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称为当代“织女”,培训2000多位贫困妈妈传承老手艺

她被称为当代“织女”,培训2000多位贫困妈妈传承老手艺
2021年01月06日 17:13 牛镜看互联网

郑芬兰是一名背包客,也是一个8岁开始学织布的手艺人。2003年,在贵州山区徒步的她结识了一位布依族民间织布艺人,临行前,老人送了她一把自己用了60多年的木梭,并希望她把这把梭发扬光大。一句无心嘱托,开启了郑芬兰近20年的寻梭之旅。图:工坊培训,左二为郑芬兰 摄影|周岗峰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水沟头寨是郑芬兰去的最多的一个地方,这里地处高黎贡山山脉,相隔不远就是缅甸。图:傈僳族妈妈在菜地干活,背后就是十万大山 摄影|马闪山

2017年9月13日,郑芬兰一行8人第一次走进水沟头寨,第一户村民家看到的景象让郑芬兰至今难忘。图:郑芬兰和八四妹在围着火炉聊天 摄影|周岗峰

当时,三百妞和婆婆八四妹正在院子里织麻,两根毛竹棍支起一个老底子织布机,八四妹光着脚,上面沾着泥巴,三百妞的鞋头破洞,脚趾露在外面。图:八四妹和她的老底子织布机 摄影|周岗峰

75岁的八四妹带着儿媳妇在织的,是自己百年之后要用的麻布。按傈僳族的传统,去世的人入土时身上要盖着麻,子孙亦要披麻戴孝。图:织布中的八四妹 摄影|周岗峰

早些年,这里家家户户几乎都种麻,种麻、织麻、穿麻是这个民族特有的标志。但由于手艺繁琐,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无心学习这门老手艺。“老手艺的传承不应该以生命为代价”,抱着这样的信念,这次之后,郑芬兰先后带着设计师和产品团队10次进入进入水沟头寨。3年来,傈僳族的妈妈们有了自己的手工合作社, “三百妞”也成了独立的品牌。在政府的支持下,她们还有了集中织布的工坊,不用像原来一样只能在院子里

玖生妞是合作社里绣花手艺最好的一个,因为支气管扩张,她不得不常年吸氧,每半个月还要去医院透析。得知寨子里的妈妈可以靠织布绣花赚钱后,她也让丈夫波加付加入了培训队伍,回来再教给自己。手里有了活,玖生妞觉得,日子过的快了很多,不像原来,自己只能每天躺床上盯着天花板数日子。

12月13日,郑芬兰再一次来到水沟头寨,这次,她第一次带了旅行箱,三百妞告诉她,进寨子的路终于要修好了,车子可以直接开进去。此前每次来,她都需要搭摩托车进寨子,小道只有摩托车轮再多10几公分的宽度,山下就是悬崖。

2018年,郑芬兰经人引荐参加了由中国红十字会和阿里巴巴公益联合举办的“魔豆妈妈创业扶贫大赛”并成功获奖。在项目资助下,郑芬兰加快了寻梭步伐。通过魔豆妈妈公益店,乡村妈妈们的手工产品慢慢走向了城市年轻人的生活,直播、大促等新潮的词汇也第一次跟这些偏远地区的妈妈们产生了关联。

相隔2000多公里外的西藏那曲,很多藏族妈妈们也同样接到了筷套的生产订单。相比水沟头寨,织布在这里更加普遍,只不过,三百妞们织的是麻,这里的藏族妈妈们则更擅长用牛毛织布。

但由于语言不通,加上4700的高海拔,这里的产业落地让郑芬兰倍感辛酸,第一次去那曲的团队中,只有她自己还在坚持进去。2020年8月,郑芬兰一行共13人在在这里组织了一期集中培训,参加培训100多位妈妈来自远近43个村。 10几年下来,郑芬兰已经在全国建起了10个传统手工艺传承村落,培训了2000多位妈妈,让她们在做家务带娃之外,靠手艺多了份收入。过程中,她还收集了上万把梭,并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