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在家画画28年,老婆大哭,父母抬不起头,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农民在家画画28年,老婆大哭,父母抬不起头,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2024年06月15日 21:10 艾弥儿S

湖北农民自学画画,痴迷28年,父母在村里抬不起头,老婆在外打工养家,压力大到深夜痛哭,他却一心只为实现画家梦。

直到有一天,一位贵人的来临,打破了熊庆华28年无人问津的的画画生活,他的一幅画直接卖到了130万。

一个农民的画凭什么能卖那么贵?这些年他都经历了什么?

一心坚守画家梦

20世纪80年代,湖北省仙桃市长河村的一个小男孩,像往常一样拿着树枝蹲在地上,在泥土上画画。

这个小男孩叫熊庆华,因为小时候喜欢连环画本上的插画,他就尝试自己去画,一开始只是简单的模仿连环画上的人物,后来,他无师自通,画出了自己的风格。

那时,熊庆华家里经营着一家鱼塘,父亲还是个木匠手艺人,经济状况不算低。

熊庆华课余时间,除了帮家里干干活就是一门心思画画。慢慢的,身边的亲朋好友都知道了他喜欢画画。

表哥还夸奖他在画画上有天赋,希望他能好好努力。在家人的支持下,一颗成为“画家”的梦想种子悄悄在熊庆华心中扎了根。

上初中的时候,在一节美术课上,熊庆华大展身手,用一幅色彩鲜明、风格大胆的画吸引了老师的注意力。

老师对着画看了许久,觉得熊庆华是难得一见的在画画上有天赋的人,日后必定能成大器,这样的认可让熊庆华大受鼓舞,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画画上。

初中课业比小学重很多,但熊庆华依旧如从前一般,每天都沉浸在画画的世界里,从最初的喜欢,慢慢变成了痴迷。

成绩上,熊庆华一落千丈,父母拿到他的成绩单后,都忍不住生气指责,觉得画画耽误了儿子的前途。

但熊庆华本人早已想开,既然学习学不下去,不如就专心画画,初三那年,他放弃了上高中的机会,而是直接退学回家,开始他全职画画的生活。

放牛、种地、画画,熊庆华的生活很简单朴实。

区别于系统学过画画的人,熊庆华自小都是自己摸索着画,平凡的生活让他的想象力很贫乏,他没办法有更进一步的突破。

于是,熊庆华“千里迢迢”骑着车,来到市区的图书馆,从书中寻找灵感。在这里,他看到一个画家的作品,被画里的内容深深吸引和震撼。

通过这幅画,熊庆华找到了自己画画的方向和灵感,而那个给熊庆华启发和改变他生活轨迹的画家,是梵高。

独特且充满表现主义的画作震撼了熊庆华的心灵,后来熊庆华才知道,这叫后印象派。

回到家的熊庆华,画画灵感喷涌而出,他更是一头扎进了画室,但这样的不顾一切,也让熊庆华日渐脱离原有的生活,变得越发孤僻和不合群。

世俗的眼光

多年一成不变的生活过去,熊庆华不再是十几岁的少年,他渐渐长大,除了每天不变的画,其他的一切事物都在飞速变化。

时代的进步,父母的老去,邻居亲朋带着批判的眼光,成了熊庆华每天都要面对的事情。

这么多年过去,熊庆华并没有在艺术界出人头地,那些曾经在幼时展露出的画画天赋,如今成了流言蜚语的落脚点。

“这么多年还没出名,也不出去干活,让老人养他一辈子吗?”“太不体谅他父母了,都这个年纪了,也不说替家里分担分担,只想着画那挣不到钱的画……”

流言蜚语和埋怨责备,让本就与社会接触甚少的熊庆华越发沉默和孤僻。

父母也曾多次劝他,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人总归是先要生活的。

迫于压力,熊庆华曾出去干过各种临时工,但因工作乏味和自身懒散惯了,不等坚持几天,熊庆华就不再去了。他也去画廊应聘过,但无一例外都被婉言拒绝。

熊庆华厌恶那些千篇一律的普通工作,他认为那些浪费时间的劳作,是对自己画画追求的耽误,是阻挡自己发光的沙石。

籍籍无名那么多年,熊庆华也反思过,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条路,是不是真的已经江郎才尽。

后来,熊庆华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他却毫不上心,因为日常的孤僻,很少接触到同龄的女孩子,身边的议论声更大了。

父母为此操碎了心,好好的儿子为什么不走寻常路。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叫付爱娇的女孩来到了熊庆华和其父母的面前,她表示自己愿意与熊庆华在一起。

熊庆华的父母不可置信,自己家孩子什么情况,街坊邻居都清楚,痴迷于画画甚至什么活都不干,他们虽然惊喜但还是试探问女孩,为什么愿意嫁给熊庆华。

女孩表示,自己是熊庆华的初中同学,之前就很欣赏熊庆华的才华和天赋,没想到这么多年他一直坚守梦想,自己看中的就是熊庆华从一而终的性子,相信终有一天,他能苦尽甘来实现梦想,而自己,愿意陪伴熊庆华一起走过当下籍籍无名的日子。

因付爱娇的到来,围绕在熊庆华身边多年不减的流言一下子少了许多,老人很快为两个年轻人张罗了婚礼。

婚后,熊庆华不再一个人孤独度日,他的身边有了支持他的爱人。但婚后,他仍没有担起丈夫的责任,妻子付爱娇为生计在外奔波,而熊庆华则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整天画画。

很快,付爱娇有了身孕,待到孩子呱呱坠地,家里的开销比以往大了许多,付爱娇一个人的薪资根本不足以支撑整个家庭。

可看着那个只认画画的丈夫,付爱娇也无能为力,巨大的生活压力让她透不过气,深夜常常是伴着泪水睡去。

无奈之下,付爱娇只能更努力的工作,去工厂打工赚钱。付爱娇的辛苦付出和熊庆华的不管不问,让原本沉寂一段时间的流言又再次在这家人身边响起。

亲戚朋友怒斥熊庆华“懒汉”“软饭男”“不成器”,他们为操劳付出的付爱娇感到不值。

熊庆华这些年来对这些话已经见怪不怪,但越发清晰的责骂声依然让他如坐针毡,他不得不再次怀疑自己,是不是要为了妻子和孩子放弃理想,投入生活。

后来,熊庆华默默搬回了乡下,像没结婚以前一样,闷在家里埋头画画,其余的时间就打短工挣钱,这样的孤独日子他已成为习惯。

贵人的到来

淹没在无数画作中的理想,熊庆华每时每刻都未有放弃,他的画已经和他的精神融为一体。

一天,熊庆华的小院迎来了一位客人,也正是这个人改变了熊庆华的生活。

2011年,熊庆华在打工的路上遇到了回老家昔日的好友雷才兵,两人是同学,又都喜欢画画。

得知熊庆华这么多年还在坚持画画的时候,雷才兵跟着熊庆华来到了画室,一幅幅富有个人特色、风格鲜明的画作映入眼帘。

雷才兵眼睛都亮了,他激动地拉着熊庆华的手,感叹熊庆华还和当年一样天赋异禀有才华,只是可惜这么好的画,竟然埋没在乡野中。

原来,雷才兵同样没有放弃画画,上学时考入了美术学院,艺术造诣得到了提高,已是小有名气。

雷才兵当即表示愿意帮助熊庆华,他火速整理了几幅熊庆华的作品,拍照上传至各大艺术网站和论坛,这一操作直接引来爆热话题。

熊庆华的画被许多热爱艺术的人发现并喜爱,前来流言咨询价格,熊庆华不敢相信,理想的船他航行了那么久,一直遥远又望不到头,竟然在一夕之间,到达了对岸。

几天后,一位出价5000元的艺术爱好者,买下了熊庆华的一幅画,这“第一桶金”熊庆华足足等了28年。

画的传播越来越广,看到的人越来越多,网络的发酵让这位“农民画家”登上了互联网话题热榜,想买画的受众越来越多。

随着名声越来越大,曾经想要办画展的梦主动找上门来。

熊庆华在2015年举办了自己的个人作品展,吸引了许多观众和买家,有的作品以七八万元的价格成交。

2016年,在北京举办的一场艺术品拍卖会上,熊庆华的一副画被拍到了130万元成交,画作的内容描绘的是农民的生活,这让熊庆华名声大噪。

昔日的责备谩骂声早就消失,熊庆华也终于在父老乡亲面前抬起头来。

从那副130万元成交的作品可以看出,熊庆华的艺术创作来源于实际生活,他的画作淳朴、自然,又蕴含着力量,是为乡村为农民发声的艺术作品。

苦尽甘来的熊庆华依然没有离开这片乡野的土地,他说这里是他的灵感源泉,他的根在这里,画也该在这里。

付爱娇没有看错人,丈夫这块“金子”终于发了光。熊庆华对妻子一直心怀愧疚,从前没有给妻子像样的婚礼,好在现在日子好了起来,不用再让妻子跟着受罪。

宽敞明亮的画室时常有风吹过,带进花香和鸟儿的鸣叫,熊庆华在这里给妻子画了一幅肖像画,妻子在画中身着婚纱,笑得美丽。

28年磨一剑,只为一朝光芒。

天赋,有些人与生俱来,但熊庆华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往往是给那些坚持下来的人准备的。

只是,28年只为画画,不顾生活,若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你会支持还是反对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