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一轮下来,新准则利润普遍比旧准则利润高!谁能更好刻画寿险的商业模式?

为什么这一轮下来,新准则利润普遍比旧准则利润高!谁能更好刻画寿险的商业模式?
2024年12月18日 19:01 13个精算师

13精利用最新录得数据做的研究报告之332期:

为什么这一轮下来,新准则利润普遍比旧准则利润高!谁能更好刻画寿险的商业模式?

正文:

近期一家寿险公司在官网披露的2024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显示净利润为11.1亿元人民币,而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官网披露的2024年三季度报告中合并利润表显示净利润为-10.8亿元人民币。

两份报告中净利润一个是盈利超过11亿元,另一个是亏损近乎11亿元,形成鲜明反差,差额约22亿元人民币,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公司在编制两份报告时采取了不同的会计准则。偿付能力报告采纳了财政部在2017年和2020年修订发布的一系列“新准则”,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

而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披露的报告则仍然依据2006年发布的相关会计准则,称为“旧准则”。

新旧准则为什么会对净利润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接下来“13精”将着重梳理新旧准则对寿险公司净利润的影响差异,尝试给出具体的解释。

1

为什么这一轮下来,新准则利润普遍比旧准则利润高

首先需要说明的的是,新旧准则差异项非常多,这些差异都可能造成二者的结果不同。但是在这些众多差异项中,有两项特别重大。

先从资产端来看,相比旧准则,新准则下大部分股权投资资产转变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计量(FVTPL)。

受国家逆周期密集出台政策影响,仅2024 年9 月24 - 9 月30 日期间的五个交易日,大盘指数由2748.9点上涨3336.5点,涨幅达21.4%,使得权益资产价格上涨

在新准则下,资产价格上涨能够及时反映到当期损益中,体现为净利润的上涨,这是其一。

其二,折现率的变动,新旧准则处理不同。在旧准则下,折现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利润表。而在新准则下,保险公司可以行使其他综合收益选择权,从而减弱折现率变动对公司当期利润的冲击(当然,这种处理并不会妨碍对净资产的影响)。

12月2日,2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低,银行间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

旧准则下,折现率的变动会影响寿险公司准备金的评估金额。即折现率下降,寿险公司需要增加准备金的计提,这会直接减少公司的利润。新准则下,折现率下降的影响并未计入到当前损益,这也是导致新旧准则净利润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此来看,一方面在新准则下,权益资产价格上涨计入了当前损益(老准则下,如果不做卖出交易,则计入利润的少,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多)。另一方面,利率下行导致寿险公司增提准备金,在新准则下却没有计入利润成本项(老准则计入利润成本项)。

一正一反,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一些公司出现了新旧准则下净利润的巨大反差!

2

净利润高,却不代表着净资产也高

新准则下,金融资产的分类由旧准则的四分类(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变为三分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A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

这意味着,旧准则下以持有至到期投资计量的债券资产,在新准则下多数被分类为FVOCI,其账面价值由摊余成本改为公允价值。

当然,我们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新准则下折现率变化可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依然会影响到公司的负债水平。好在新准则下,折现率下行会导致债权类资产的FVOCI上涨。本来新准则希望资产负债两端都用公允价值计量,实现更好的匹配,但是由于我国寿险公司的资产久期远远低于负债久期,较大的久期缺口,在长期的利率走低环境下,将对各家公司的净资产形成严重冲击。

进一步,我们观察这家公司的净资产变化。在旧准则下,该公司净资产规模为93.2亿元,而在新准则下的净资产规模92.4亿元,新准则下的净资产相比旧准则减少了0.8亿元。

该公司新准则下净利润大增、而净资产规模却缩小,深刻诠释出新旧准则影响的典型差异。

3

会计准则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一家公司新准则就盈利11亿元,旧准则就亏损11亿元呢?

随着经济环境和市场实践的变化,会计准则也在不断演进,以适应新的经济活动。对于一家公司在新旧准则下出现截然不同的财务表现,这主要是因为新旧准则在确认收入、计量资产和负债、以及报告利润等方面存在差异。比如在收入的计量上,新准则打破了旧准则的经济行为描述。

从本质上来看,新准则就是对公司现金流从权责发生制角度进行重新梳理,尽管不会影响每一张保单的终极利润,但是确实会影响其时间分布。

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也许更有助于我们理解新旧准则的差异。

第一,I17强调对保险合同准备金的公允价值计量。I9对资产重分类,也强调公允价值。希望能够与负债公允价值更好的匹配。

这本是好意,但是由于有部分资产投向了权益,有部分债权资产以AC计量,还有部分固定资产等非投资资产,剩下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债权类资产(FVOCI和FVTPL)在数量上就要小于保险合同准备金了。所以这种匹配首先在数量上就有差异。

第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影响了匹配的质量,那就是环境。在一个长期的利率走低的环境下,在一个负债久期远大于资产久期的环境下,匹配是非常难的。这两种环境,只要不是重叠的,我们都有机会塑造匹配的可能性。

但是很遗憾,他们重叠在一起,而我们恰恰在这种情况下,要实施新准则。撇开利润不谈,对净资产的冲击,也许才刚刚开始。可是这种冲击,也许是我们“刻意”强调匹配造成的。

理论上,只要我们的预定利率低于实际投资收益率,保司在保单终了时就有利润赚(不考虑死差费差)。然而,“刻意”强调的匹配扭曲了负债的时间分布,在你赚到钱之前,你在财务报表上的净资产压力可能已经非常大了。

第三,折现率降低时,债权类FVOCI和保险合同准备金的变化都不进入利润表,但是都通过OCI影响了净资产。这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因为这种处理可能会加剧净资产变化和净利润的分裂。

无独有偶,新准则更强调对权益的公允价值计量和FVTPL处理,这可能会加剧利润表的波动。因此,现在很多人开始思考高股息权益的FVOCI处理方式,显然这会进一步加剧净资产变动和净利润的分离。

第四,当然,还有一种情形可能会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有一波波澜壮阔的牛市。

第五,新准则提倡“mark to mark”理念。可是有一个问题,我们仍需认真思考,那就是保险合同负债为什么要强调公允价值?是因为我们需要随时处理这些负债吗?它等于被保险人退保时的价值吗?它等于保险公司破产时的责任吗?更多情景是保险人将负债一直服务责任到期为止。

我们如何理解预定利率和即时折现率的偏差,准备金评估利率和客户实际收益率之间的偏差,以及这些偏差对公司净资产的影响?我们如何理解,为了与负债公允价值匹配,需要对资产重分类,并对其中的大部分以公允价值计量?

我们如何理解,资产和负债在数量和久期上不仅做不到匹配,还偏差较大,这种偏差在低利率环境下会被进一步放大吗?

2024年12月

(总第332次)

13精资讯-增加2023年交强险损益表

13精资讯-增加2024年保险法规

13精资讯-增加最近一周高管任职批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