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口罩被投诉,市值蒸发453亿,格力董明珠遭遇到什么了?

卖口罩被投诉,市值蒸发453亿,格力董明珠遭遇到什么了?
2020年03月19日 23:35 BOSS说财经

2019年底一场新冠肺炎开始在我国蔓延,一时之间口罩、消毒液和各种防护用品进入了脱销状态,不少百姓直呼买不起。不过随着国家的强力管控,以及各大企业生产线的调整,富士康和比亚迪等企业也开始生产口罩,我国口罩的供应总算是达到了自给自足的水平。

2020年3月9日,董明珠宣布,将在格力官方网商店铺“董明珠的店”中,首次开启口罩售卖工作,每天店内投放的口罩量为10万只。该口罩的价格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据了解,店内有两种口罩,分别是KN95防护级别的一次性口罩和医用一次性口罩。

其中KN95级别口罩的售价为每盒275元,一盒有50只。医用一次性口罩售价则在150元每盒,一盒也是50只。如此看来,这款罩的价格也还算合理。因此预约消息一出来,在3月10日仅仅只花了1个小时的时间,该店铺就收获了将近7万人的预约量。

不过也有不少预约者抱怨,因为预约并不代表购买,不少人得先预约、然后等待中签,最后只有中签了才能购买,所以在这近7万人里面,真正能够买到口罩的人并不多。为此,不少人甚至投诉官方店铺,表示董明珠实际上只是在赚吆喝,根本不是诚心卖口罩。

面对这种质疑,董明珠方面也表示,采用中签方式售卖口罩,主要还是因为目前口罩的产量并不多。因此格力牌口罩将会在3月底全面投产,每天将达到100万只到200万只左右的产量。而现阶段的口罩,格力主要还是供给自己的店员。

至于是否在引流,我们虽然不得而知,但是起码在不久的将来,大家还是都能买到口罩的。从格力电器再到格力口罩,董明珠的投资眼光绝对是ok的,在跨界搞口罩之前,这个女强人还做了一件大事。

随着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特斯拉开启国产更是赢得了不少人的关注,而各大企业家也纷纷有了造车行动。相比于贾跃亭孤身前往美国一心追寻自己的汽车梦,董明珠就不一样了,来了一招曲线造车计划。在2017年2月,董明珠与珠海银隆签订了合同,在同等条件下,一方优先采购对方产品,购买对方服务。靠着卖汽车空调的名义,成功杀入汽车领域。

随后,董明珠豪掷25亿元成功收购了银隆汽车,万达老总王健林也慷慨投资,向董明珠的“造车”计划投了5个亿,有了30亿元的底气,董明珠造的第一款车——银隆艾菲正式亮相。在不少人看见这辆车的时候,不论是外观还是车标,都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一夜回到10年前。

除此之外,这辆车的定价也让不少人觉得是在开玩笑,落地价40万买个什么车不好呢?

在投资眼光上,董明珠其实可以称得上是有勇有谋。虽然造的汽车好评不多,但是敢做这个领域显然还是有先见之明的,毕竟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空间已经显现出来。但现在成品车的样子确实令人不敢恭维,毕竟董明珠的格力手机是已经让消费者有了“先见之明”。格力跨界汽车整成了这样的造型,实在难俘获消费者的心。

为什么要冒着被嘲讽被投诉的风险,出力不讨好的又卖口罩又造车呢?董明珠之所以进行诸多尝试,可能和格力电器的市值蒸发有关。在2019年上半年,格力电器实现营收972.97亿,增速近7%,其中净利润为137.5亿。除此之外,在现金流方面账上的资金高达1200多亿,同比增加了200亿。

但到了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董明珠日子也开始不好过。从3月9日格力口罩开售至今,格力电器股票从3月9日开盘价的60元整跌至3月18日收盘价的52.4元,市值蒸发近453.72亿。

对董明珠而言,这些跨界投资也许只不过是试水而已,主要收入自然还是要靠格力电器。但面对如今严峻的疫情形势和全民化的互联网消费思维,能够拓展生产体系和产品链,全方位提高知名度,才是格力电器接下来工作的重点。这也给董明珠“出力不讨好”的行为作出了妥善解释。

本文由BOSS说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平台、渠道,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