率有了不超过23倍的“隐形红线”,虽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股高价发行,但又导致出现“全民打新”的非理性现象(预期企业的发行市盈率过低,上市后股价会大幅上涨)。本该通过分享企业发展来实现股权增值的投资人,则转向“博傻式”的开板暴涨。当然科创板并不意味着不做管理,而是通过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基本制度,提高市场的定价效率。

因此,从立规建制、引入长期资金等角度,来打造长期服务实体经济转型的环境,才是最重要的。而要求监管层来筛选好的首批企业,来增加大家对科创板的信心,是“饮鸩止渴”的思路,不利于科创板的资本市场改革试点的前进。

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点,监管层必须尽快释放出信号:只要符合上市标准,就可以申请上市,至于上市后的投资价值将由市场自主决定。

3月22日,第一批受理的科创板企业名单出炉引发巨大分歧,通过受理的企业质量参差不齐。这正说明交易所在理智专业地展现注册制下该有的监管态度,这意味着,这些企业短期的基本面将有好有坏,需要投资人自行甄别。

采用注册制的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以诞生了一批优质的互联网企业(微软、Facebook等)而闻名,但同时也有着较高的退市率。根据媒体引用的WFE的数据,2007年到2018年10月,纳斯达克的退市企业达到2662家,退市率为7.6%。在全球16家主要交易所中,退市率排名第二。

对于首批企业的分歧争论,恰恰体现了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希望。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说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观点等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