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SUV”的“交接班”时刻

“国民SUV”的“交接班”时刻
2024年06月06日 11:41 新智驾

一如游戏界有着被称为“国民级RPG”的《勇者斗恶龙》,车厂也有自己的国民级产品,比如被称为“国民轿车”的福特Model T。

而在几年前,长安福特曾发起过一项“国民SUV”计划,意为“普通消费者支付得起的、性价比高的SUV车型”,并依据这一理念,将福特翼搏包装成了自己旗下的“国民SUV”。

但新能源时代,合资车迎来了“诸神的黄昏”,在不断被自主品牌攻城略地,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国民SUV”的标签,似乎也得拱手让人了。

华为欲重新定义“国民SUV”

率先想要抢得这一名号的,是鸿蒙智行在5月31号正式推出的问界新M7 Ultra。

用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的话来说,这是一款在造型、底盘、智驾、安全和座舱都进行了全面升级,却又没有额外“加价”的车型,也是华为话语体系下,智能汽车时代的“国民SUV”。

在造型上,问界新M7 Ultra的采用了家族化语言,前脸的进气格栅变小了,“大嘴变小嘴”,造型也更加精致,20英寸双七辐星烁轮毂和可选配的21英寸双十辐运动轮毂,提升了整车的科技感与豪华感。

在颜色选择上,提供了5种外观颜色和3种内饰配色,包括冰晶银、深空灰、天青蓝和鎏金黑,以及全新的星际蓝车身配色,内饰颜色标配韶华杏和琥珀棕,可选装全新赤茶橘内饰。

不同于很多车型使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底盘配置,问界新M7 Ultra使用了增强型麦弗逊+多连杆的组合,但为了增强舒适性与稳定性,升级了CDC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底盘悬架提供三种模式可调,针对不同使用场景,减振器可在10毫秒内实现信息传递,调节频率达到100次/秒。同时,CDC可独立控制对应车轮减振阻尼,主动抑制车身姿态起伏。

依托华为的技术,问界新M7 Ultra实现了ADS预瞄与CDC减振器自动调节的智能协同能力。车辆行驶过程中,问界新M7 Ultra可以智能识别路上的减速带,预先调整减振器阻尼,“软上硬下”降低冲击感,优化驾乘体验。

此外,凭借此次软硬件升级,以及华为德国研究所的调校功力,问界新M7 Ultra麋鹿测试成绩提升至75.5km/h,有效提高驾控稳定性和安全性。

动力性能上,问界新M7 Ultra搭载了HUAWEI DriveONE增程电驱平台,四驱版零百加速仅需4.8秒,动力性能在同级车型中处于领先地位。在续航方面,问界新M7 Ultra在满油满电CLTC工况下的综合续航达到1300km,为用户提供了超长续航的无忧体验。

守住底线的主动安全

想要成为真正意义上智能汽车时代的“国民SUV”,那么主动安全自然是绕不开的话题。

随着各主机厂智驾水平的水涨船高,尤其是越来越多的驾驶者开始习惯于在日常驾车时使用智能驾驶辅助,而非自主驾驶。因此对于车辆的主动安全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再度形成考验。

鉴于此前各家车企在主动安全方面都出现过些许问题,使得当下的消费者对于智能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开始产生疑虑,因此在问界新M7 Ultra的发布会上,理想L7 Ultra、奔驰EQE 350豪华版分别作为新势力和传统主机厂的代表,和问界新M7 Ultra也进行了一次主动安全能力的对比。

在“夜间遇儿童鬼探头”、“弯道视野盲区遇静止车”两项围绕前向AEB的极端场景测试中,问界新M7 Ultra的表现可谓惊艳,都能做到准确识别,及时刹停。

而在侧向防碰撞测试中,“车道内遇占道静止成人”和“车道内遇占道静止车辆”两大场景,也是问界新M7 Ultra的系统主动进行了相应的规避动作。

后向AEB场景,无论是模拟的儿童还是静止车辆,同样只有问界新M7 Ultra稳定相应,未发生碰撞。

一些新手司机经常会出现将电门误当成刹车踩的情况,发布会的测试也模拟了这一场景。

在前向误踩电门的场景中,问界新M7 Ultra能在距离假人2米的距离停住,理想L7 Ultra停在了距离假人0.3米处,奔驰EQE 350豪华版则直接冲了过去;在倒车误踩电门场景,问界新M7 Ultra的系统能够及时响应避免碰撞,但另外两位选手都发生了碰撞。

设置这样的测试场景,也许是由于曾经某位女司机将问界M5倒车撞上比亚迪海豚之后,华为针对新手司机的一些不良驾驶习惯也进行了安全功能上的优化。

绕不开的智驾能力

当智能座舱已经开始如同手机一样严重内卷时,能真正意义上体现“国民SUV”智能化水平的,是智驾。

随着近期特斯拉FSD即将入华的消息越来越密集,主机厂和智驾方案公司似乎都有一些紧迫感。

某智驾公司员工告诉雷峰网《新智驾》,FSD V12由于使用了端到端技术,能够尽可能还原很多老司机的驾驶习惯,是不可忽视的对手。因此如果FSD V12进入国内,起到的或许不是单纯的“鲶鱼效应”,而是变成一枚震动业界的“大杀器”,很多企业将败下阵来。

但他同时也指出,目前唯一能与特斯拉抗衡的,只有华为。

无独有偶,在北京车展期间召开的问界新M5发布会上,余承东也表示华为的智驾团队曾远赴美国,对特斯拉FSD进行过测试,“相比之下,华为的乾崑ADS能力更胜一筹”。

此前,华为的乾崑ADS在很多公开场合都进行过技术展示,表现确实很惊艳。而在问界新M7发布前,乾崑ADS又进行了一次OTA升级,完善了代客泊车辅助功能,将原本只能在部分地下车库实现的代客泊车辅助功能,扩展到了整个园区,包括地面和高层停车场。

雷峰网《新智驾》也受邀进行了相应的功能体验。

在进行过一次路径采集之后,系统就能够记住沿途的所有泊车位,假如原目的地车位被占,系统会优先选取最近的泊车位进行停泊。

系统无缝集成智能泊车APA功能,覆盖了更多车位类型、多样化场景以及挑战性较高的停车位,比如逆鱼骨、断头路、坡道等,对于一些驾驶技术还不够炉火纯青的人来说,帮助很大。

并且,系统复用了AI神经网络算法、智驾类人控制算法和智驾交互博弈算法,在驾驶手法上更老道。

此外,整个泊车过程会被行车记录仪完全记录下来,包括途中的所有操作,例如刹车、电门、转向、AVP系统接管等等,在一些特殊情况发生时,能及时调取作为证据使用。

结语:

消费电子和互联网企业的入局,让汽车产业的产品迭代速度如同手机一般,而“万物皆可OTA”也使得智能汽车的功能升级变得越发便捷。更为关键的是,过去在消费电子和互联网领域常用的策略,同样在被复制到汽车行业,新旧势力间围绕着技术与价格的厮杀正越演越烈。智能汽车时代的“国民SUV”,虽然由问界喊出,但最终又是哪家车企能接稳这一称号,一切还犹未可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