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走路状态就知道寿命长短?走路时有这几个特征,或与长寿有缘分

看走路状态就知道寿命长短?走路时有这几个特征,或与长寿有缘分
2024年06月28日 10:45 熊猫医学

很多时候,走路都能够成为反映个人身体是否健康的一个风向标,特别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在这方面的感受往往会更加明显。从人体生理构造的角度来看,膝关节是我们人体内最大的一处关节,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膝关节的受损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而这其实就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常常会感到腿脚不便的一大原因。而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寿命比较长的人,在走路的过程中都会有以下3大共性,大家不妨一起来看看。

1.路程适当

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老年人在走路方面也不例外,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不仅要避免每天走路的时间太长,同时也要意识到,如果走路的时间太短,也是无法起到锻炼作用的。

一般情况下,70岁左右的老人,每天坚持走7000步左右就可以了,当然,这是在普遍情况下的标准,而如果老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就要在此基础上适当减少路程了,以免增加身体负担。

当然,大家在这方面也一定要学会变通,每天7000步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大家也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来做相应的调整。如果某天身体感觉到了不舒服,那么就不妨暂停走路,好好休息,给身体一个很好的缓冲。

2.坚持走路

人生之事,贵在坚持,就走路而言,其实也同样如此,而且越是散步这样不起眼的小事情,我们越坚持,对自身健康往往越有利。如果大家的身体状况保持得比较好,那么每天的茶余饭后,就不妨邀上三五好友或者家人,去家门口的小广场或者小公园走一走,这样一方面能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也有利于维持感情。

当然,如果身体有些不适,或者外面的天气环境比较差,就得适当给自己放一个假了。要知道,健康固然重要,但安全因素也是不能不考虑的,毕竟上了年纪后,抵抗力也随之变差,如果不注意相应的细节,那就只会给长寿“添堵”。

3.速度适中

年纪越大,身体往往会越不灵敏,如果在此情况下走路速度太快,就会导致自己在遇到一些路障时,来不及反应,进而发生摔倒等意外。不同于年轻人,老年人摔倒是很“麻烦”的,可能得花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对此,大家也一定要了然于心。

但倘若大家平日里走得过慢,稍微快的走两步,就会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并且还养成了“慢”的习惯,这就可能会导致自己在做其他事情时,也很容易慢吞吞,此时,若想通过散步达到锻炼的目的,可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裳荌,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