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展业新规范 促进服务贸易新发展

落实展业新规范 促进服务贸易新发展
2021年09月08日 10:18 用户6314832590

内容提要

当前,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规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以下简称《展业规范》)的修订,对商业银行在落实好各项便利化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把握合规底线,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流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占全球对外贸易的比重稳步上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020年度,我国跨境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到6157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二,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引擎。同时,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和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对银行服务贸易项下业务展业提出新的挑战。

一、服务贸易发展新趋势

一是结构不断优化。从服务贸易结构上看,虽然以运输、旅行为主的传统服务贸易仍占服务贸易总额的50%左右,但近年来,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项目发展迅速,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数据显示,2010-2020年,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年均增长率超过20%,分别为71.3%、39.3%和23.4%。与2010年相比,2020年度旅行、运输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分别降低3.6%和1.6%,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占比分别增加7.7%和3.8%。

二是数字化进程加快。联合国贸发会议组织的数据显示,2009-2019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出口额从1.7万亿美元增长至3.2万亿美元,占服务出口的52%,占全部出口的12.9%。发展数字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凸显。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传统贸易方式受阻,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线上化发展。跨境支付服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在线视频、游戏等数字化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二、展业规范新变化

一是支持企业使用人民币开展跨境结算。修订后的《展业规范》明确凡依法可以使用外汇结算的跨境交易,企业都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展业规范》同时提高简化审核金额上限,将原则上可不审核交易单证的服务贸易单笔金额从30万元(含)以下调整到40万元(含)以下,便利企业小额服务贸易项下的跨境人民币收支,简化业务办理流程,降低企业汇兑成本及汇率风险。

二是优化客户分类管理。据修订后的《展业规范》,银行在“可信客户”和“关注客户”二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省级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明确“可信客户”中“优质企业”的认定标准和动态调整机制等风险防控措施。对优质企业提供更高水平的便利化服务,在“展业三原则”的基础上,凭优质企业提交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款说明》或收付款指令,直接为优质企业办理服务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进一步明确“关注客户”的认定标准,对关注客户实施更加严格的审核和管理措施,不得适用简化流程。着力打造“越合规、越便利”的跨境支付环境,使合法合规主体最大程度享受政策红利。

三是支持单证电子化审核。明确银行可使用企业提交的纸质形式或电子形式的收付款指令代替《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款说明》。可通过审核企业提交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单证或电子信息为企业办理服务贸易项目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四是加强持续性监测。要求银行在简化单证审核的同时加强对客户的持续性监测分析,关注高频交易、分拆交易及关联交易,及时向自律机制和监管部门报告异常情况。

五是便利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进一步便利个人薪酬等合法合规收入的跨境收付业务。明确银行可在“展业三原则”基础上,为中资“走出去”企业等优质企业提供跨境代发工资的便利服务,对同一个人的薪酬汇入,可仅在首次审核雇佣协议、完税证明等相关背景资料。落实《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银发〔2020〕330号)文件要求,便利个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接收港澳同名汇款,境内银行可为香港、澳门居民开立个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用于接收香港、澳门居民每人每日8万元额度内的同名账户汇入资金,但应确保汇入资金仅可用于境内消费性支出,不得用于购买有价证券、金融衍生品、资产管理产品等金融产品。

三、落实展业规范的相关建议

结合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展业规范》的新变化,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展业能力,落实展业要求。

一是加强内控建设。主动贯彻各项自律要求,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是落实好展业规范的前提条件。银行应结合《展业规范》的新变化,积极将展业要求和银行的内控体系相融合,在职责分工、管理流程、绩效考核等方面细化落实。如通过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将有关要求细化分解到各产品的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之中;通过修订绩效考核等相关制度将《展业规范》落实情况与员工个人绩效挂钩;通过系统改造将客户分类结果通过系统标识,对香港、澳门居民开立的个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资金流向进行监测,确保境外汇入资金仅用于境内消费性支出,不得用于购买有价证券、金融衍生品、资产管理产品等金融产品。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和系统建设,做好《展业规范》内化,将各项展业要求落在实处。

二是推动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自律机制的平台作用,加强同业交流与信息共享,提升业务人员素质。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具有业务种类多、专业性强的特征,涉及运输、对外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技术进出口、利润股息红利、国际赔偿等多种类型。虽然《展业规范》对上述类型的服务贸易从客户准入、审核材料、操作要点及业务风险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但随着电信、知识产权等服务贸易占比不断加大和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服务贸易真实性审核的难度不断加大,对银行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银行要主动推动行业自律,以自律机制为桥梁,加强对新业务类型以及违规案例等信息的共享,分享业务经验和舆情动态。通过业务培训、工作简报等多种形式,加强业务人员对新业务的理解和对业务风险的敏感度和洞察力,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效防范业务风险。

三是把握关键节点。把握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业务办理的关键节点。“事前”在与客户首次建立业务联系和开立账户时,可通过客户经理等一线人员充分了解企业的性质、生产经营规模、相关业务资质等,核实开户意图,对于满足《展业规范》中应列为关注客户的各种情形进行评估,审慎与异常客户建立业务联系。“事中”按照客户的风险等级实施不同程度审核流程,便利优质企业的业务办理,简化审核要求,对于关注客户,从严审核背景材料,审慎办理业务,必要时借助第三方信息进行核实。如运输项下客户为货主的,可与运输企业或运输代理企业核实交易单据的真伪。重点强化“事后”的监测分析,通过加强系统建设、建立非现场核查和业务抽查机制等方式,对客户业务开展持续监测。如通过对同一主体一定时期内跨境收支业务的分析,监测客户是否存在短期内频繁与境外同一主体发生跨境交易、涉嫌将交易拆分为多笔金额低于40万元人民币的交易的行为;对服务贸易项目的单价进行监测,对佣金等服务贸易交易金额占合同金额的比例等进行分析,判断交易的商业合理性;对企业的注册地址、电话、经办人员、受益所有人等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不同企业共用同一注册地址、多家企业经办人员或受益所有人为同一人等异常行为,通过有效的事后监督机制及时发现业务风险,确保在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的同时守住风险底线。

四是加大科技投入。随着服务贸易的线上化趋势和数字服务贸易的兴起,新型的服务贸易可能不再具有纸质的合同和单证。新版《展业规范》支持电子化形式的材料审核,使得企业跨境支付全流程线上办理成为可能。银行应加强金融科技力量投入,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积极探索交易电子单证和电子信息真实性、合规性以及使用的唯一性的审核方式,用系统审核替代人工审核,缩短交易的响应时间,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同时围绕客户的交易历史、交易渠道、行业特征进行画像,自动对业务风险进行预警,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业务办理的便利性和合规管理的有效性。

作者:杜牧雯,兴业银行交易银行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