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有所成就的收藏者都可算得上藏界的“得道者”,所以收藏不但是
一种职业,一种爱好,更像是一门修持。
要修持“得道”,必须要有眼力、财力、魄力,并要内外贯通,合理运用。
三种“力”中最重要的是眼力,寻宝靠眼力,鉴宝也靠眼力,品玩更需眼力,
古玩艺术品若没有对眼力的考校,便真的索然无趣了。
眼力不是随便糊弄的,除非你是豪门巨富,花个钱儿跟打水漂玩儿似的,
真货假货无所谓,图的就是高兴。
眼力的修炼不是读几本书、看几集《电视鉴宝节目》便可一蹴而就,
也不在学问高低,入行深浅,关键是凭悟性,看造化,更需个人后天努力。
逛博物馆、大型展览、名家收藏才是正途。
博物馆大门天天开着,里面宝贝分门别类,应有尽有,经常观摩比较,
对照书本与实物,天长日久,也便有了对古玩艺术品的基本修养。
名家收藏虽可遇不可求,但可以多交朋友,古玩行每人手里基本上都
有几件拿得出手的东西,多请教,广交友,喝茶聊天赏宝的当儿,
一些书上博物馆里学不到的感觉便汩汩而出汇入心田。
眼力,到了一定层次就是一种感觉。
据清宫野史记载,乾隆晚期,宫廷遵亁隆的旨意欲物色一位眼力颇好的
古陶瓷掌眼人,御旨一下,各地荐者如云,经过层层筛选,送到京城的
尙有百余人,而最后只要一人,怎么办?
说是亁隆帝早成竹在胸,已悄悄命督窑官秘密仿制了一件宣德青花指日
高升炉,炉身上的龙纹和海水纹仿得和真品几乎一样,青花发色也十分
类似。
于是,亁隆又命下官在库房里挑选30件宣窑青花真品,将仿的一件混入
其中。随后召集那百余名各州府选送上来的鉴瓷“专家”逐一出列,到现场
鉴定,预先告知他们其中有赝品,让他们从中找出来。
这些“专家”们表演各异,有上手逐个抚摸的,有拿放大镜凑近逐个细细辨
识的,唯有一姓柴的扬州籍老人,只在那堆瓷器面前站了片刻,目光像秋
风扫落叶地在那些瓷器上过了一遍,随后附身从那堆瓷器中拣出仿的指日
高升炉递到乾隆面前。
乾隆率先鼓起掌来,此人原来就是声震江南的大收藏家,御承堂的创始人
柴琼!
事后乾隆帝问他:“爱卿当时怎么能扫一眼就知真假?”
他伏地奏道:“比如皇上不穿龙袍,有阅历的人即使没见过皇上,
也能猜出八九分来!人有气场,瓷器也各有气场,到代的与仿的
气场不一样啊!”
乾隆合掌大笑,赞道“真高手也”!
外行人觉得类似的游戏有些难度,可能是传说中的故事,但对经常在市场中下手
的行家高手来说,这故事绝对可信,这是实战中练就的经验。
主编ID:13066996484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