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对国际金融治理及金融机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后境内外币定价逻辑、计息规则及付息方式等相较改革前有较大转变,对外币业务开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党的二十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人民银行积极应对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探索实践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路径。中国银行作为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工作小组组长单位,充分发挥自身外币业务市场优势和影响力,稳步推进境内外币基准利率改革,确保新旧基准平稳过渡,最大限度减少基准利率改革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基准利率改革背景及最佳实践
(一)国际基准利率改革背景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报价行通过抬升或者压低报价使市场利率走向有利于各自交易的方向,LIBOR及与之类似的银行间报价利率(IBOR)易被操纵的弊端显现,严重削弱了其市场公信力。2021年3月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宣布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瑞士法郎五种货币的LIBOR停止报价时间,美元LIBOR最晚于2023年6月30日终止报价,其他货币LIBOR最晚于2021年12月31日终止报价。
(二)国际基准利率改革最佳实践
各国在替代基准利率选择和转换路径上各有不同,美国和英国选择基于交易数据生成的无风险基准利率完全替代原有基准。具体地,美国以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替代美元 LIBOR,SOFR基于美国本土隔夜国债回购交易生成,对应的市场日均交易基础超过1万亿美元。英国则采用英镑隔夜平均指数(SONIA)替代英镑 LIBOR,SONIA 基于英镑隔夜无担保拆借交易生成,日均交易量约500亿英镑。
欧盟、日本改良了现有的IBOR类利率,并推行基于交易形成的无风险基准利率,采用多元利率并存的方式,实施LIBOR转换的稳步过渡。欧盟现存的两个基准利率包括,基于欧元隔夜无担保拆借市场形成的欧元短期利率(€STR)以及欧元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EURIBOR),日本培育了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TONA)作为新基准利率,并保留东京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TIBOR)。
二、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影响
(一)资金定价由报价向基于实际交易生成的价格转变
基准利率改革是针对全球金融交易体系的制度性改造,对国际金融治理及金融机构管理具有重要影响,其本质为将实际交易生成的隔夜无风险利率作为新基准利率,以尽可能消除LIBOR等报价利率带来的人为操纵及风险溢价扭曲等问题。目前,美国和英国采用基于实际交易生成的SOFR和SONIA作为替代基准利率,而日本和欧元区则保留了IBOR类利率,与€STR和TONA共同作为替代基准利率的选项,未来国际市场是否会放弃报价利率转而使用基于实际交易的基准利率有待观察。
(二)实体企业面临更多样的外币融资方案
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后,同货币下多基准、同基准下多计息模式并存,企业外币融资有更多可选方案,具体包括,使用无风险利率作为计息基准时,可选择采用后顾法还是采用前瞻法计算的利率计息等。银行提供更多定价规则选项的同时,也对企业交易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企业计算利息的过程更为复杂,需逐步适应新基准利率、新计息规则以及新付息方式带来的变化;另一方面,企业采用后顾法逐日计息增加了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只有在接近付息日时才能得知利息金额,提高企业利率风险管理难度。
三、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应对方案
(一)明确总体思路和路线图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境内商业银行也持有一定规模参考LIBOR定价的外币敞口,人民银行结合国际监管及我国国情,明确了境内“借鉴国际共识与最佳实践,确定境内主要外币基准利率改革方向”的总体思路,渐进、可控、主动地推进境内改革各项工作。2019年9月,在人民银行指导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以下简称利率自律机制)成立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工作小组,牵头组织主要商业银行,制定境内基准利率转换路线图,从参与新基准利率设计运用、推进新签合约基准利率转换、探索存量合约基准转换方案等方面入手,开展深入研究。2020年8月,利率自律机制协助人民银行形成《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和健全中国基准利率体系》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的进展和计划,梳理中国利率体系建设现状,为中国银行业推进基准利率转换提供了明确指引。
(二)规范基准利率转换规则
2021年6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研究确定美元存量业务转换及新基准业务定价规则,形成了境内美元浮动利率贷款的推荐协议文本,为推进境内美元基准利率改革提供清晰的政策指引,正式启动了境内基准利率转换进程。同时,利率自律机制指导境内商业银行按“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和风险控制能力,稳妥有序使用SOFR期限利率,满足客户传统收付息习惯。目前境内主要银行LIBOR敞口已基本完成转换,剩余敞口预计将于下一个重定价日前完成转换。
(三)稳妥推进新基准利率运用
在美联储陡峭加息背景下,人民银行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的货币政策,持续发挥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加强预期管理,坚持底线思维。将新基准利率推广与境内外币利率管理相结合,有效稳定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预期,避免基准利率转换期间境内外币资金价格较大波动;做好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维护利率和汇率体系均衡,有力保障境内外汇市场平稳运行。LIBOR终止报价后,境内主要银行新发生浮动利率外币业务中,52%的敞口采用SOFR等无风险利率的单利计息,37%的敞口采用SOFR等无风险利率的复利计息,11%的敞口采用IBOR类等其他利率计息。
四、中国银行主动作为,统筹推进基准转换
在人民银行和利率自律机制的有力领导下,中国银行作为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工作小组组长单位,切实担负起国有大行的责任和使命,充分发挥全球化专业优势和实践经验,平稳推进基准利率转换,主动推广新基准利率应用,为改革工作贡献力量。
(一)加强理论和实际融合共进
加强国际基准利率转换实践的调研和分析,与同业分享国际市场动态以及转换经验,形成基准利率算法研究、债券及衍生品业务策略、各主要经济体改革调研等系列报告,从商业银行视角探究基准利率改革的影响、风险及成效,积极建言献策。通过发表《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为同业开展基准利率转换提供宝贵经验。
(二)协同联动推进新基准利率应用
采取境内外分步实施的转换策略,境外率先拓展新基准利率业务,境内积极建设新基准利率市场,引领中国银行业逐步适应新基准利率体系。境外市场方面,2019年8月,中国银行在美国在岸市场发行挂钩SOFR的USCP,为亚洲发行人首次;中银香港及中行伦敦分行3笔新基准利率贷款被纳入贷款市场协会(LMA)案例清单,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应用参考。境内市场方面,资金产品先行先试,率先完成挂钩SOFR、SONIA、€STR、TONA的掉期交易,实现境内新基准利率掉期产品全覆盖;加大新基准利率贷款市场培育力度,2021年成功叙做境内首笔SOFR定价贷款与利率掉期的套期保值业务,为客户锁定融资成本。
(三)前瞻应对基准利率改革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持续跟踪各国货币政策对新基准利率以及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机制,深入了解利率传导路径及溢出效应,做好货币政策研判,敏捷反应国际金融市场变化,警惕和防范主要货币定价机制变革引发的市场动荡及外溢风险,做好极端情景下的应对预案。
需要看到,基准利率改革仍在持续推进中。为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利率自律机制将在人民银行指导下,引领主要商业银行,坚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既要充分利用改革发展契机,以全球性思维发现机遇,也要坚持底线思维,以科学的眼光洞察风险,不断提升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作者:中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