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应对及政策启示

新冠疫情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应对及政策启示
2021年03月30日 10:51 用户6314832590

内容提要

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4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亿例。目前,疫情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全球范围内防疫形势依然严峻,疫情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持续存在。文章基于全球视角就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金融和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及应对进行横向比较,基于历史视角对本世纪以来“非典”肺炎、H1N1甲型流感以及新冠疫情等三次疫情的影响与应对进行纵向对比,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金融的影响

从经济增长看,全球经济遭到巨大冲击并面临严重衰退。此次疫情具有明显的需求—供给双抑制性。一方面,疫情限制市场主体当期各项经济活动,除基本生活需求以外的各类需求出现断崖式下降;另一方面,供给抑制效应十分突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全球产业链受到严重冲击。IMF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3.5%。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GDP总量首次突破百万亿。

从金融市场看,疫情对股市及汇率均产生重大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呈V字型剧烈动荡。2020年一季度全球股票市场陷入持续暴跌的“黑色模式”,各国央行迅即投放大量流动性,带动股市迅速反弹。全球外汇市场波动加剧。疫情初期,美元因其避险属性有所升值,此后受美国重启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欧美利差收窄等因素影响,一路走低。新兴经济体多个货币创历史新低,墨西哥比索、俄罗斯卢布年内贬值幅度达20%左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先贬后升,年底收于6.5249,全年升值幅度达6.5%。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

从全球看,国际贸易受到严重冲击,全球跨境投资陷入低谷,债务风险(特别是新兴经济体)明显上升。一是全球贸易陷入萎缩。2020年2月以来疫情蔓延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对供给与需求造成双重破坏,全球贸易体系受到系统性打击,进出口规模显著下滑。二是疫情加剧全球直接投资发展疲软态势。全球需求及GDP大幅下降背景下,需求端的冲击是导致FDI下滑的主因。疫情下国际政治和政策不确定性增加,FDI政策风险加大,形成进一步限制。2021年1月《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FDI总规模约为8590亿美元,较2019年缩水42%。三是全球债务风险有所上升。伴随财政政策力度加大,政府财政赤字以及债务水平上升。2020年8月IMF发出警告,新冠疫情新的大规模暴发可能增加新兴经济体发生外债危机的风险。

从我国看,疫情暴发之初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等均出现回落,但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性成果,外贸外资回暖趋势明显。一是我国外贸初期承压。二季度以后,受防疫物资及“宅经济”商品出口增势拉动,出口规模逐步回升,全年实现17.9万亿元人民币的出口额,同比增长4%,但服务贸易增长动力依然不足。二是FDI和ODI增速均有所回落,下半年增势有所好转。2020年中国FDI逆势增长4%,达1630亿美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329.4亿美元,同比增长3.3%。三是我国外债规模平稳增长。疫情未对我国外债构成显著影响,2020年三季度末全口径外债余额22944亿美元,较2019年末增长11.5%,同比增长11.9%,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三、各国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的政策措施

据WHO统计,截至2021年3月1日,共有211个国家(地区)因疫情影响采取相关措施,整体呈现出政策工具丰富、覆盖范围广、力度空前大、各国联动性高等特点。根据疫情进展,各国政策措施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是以稳定经济和金融为主的常态化管理,第二阶段以抗疫救灾为首要任务,同时稳定经济金融的应对,第三阶段则是疫情防控与支持经济复苏并重。

(一)货币政策全面宽松

由于货币政策传导迅速,可快速应对疫情负面影响,各国货币政策全面宽松,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如,美联储连续下调联邦基准利率至0-0.25%;欧央行将其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的利率下调25BP至-0.75%。

(二)财政刺激政策力度空前

2020年10月IMF发布报告称,受新冠疫情影响,截至2020年9月11日全球采取了接近12万亿美元规模的财政支持,占同期全球GDP的12%,高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刺激规模。

(三)多国实行外资外贸保护政策

为优先保障国内经济稳定发展和就业水平,部分国家出台对贸易投资的限制政策。如,2020年2月印度政府再次宣布提高电子产品、玩具、光伏产品和家具等商品的进口关税,旨在推动国内制造业发展,同时要求部分FDI必须在政府路径下提前审批;美国和日本均拿出财政资金用于补贴回流的跨国企业等。

(四)非传统政策实施力度加大

包括允许汇率在更大程度上进行调整、通过宏观审慎政策调节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放松金融管制、加强国际金融合作等。如,2020年3月我国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参数由1上调至1.25,为企业跨境融资提升25%的空间;美联储启动新的海外央行回购措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等,向全球提供美元流动性。

四、基于历史疫情影响的对比分析

本世纪以来,全球先后暴发了“非典”肺炎、H1N1甲型流感及新冠肺炎疫情。基于历史角度纵向对比可以发现,新冠疫情相比前两次疫情对实体经济冲击更大。三次疫情期间,跨境资金流动呈现不同特点。“非典”肺炎与H1N1流感疫情期间,跨境资金流动仍主要受经济周期影响;新冠疫情期间各国均采取了更大规模、更严格的管控措施,抑制人员交流及外贸活动,本次疫情显著改变各国际组织对资金流动的预期,并超过经济周期成为影响跨境资金流动的主要因素。从长远看,新冠疫情对全球经贸格局影响较为深远,或加剧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及单边主义趋势。许多经济体提出了医疗卫生领域的产业链回归,实施贸易限制及禁航禁运;很多跨国公司也开始重新审视其供应链和全球组织架构,国际投资协定从关注保护本国企业在协定国投资利益,转向更为注重增强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打造完整产业链的管理,国际秩序与全球治理体系面临重塑。

基于国别角度横向对比可以发现,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经济受冲击更大,防控疫情有力的国家或地区更易赢得发展先机。

疫情期间主要经济体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宽松或适度的货币政策。各国视疫情发展状况连续出台新政,措施力度空前加大;政策工具十分丰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缓解金融市场流动性压力、降低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证券监管机构采取了支持市场运行的措施;政策覆盖面广,措施既覆盖不同金融市场,更包括实体经济的各方面乃至居民个人;同时各国政策加强联动,全球主要经济体先后密集出台政策。

各国选用政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点。从政策目标看,各国政策对防疫及支持经济发展的取舍不同,在疫情严峻阶段,我国以保障人民生命及健康安全为主,允许暂缓经济发展,采取严格防疫措施;日韩采取温和防疫手段,兼顾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欧美地区先期以稳定经济和金融为主线,在疫情全面暴发阶段暂变为以抗疫救灾为首要任务,但抗疫措施不具有持续性,在疫情尚未得到有效防控前即放松管制。部分国家将疫情防控和鼓励产业回流相结合,实施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巨大冲击下,为优先保障国内经济稳定发展和就业水平,部分国家以邻为壑,出台对贸易投资的限制政策以及对产业回流的鼓励政策。

五、政策启示

(一)统筹平衡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为抵御疫情对跨境资金流动冲击夯实基础

一是根据疫情发展特点灵活调整阶段性重点。当疫情有加剧蔓延趋势时,强化疫情防控力度,实施严格的防疫措施,包括“封城”、隔离、取消聚集活动等;在疫情控制态势良好时期,可适当放松防疫管控措施,将支持经济复苏置于优先位置。二是刺激经济复苏政策需选择恰当时机有序出台。例如,旨在刺激居民消费特别是鼓励补偿性消费的政策难以在社会尚处于隔离状态时产生预期效果;旨在保持必要且充分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应贯穿始终,且与每个时点的主要政策目标相适应。

(二)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链多元化及韧性,为防范疫情影响下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练好内功

一是充分发挥现有配套齐全、综合成本较低的优势,积极布局基于新技术的产业生态,推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二是补齐短板,做好应对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趋严的准备,一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技术和工业突破,促进产业链中部分核心零部件及高端装备生产环节实现本土化;另一方面灵活布局全球市场,积极与主要贸易伙伴达成供应链合作协议,共同应对潜在的供应链风险。

(三)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作用,保持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一是继续保持灵活稳健、合理适度的货币政策。二是继续发挥财政政策调结构的优势,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扩张,在外需不足背景下增进内循环,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三是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应明确主次、协同发力。

(四)完善“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监管框架和政策工具箱,确保跨境资金流动的有效监测与及时调控

一是持续关注跨境资金流动情况,做好稳外资稳外贸工作。二是注重逆周期调节,持续完善“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监管框架。加强对短期资金流动变化的监测分析,持续布局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进一步探索丰富实需管理、行为管理等手段,维护外汇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疫情形势下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一是对疫情严重国家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推动各国在疫情应对等方面的协调配合。二是重点关注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变化,加强抗疫和重启经济等政策协同,建立经济发展地区性协调机制。三是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应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大量资本外流和全球美元流动性短缺,增强抵御冲击能力。四是注重加强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合作,鼓励与新兴经济体签订或续签货币互换协议,加强人民币在中国与相关国家跨境贸易结算和投融资中的应用。五是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各国深化互利合作,为世界和平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