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月的时间,国内生猪价格持续回落,甚至可以用“跌惨了”来形容,11月15日调整后国内生猪均价在16.49元/公斤,已经降至今年5、6月份的水平。
猪价的下行,一方面是因为受当前各地气温普遍偏高的影响,猪肉走货不畅,部分屠企和猪肉贸易商手中还积压着大量的冻猪肉,猪肉市场供应过剩,猪价承压下行。另一方面是因为生猪出栏量增加。受上半年猪价不理想的影响,集团化猪企生猪出栏任务完成较差,2024年剩下两个月,集团化猪场有放量加快出栏任务完成的操作。而散养户市场,在面对猪价下跌的时候,多采取出猪跑路的策略,尤其是一些二育养殖户,面对可能的亏损,提前出栏锁定利润。所以当下生猪市场供应量相对充足,猪价上涨乏力。
经过近期的下跌,11月15日调整后,华东区猪价降至16.35-17.05元,华中区猪价降至16.2-16.55元,华南区猪价降至16.65-17.8元,华北区猪价稳定在16.35-16.6元,东北区猪价降至16.2-16.35元,西南区猪价降至16.3-16.4元。
不过随着猪价的下跌,市场上涨逻辑已经有所显现。其一、虽然全国猪价整体以下跌为主,但东北、西北、华中等地不乏上涨的地区,北方猪价上涨说明气温下降逐渐带来了消费利好,据了解,主流屠企开工率回升至29.5%左右。猪肉需求对猪价的支撑力正在增强。其二、受今年气温偏高的影响,基层农户出粮积极性较高,而玉米储存难度较大,贸易商多不愿增加库存,这就使得市场玉米流通量增加,国内玉米价格持续回落,有地区已经降至1元左右。玉米价格的下降将会带动饲料成本回落,这有助于二育养殖户压栏心态的维持。
但对于后续猪价,也不可过于理想化。
1、随着温度的下降,各地猪场疾病风险增加,据了解,北方多个地区已经出现了波动,而且波动来的比往年更早一些,一旦影响范围扩大,恐会引发一波恐慌性出栏。
2、可供出栏生猪数量处于相对高位。据调研,11月样本猪企月均出栏将会增加1.5%以上。猪价的持续低迷,又会影响散养户的压栏情绪。
当前生猪市场处于利好和利空交织博弈的状态,虽然随着温度的上涨,上涨逻辑逐渐显现,但利空因素影响同样巨大,短期内猪价重心仍然偏弱,整体依旧易跌难涨。
养猪技术分享
冬季是猪场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流感、传胸、猪肺疫等病。在治疗时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推荐麻芩止咳颗粒+银黄可溶性粉+氟苯尼考进行治疗。中西结合不仅可以缩短治疗时间,还能有效防治猪群咳喘反复出现的问题。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