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代写毕业论文,高校出手了!

AI代写毕业论文,高校出手了!
2024年05月18日 12:23 新京报传媒研究

随着毕业季来临,2024届高校毕业生陆续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今年不少高校都发布专门通知,明确将对毕业设计(论文)中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占比进行检测,并对AI代写在论文中的比例等问题作出规范

截图来源:天津科技大学教务处官网

比如,天津科技大学教务处发文规定,若本科生毕业论文中生成式AI检测的结果超过40%,学院将发出警示,并要求学生自查自纠。

湖北大学本科生院发布通知,宣布在本科毕业学生毕业论文审核过程中试行加入对文章使用生成式AI风险情况的检测,如发现该论文检测结果为“AI代写高风险”,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截图来源:湖北大学本科生院官网

多所高校针对AI代写论文现象的政策规范,也在侧面印证着当下大学生使用AI工具的频度和广度正在不断增加。此前曾有媒体面向全国高校学生发起关于AI工具使用的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055份。

调查结果显示,84.88%受访者曾使用过AI工具,其中16.30%受访者经常使用AI工具,57.49%受访者偶尔使用,19.43%受访者基本不用。

在校大学生可以说是接受新兴知识的庞大群体,也是最有可能塑造未来知识传播形态的群体。他们对于AI这一新型工具如此高的接受度,也让人们不免慨叹人工智能对于教育领域的重塑与改造,似乎正在以高于人们认知的速度进行着。

如同搜索引擎的出现曾极大地冲击了字典、词典以及百科全书类的工具书那样,AI工具的普及也正在从更高维度上几何级地提升着人们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它可以帮助大学生快速检索资料、整理文献、罗列提纲、润色文稿等,让学生免去一些基础性、重复性的工作,方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术创新中。

不过从这类AI产品背后的语言生成机制来看,这是基于已有语料反复学习训练而来的一种概率模型。它可以总结概括或者凝练已有的知识来回答问题,但却难以创造新的内容。这与学术研究的创新性要求是相悖的,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在论文写作中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

与此同时,过于智能快速的“答案”生成,也让部分学生产生了思维惰性,出现了直接照搬、复制粘贴的现象。

因此,高校出台规范AI撰写论文的政策,就非常有必要。这不仅是让学生们明确AI使用的边界,正确运用AI工具来辅助学习,更重要的是它传递出一种态度,即在科技加持下追求效率的同时,也要维护学术研究的尊严,依旧保持对知识的敬畏

未来的学术研究,将是人与AI深度协作的场景,人们的创造性思维与AI的数据智能处理能力将形成有力的互补。而高校的规范可以看作是为这一未来的学术图景建立一种理性的逻辑,确保让技术服务于人,而非让人被技术所裹挟。

随着人工智能对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度介入,如何与新技术共存,又如何让新科技为我所用,都是需要人们不断去学习的。

与人工智能共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才,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驾驭AI的思维和速度。新科技总会带来新挑战,但同时也伴随着新机遇,不妨就以审慎广阔的态度认识AI、正视AI吧。

值班编辑胡炜

最后,告诉大家一件事

新媒体文案怎么写才有看头?

辛苦拍摄的短视频为何没人点?

各平台账号涨粉越来越难?

策划方案怎么总是差点意思?

......

针对大家遇到的各种难题,新京报融媒共享平台推出新媒体策划及运营、短视频制作及运营、舆情分析及风险处置等培训课程,去年开班13期,合作单位包括政府机构、媒体、企事业单位等,参训学员500余人,均满载而归。

今年,更多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陆续上线,欢迎前来新京报交流,一起进步。

独家课程 量身定制

提供融媒课程定制服务,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和预期的学习方向,量身打造专属课程。

“沉浸式”跟班学习

培训期间,跟班学员以现场观摩、全程参与、互动交流等方式“沉浸式”跟班学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