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古玩收藏,从宋代开始形成行业,蓬勃发展了上千年,就是战乱都没有断了国人古玩收藏的瘾。
经过这一千年的发展,古玩行形成了迥异于其他行业的行规,其中最要收藏菜鸟小命的行规就是“打眼了是自己眼力不济,不能怪买假货的”。
正是这条收藏人恪守千年的行规,成了造假售假者的“免死铁券”,这也是他们敢于堂而皇之卖假货、理所当然售出不退的底气所在。
上个世纪初,著名大收藏家沈吉甫就栽在三对乾隆款古月轩珐琅彩蒜头瓶的身上,花了身家一半收了赝品,一生打雁却被雁啄了眼,最后也只能忍气吞声“八万大洋听了个响”。
到了假货满天飞的今天,不论是收藏圈领袖马未都还是刚入门的菜鸟,吃药打眼更是家常便饭,也没能听到哪个卖“国宝”的吃了官司。
我从玩收藏开始,就把自己当做一个真正的收藏人,所以也就跟那些老前辈一样,吃亏上当交了学费,从来不去别人找后帐。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这是一个收藏人应有的涵养和“优秀品德”,甚至会耻于跟买到假货就咋咋呼呼要退货的人为伍,觉得他折了咱收藏人的面子。
在入行之初,自己买的假货也不在少数,但都当成了吃一堑长一智,真正做到了死要面子活受罪。而在古玩圈里,像我这样遵守行规的人也不在少数。
每一个玩收藏的老司机都是从小萌新开始的,正所谓世上本没有老玩家,吃的药多了便成了收藏老司机,所以说对于每一个收藏人,老一辈的收藏家买到假货,不是不想退货,而是羞于让别人知道,让别人看了笑话。
所以说,对于每一个收藏人来说,买到假货不可怕,栽在同样的假货上两次才是最可怕的,买假吃药只是练眼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经验,当然,面子对于有涵养的收藏人也是极重要的,买了假货就用来警醒自己,也羞于拿出来坑别人。
但有的人不信邪,买到假货不反省,反而旁引博证的把假货论证成了真品,然后同样的东西买了一屋子,硬生生的把自己憋成了“国宝帮”,这种人是可悲的。
这些人往往具有不俗的理论知识,却不具备丝毫眼力,其言论看似有理有据,欺骗性极高,十分符合大部分手里有赝品的人的心理需求,给他们带去了一夜暴富的美好愿望,在不谙收藏知识的外行人中很有市场。
正是这一群人成了卖假货的不要钱的广告代言人,“国宝在民间”的言论大行其道,这种言论给了市场上的每一件赝品都可能是一件“国宝”的最好注脚。
正是真正藏家的矜持和恪守成规,以及“国宝帮”、“骗子公司”的无孔不入的虚假宣传,加上国字头的“专家”摇旗呐喊,古玩圈的歪风邪气愣是让造假行业做得红红火火,让售假者有恃无恐。
如今,网络销售已成古玩销售的主流渠道,网上古玩交易模式已经成熟,但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售出不退等不诚信的行为在不少交易平台上越演越烈,让越来越多的人对古玩市场失去信心,让真正的古玩人痛心疾首。
2020年开年的第一次打假,却意外的从古玩圈开始了。
河北一公安局抓捕三名通过网络售卖253枚假古钱、假银元、假盒子币的“古玩卖家”,以电信诈骗罪名立案,涉案金额数万元,此案目前正在审理中。这则消息一出,在古玩行掀起波澜,打击售假有了法律依据,不再像以前一样买到假货只能忍气吞声的要求退货,而是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次售假入刑,让不少行内人为此拍手称快,而售假者则在瑟瑟发抖,行业的成规已不是售假的保护伞,“眼力不够”也不能成为古玩爱好者吃哑巴亏的理由。
经过这一千年的发展,古玩行形成了迥异于其他行业的行规,其中最要收藏菜鸟小命的行规就是“打眼了是自己眼力不济,不能怪买假货的”。正是这条收藏人恪守千年的行规,成了造假售假者的“免死铁券”,这也是他们敢于堂而皇之…
主编ID:13066996484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