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一五十岁患者,抱着“无痛等死”的消极心态来到了临终医院,在这里,他竟然奇迹般的超脱癌症患者时日不多的魔咒。
两年时间里,他见证了数位病友的离去,50岁生日时,他将蛋糕分享给了隔壁床的病友,第二天,这位昨日还与他聊天的朋友悄然离开人世。
这是临终医院里的常态,不止是50岁的他,每个人都注定了要经历这些......
吃完蛋糕后的离别
上海有个临汾街道,乍一眼望去,这只不过是个生活气息很浓的社区,到处都是老年人,周围也较为宁静,可细细了解下后才知道临汾街道的社区医院可了不得。
这座医院有30多年的历史,一楼和普通的社区医院没什么两样,但二楼却大有洞天。二楼一共有26张床位,这里住的全都是那些身患重病,却不愿意在接受痛苦治疗的患者。
医护人员将二楼称为安宁疗护科,很多人都将安宁疗护与安乐死画上了等号。其实不然,安乐死是直接让患者死去,是以一种粗暴的方式结束了患者生命。
可安宁疗护大不一样,身患重病的人们不愿意忍受治疗带来的折磨,所以选择了安宁疗法,这并不是消极等待死亡,而是以药物和人文关怀的方式给患者以无痛治疗。
通俗来说吧,只要住到这里,病人身上就不会有层层的插管,医护人员会根据每位病人不同的身体状况给予不同疗法。
患者所住的病房都非常亮堂且温馨,看起来就有家的感觉,面对患者时,医护人员也不会流露出一副对待重病者的同情,而是会向朋友和亲人那样温和的交流。
重病患者仿佛觉得自己已经成了个正常人,而这正是安宁疗法的核心内容之一:让病人感到心情愉悦。毕竟,医学史上发生过不少奇迹,都是因为病人心情变好而促进的奇迹发生。
一位50岁的癌症患者王学文在关怀医院里已经住了五年,刚进来时,他想着自己最多还有几个月就将离开人世,心里非常难过。
但又感到一阵轻松,觉得从此不会给家人增添经济负担了。患癌后,他的妻子与他离婚,子女也离他而去,母亲年迈,照顾重病的他是不小的压力。
王学文听其他病友说了上海有这家医院,便央求母亲送他到了这里。父亲恼怒的说:你是想找个地方等死吗?我告诉你,不接受治疗不行!
但王学文却一再恳求,最终,父母拗不过儿子,只能将他带到了这家医院。
呆了几天后,他发现大家对死生仿佛都抱着一种看淡了的态度,久而久之,王学文不再难过,他对离别也看淡了许多。
他经常对病友自嘲道:管他呢,能活一天就是赚的。在如家的气氛下,他的身体发生了奇迹,竟然度过了五个年头。
在医院过50岁生日时,家人为他送来了蛋糕,旁边的病友吃了一块,但第二天,这位陪伴王学文一年半的朋友悄无声息的离世了。
看着他被推退出病房,王学文心中毫无波澜,在这五年内,他见到了太多的生死离别。
2016年,王学文在睡梦中去世了,他没有经历漫长的痛苦疗程,对他而言,这已经足够。
诚然,安宁疗法没能让他延长更久的寿命,但却让他体体面面的离开了人间。
毕竟,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逃不开的生命轨迹,无论老人还是不幸患病的青壮年,谁都不愿意自己用不体面的方式与亲人,爱人做最后告别。
看淡一切的老人
这家医院还有位叫梁金兰的病人,她已经71岁了,患乳腺癌第五年的时候,医生判定她最多还有几个月的时间。
为了不让自己最后的时间还饱受折磨,她找到了这家医院,并让子女将她送进去。起初子女们是不同意的,认为这样会担个不孝的骂名。
在亲戚朋友眼里,如果因为医生下了活不过几个月的判定就停止给母亲的治疗,他们就该被人戳脊梁骨。
儿女们非常犹豫,但在梁金兰的执拗下,他们还是照母亲的话行事。到了这家医院后,他们发现在这里的住的病人全都是像母亲一样的重病患者。
有几位和母亲年龄相仿的老太太看到母亲后便拉着手聊了起来。
梁金兰在大医院里治疗了很久,每天除了和医护人员说几句话外,再无人和她聊天,与这些年龄相仿的老人们一聊,她的脸上扬起了久违的笑意。
看到母亲高兴,儿女们也高兴。于是,梁金兰就住在了这里。她每天除了接受必要的治疗外,主要内容就是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和其她老人出去散步,还会去健身器材上做些简易运动。
梁金兰年轻时就爱读书,医院里的读书角图书种类丰富,她眼前一亮,仿佛找到了新天地,从住到这里后,她惊讶的发现自己的身体似乎慢慢出现了好转。
在医护人员的关怀下,她将自己患病事忘到了脑后,每天就是享受生活,觉得自己仿佛住到了“老年娱乐中心”里。
今年已经是梁金兰患乳腺癌的第11年了,她早已打破了只能活几个月的魔咒,对于子女来说,母亲能快乐的活着是他们的幸福,而且,住到这家医院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经济负担。
生与死
王学文和梁金兰只是无数重病患者里的两个缩影,过去和现在,有很多个他们在生死线上与死神“和解”。
有人说,安宁科是人生旅程的最后一个驿站,送到这里的患者身上往往已经千疮百孔,他们身上或是有插管的孔眼,或是有手术后触目惊心的刀疤。
来到这里,医院的专业疼痛管理和舒缓护理等技术能最大限度的让他们减轻生理上的疼痛煎熬,但也有一些患者家属非常执拗,患者被送来几天后,他们很是后悔,便强行将患者转到大医院治疗。
因为他们不能忍受把亲人留在这里等死,在他们看来,不手术式大工程治疗就是等死的一种标志。可他们忘了,在生死之间,亲人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同时也有自己选择治疗方式的责任。
目前,在全国的三万多家医院中,已经有了500多家安宁治疗科。这里用常人不理解的疗法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同时又让医护人员目睹了太多生离死别。
每个人一生都要经历这些,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满足患者精神上愉悦和体面的需求,这是医护人员共同追寻的临终关怀真谛。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