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变盘期利率将稳中有降

熊市变盘期利率将稳中有降
2021年05月31日 11:16 用户6314832590

内容提要

完整的债券熊市往往包括3个阶段,而本轮熊市调整已进入第2阶段变盘期。参考历史上紧货币的宏观信号,综合考虑当前的特殊情况,本文认为今年并不具备紧货币的条件。预计接下来两个季度,利率中枢先横盘震荡,后稳中有降。建议配置盘珍惜时间成本,将配置进度提前;交易盘则提高响应能力、保持高参与度,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和IRS增厚收益。

一、债市进入变盘期

一般情况下,一轮较为完整的债券熊市需要经历3个阶段:第1阶段是经济快速修复、利率快速上行期;第2阶段是通胀酝酿、利率横盘震荡期;第3阶段是通胀带来货币收紧、利率再次上行期。

在过去几年,我国有3轮比较完整的债券熊市,分别是2009年1月-2010年4月、2012年7月-2014年1月、2016年8月-2018年1月,分别历时360个至470个工作日不等。当这3轮熊市在行至280天左右,即大概60%-70%的进度时,市场往往会进入由第2阶段转入第3阶段的变盘期。我们目前所经历的这轮熊市,开始于2020年5月,目前刚好处于这样的变盘期,第2阶段即将进入尾声。

进入变盘期,市场经过较长时间的横盘震荡,多空双方充分交换了信息和观点,双方之间将逐渐有一方占据上风——该方认知更统一、意志更坚定、动能更强大,从而带领市场走出新的方向。

二、利率将横盘震荡、稳中有降

进入变盘阶段,接下来利率若要趋势性上行,需要通胀过热引发紧货币;若要趋势性下行,需要经济见顶(名义GDP)、资金面稳中有松。

若要在这两种走势中二选一,笔者认为接下来利率方向是易下难上。这主要是因为在跨周期政策设计的影响下,利率会呈现出跨周期的特征而先于经济见顶。但实际情况中,由于目前名义GDP仍在上行,拉动GDP的“三驾马车”见顶尚需确认,经济依然面临通胀压力以及地方债供给压力逐步向后堆积,仍有一股向上的动能在约束利率下行,因此利率最终呈现出来的走势大概率分为两段,先是横盘震荡,而后稳中有降。

本文先重点分析目前阻碍利率下行、导致利率横盘的几个主要因素,然后据此对债市利率的未来走势作出进一步判断。

(一)名义GDP仍在上行但动能减弱

4月份,CPI、PPI涨幅进一步扩大,实际GDP仍在从一季度的5.0%(为剔除基数效应,本文对2021年各经济同比数据均采用两年平均增速,下略)向统计局测算的潜在增速5.8%趋近,因此名义GDP仍在上行。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目前仍处于经济顶部的左侧。

根据笔者模型的测算,宏观经济领先指标在3月和4月已经连续2个月下行,同步指标从3月的上升转为4月的稳定,这预示着经济增速的上升动能开始减弱,目前已经接近本轮周期的经济顶部。

(二)两架马车见顶,一架马车增长缓慢

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判断经济距离顶部还有多少距离,需要看这“三架马车”是否已经见顶。目前看来,投资已经接近顶部区域,出口基本见顶,消费尚未见顶但增长缓慢。

首先,投资已接近顶部区域。将投资拆分成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三个部分。一是基建投资由于政府严禁新增地方隐性债务、专项债融资进度缓慢等原因,增速相对平稳,并没有显现出进一步扩张的动能;二是房地产投资虽然同比增速较高、仍有韧性,但在近期各家银行在热点城市提高新发放的房贷利率(结构性加息)、住建委巡回约谈热点城市主要负责领导等举措下,房地产销售增速已经环比开始下滑——在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压力下,房地产投资增速预计将稳中有降,难以进一步扩张;三是制造业投资增速在4月份开始由负转正,但由于目前产能利用率在下降、新订单在下降、利润增速在下降,导致接下来制造业投资扩张的动力不足,因此预计难以出现大幅扩张。

其次,出口已经见顶。疫情以来,出口增速大幅上升主要是全球疫情下,其他生产国的供给遭受冲击,大量订单转移至我国。随着海外疫情逐步改善,部分订单将回迁,因此出口增速难以进一步上升。从3月和4月的数据来看,无论是PMI的新出口订单,还是央行一季度调查问卷的出口订单,双双出现下滑,这预示着出口已经见顶,后续的增速将随着订单下滑和收敛。

三是消费尚未见顶,但增速缓慢。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两年平均在4.34%,较3月份下行,距离疫情前8%左右的增速差距较大,仍有扩张的空间。但是,今年就业压力较大,目前为止,1-4月城镇新增就业437万人,较2017-2019年的同期表现较弱。就业问题影响了消费的扩张,使得消费增长缓慢。

(三)通胀压力将持续到三季度

目前这轮通胀主要表现为大宗商品期货暴涨,现货、PPI持续面临上涨压力,CPI也受到部分传导。根据建行金融市场部在公众号“金融街廿五”发表的论文《我国通胀传导效率及其对债市的影响分析》的定量研究,国际大宗CRB平均有21%的涨幅会传导到国内PPI,可解释PPI 46%的涨幅变化;PPI平均有26%的涨幅会传导到CPI,可解释CPI 28%的涨幅变化。

按这个传导路径来分析,本轮通胀压力主要是由全球供给恢复慢于需求恢复、国内环保限产、供给侧改革淘汰产能等供给侧因素叠加造成。因此,通胀压力要等到供给逐步赶上需求的进度,实现供需再平衡,才有望得到明显缓解——根据目前全球的疫苗接种进度和原油、有色等大宗商品供给恢复的进度来看,预计到三季度后期或四季度,大宗商品的供不应求才会有明显改善。因此总体来看,通胀压力至少会持续到三季度。

(四)地方债供给压力向后堆积

今年受额度审批延迟、合格项目储备不足等因素影响,地方债供给进度相比前几年明显滞后。4月、5月,多个省份的地方债发行规模仍低于发行计划,债券供给压力持续向后推移和堆积。这对6月份和三季度的债市将构成一定压力。

上述4个因素,将在二、三季度阻碍利率下行,而后有望减弱。因此在这几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二季度和三季度利率仍大概率先横盘震荡,而后稳中有降。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稳中有降的判断,有个前提假设,即货币政策不会收紧。那么我们接下来仔细检验和分析这个假设,一是看紧货币需要哪些条件,二是今年这些条件是否会被触发。

三、央行紧货币需要哪些条件

(一)历史上紧货币需要的条件

笔者观察过去5轮紧货币发生的时点,分别统计了在该时点往前2个季度、往后2个季度,各个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走势。发现以下规律:在5次紧货币落地之前,M2、PMI都是连续2个季度上升的;CPI有3次是上涨的。紧货币落地之后,CPI依然在持续上涨。其他指标基本与紧货币政策同步,即紧货币之前是下跌的,紧货币之后是上涨的。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历史上这5轮紧货币,都满足了M2、PMI连续上涨,以及CPI具备持续上涨压力这3个条件。

今年接下来的时间,M2大概率下跌,PMI将稳中有降;CPI虽温和上涨,但主要是供给恢复较慢、大宗商品上涨和PPI的传导,并不是由内需拉升。因此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今年不具备紧货币的条件。

(二)未来紧货币需要的最低条件

那么,如果接下来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超出我们的预期,至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央行才会紧货币呢?

笔者认为如下1+3选2是今年央行紧货币的最低限度条件:一是今年1100万城镇新增就业的目标需要有100%完成的把握。二是在下面3个条件中,需要至少具备2个,即3选2——这3个条件分别是:PPI的上涨压力持续传导到CPI;CPI上涨更多是由内需拉动;现有的结构性政策压不住房地产的涨幅,房地产依旧处于过热的轨道。

四、暂时看不到紧货币的条件

1+3选2的紧货币条件,接下来二季度到三季度能否具备呢?

虽然第1个条件,即今年1100万的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大概率是能完成的。但是,3选2的条件中,一是无论政府部门还是市场机构,普遍预计PPI会在三季度迎来顶点,然后掉头下跌——PPI对CPI的持续传导恐难以实现;二是目前CPI的上涨,更多是由于供给弹性较低,大宗商品产能恢复慢于需求,环保目标和供给侧改革对产能的压制等供给侧问题造成的,并不是由需求端过热带来的,因此货币政策对此无能为力;三是目前已经出台相关结构性房地产政策,尤其是4月以来各地银行对新发放的房贷利率连续加息、住建委各地巡回约谈地方政府等措施,房地产销售增速已经有所放缓,未来若各地调控政策不放松,则房地产增速大概率稳中有降。由此判断,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大概率看不到紧货币的最低限度条件。

到四季度,经济可能出现三种截然不同的走势。第一种是大概率情景:经济将维持在顶部区域。这种情况主要是就业改善、消费回升,制造业小幅回升,基建和房地产保持韧性基本稳定,出口增速回落对冲消费和制造业的上升,经济整体维持平稳。第二种是中等概率情景:经济将见顶回落。这种情况主要是看PMI、工业增加值、制造业投资和消费是否会掉头向下,或者出口遭遇美国政治层面的打压、以及城投平台等信用风险是否进一步暴露。若出现这种情况,则货币政策可能会有所放松。第三种是小概率风险情景:经济增速再次上扬。这种情况一是要关注全球经济复苏是否会形成共振,内需的“三驾马车”是否会重新扩张;二是内需的扩张对CPI是否起到持续的拉升作用;三是要关注房地产行业是否会重新出现过热的势头。若出现这种情况,则要警惕货币政策具备加息的最低条件。

五、投资交易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债市进入变盘期,接下来两个季度,紧货币发生的概率较低,利率走势大概率先横盘震荡、后稳中有降。目前的市场走势,可能97%的交易时间波幅都较小,超过2BP的波幅可能都集中在3%左右的交易时间。

面对这种情况,在接下来的二、三季度,配置上,建议保持高配的节奏,珍惜时间成本,将年内的配置额度进一步提前。期限上,可围绕收益率曲线的凸点,例如选择2Y和10Y国债、3Y政金债,有重点地配置。

交易上,建议一是提高响应能力、保持高参与度;二是综合运用现货、期货的技术指标分析,对市场情绪有比较灵敏的感知。

另外,由于目前IRS的Repo Spread 1*5和 Shibor 3M 1*5的利差达84%和95%的分位数,因此可寻求趋势性做平曲线的机会,开展中性策略交易。后续若账户的DV01有所回升,也可考虑用IRS灵活调整账户的DV01,管理好账户的波动。

作者:韩晗、吴炀,长沙银行金融市场部投研团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