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90后姑娘每天卖出15吨年糕,背后故事让人泪目

诸暨90后姑娘每天卖出15吨年糕,背后故事让人泪目
2021年02月10日 12:53 牛镜看互联网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王怿婷/文 盛燕丹/配音 通讯员 蒋菲

吴越争霸进入后期,勾践举兵伐吴,吴国都城被围,城中军民断粮之际,伍子胥的部下率人掘城墙三尺,挖到了用糯米粉做成的城砖。

后世制做年糕,专门缅怀伍子胥。

二千多年过去了,贤臣昏君尽归尘土。只有味道,越过了城门内外僵持的军队,越过了处境颠倒的两位帝王。木锤击打,灶火蒸腾,年糕通过一代代人粗砺的双手传至现代。

在绍兴诸暨,锦马年糕已传承四代。第三代传人马一飞,70后,地道的工匠,自己研发打磨年糕的机器,独创的年糕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女儿马跻昀,90后,结合新零售,每天卖出15吨年糕,年销售额冲向3000万。

当地小孩品尝锦马年糕

“你要是个男孩子就好了”

马跻昀还不会走路的时候,被父母放在学步车里,车栓在家门口的香橼树上,眼见着爷爷和爸爸抡起巨大的木锤打粉团,妈妈把刚出炉的糕花塞进她嘴里。

一天三顿,小跻昀可以顿顿不落地吃年糕,大家唤她“年糕宝”。她对味道极挑剔,哪一锅做出来的年糕最好,一尝就知道。

每到过年,村民提着大米上门,请马家人加工成年糕。小跻昀穿梭在人群里,帮忙计重。上学后,小跻昀却恨上了年糕,窗外嬉戏的孩子,家里帮不完的活,刺痛了她。

马一飞无意中说了一句“你要是个男孩子就好了”,小跻昀意识到,年糕这个重体力的行业,并不欢迎柔弱的女孩。

她选择去金华读大学,学会计,窝在寝室里,借着在两个城市间奔波不便的理由不回家。

马跻昀一家

刻坏500多块木头研制出年糕转子

马一飞没意识到女儿心态的变化,一心要等2002年出生的儿子长大接班。

马一飞身逢家庭手工年糕没落,机械化的到来,带走了马家村的村民和生意,不忍父母失落,马一飞发誓要重振锦马年糕。

年糕加工机的核心部件是用檀木做的转子,马一飞认为年糕是有生命力的,转子的刻度、圈数、凹槽无一不影响着面粉受力时的挤压程度,导致成型的年糕口感不一。

他不想要市场化的转子,自己寻找树桩,一刀刀刨出想要的纹路。6年间刻坏了500多块木头,马一飞才制作出心目中的年糕转子:能压出亮晶晶的、光滑的糕身,且入口爽滑、富有嚼劲。市场证明,他的坚持是对的,村民回来了,外地的商家找上门了。

狡猾的竞争对手也来了,同行伪装成上门磨年糕的村民,试图通过小孔窥探核心技术,才十来岁的马跻昀冲上前,用身体堵住孔眼。

对马家人来说,年糕是温饱,是生计,是祖辈的脸面。

马一飞和父亲

两代人接力把年糕从诸暨走向全国

大学毕业后,马跻昀在当地一家银行干到大堂经理。2018年4月,马跻昀辞了工作回到家里,先斩后奏,气得马一飞大骂女儿丢了铁饭碗。

马跻昀偷偷抹了泪,那时爸爸在换煤气时,被窜出的火苗烧伤了右手。做年糕的最怕火,烫伤烧伤少不了,马跻昀心疼爸爸,回家是为了分忧。

恰好,盒马的采购负责人找上门,希望他们给盒马门店供应年糕。锦马年糕的主战场在各大农贸市场,以散装、捆装批发为主,老一辈人对新零售兴趣缺缺,马跻昀意识到,这是一次触网全国的机会。

2008年,锦马年糕从诸暨走向浙江,靠的是马一飞用面包车把年糕运到浙江各大菜市场的摊位上。受挫时,他拉回一车车卖不出去的年糕,已经发烂发臭,父亲马放野站在村口骂。

马一飞把卖不出来的年糕扔在路上,向父亲谎称全卖完了,这才一点点打开浙江市场。

锦马年糕厂

10年后,马跻昀面对着同样的挑战,盒马的订单是她的机会。盒马要求精细化包装,工人嫌麻烦,她顶着压力执行,亲上一线操作,改进生产线,引进冷链。

今年春节,锦马年糕厂的老师傅们加班加点赶制年糕,车间内雾气腾腾,换岗时,蒸汽水已经汇聚在师傅们的靴子里,衣服湿透,可以拧出水来。

来自杭州的父亲,专程来买年糕,带给英国留学的儿子。早在宁夏定居的诸暨男子,为90来岁的爷爷捎回家乡的年味,他说“爷爷的岁数摆在那里,可能再也回不来故乡了”。

三年来,马跻昀扑在盒马的业务上,日销量最高达8000斤,使得诸暨年糕出现在北京、重庆、青岛、长沙、广州、深圳等地的盒区房里。乘着新零售的东风,她想让家乡的年糕走向全国。

锦马年糕厂一角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