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将出台

代表委员热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将出台
2018年03月08日 11:09 创邑icity

作者:张祥耿    编辑:张璐     审校:张祥耿   来源:创邑icity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这是政府工作报告第二次提及“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相较于2017年,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有两个变化:一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变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城市群”被隐去,“研究编制”变为“出台实施”;二是首次放在区域战略部分表述,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并列。

怎样看待总理两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差异性表述?代表、委员带来哪些建议和提案?专家学者对此做什么样的解读?创邑icity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在京部分代表委员热议“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今年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拿出了多个议案提案。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通道正式开启,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接受中外记者采访。

马化腾说,腾讯从5个人的小企业发展到现在4万多人,市值突破了5000亿美元,深圳从一个小渔村成长到现代化大都市,在去年GDP突破了2.2万亿,这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成功。未来我希望能够用科技创新来推动改革开放进一步的发展,同时我也希望我所处在的这个粤港澳大湾区,能够为“一带一路”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能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必能发挥强劲的引擎作用。”来自香港特区的蔡冠深委员说。他强调,必须突破以往传统的合作模式,弱化以至消除由于行政区划不同而造成的隔阂。

“部署建设大湾区,不能只求最大,还要尽可能消除制度壁垒、填平制度鸿沟,实现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制度创新。”来自澳门特区的马有礼委员在发言中说,目前区域内还存在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不够等问题,亟须在制度创新上先行先试。

香港特区工联会4名代表委员带来的12项议案提案,均拿出了与大湾区建设有关的具体意见,包括完善港人内地就业保障,促进大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更加通畅。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董事会主席朱鼎健这次来京带来了4个关于大湾区的提案。他对创邑icity记者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对标纽约、旧金山和东京三大国际湾区的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战略,其核心定位是构建世界级创新经济的湾区城市群。 要实现这一使命,在大湾区内实现创新产业聚集、创新人才持续培养和创新技术的不断交流至关重要。

他在《关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互动合作的建议》提案中建议,由教育部牵头推动支持,形成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更加制度化、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加强大湾区更为开放性的人才培养和创新研究,为大湾区的未来源源不断地提供智慧动能。

在《推动建设“深圳河港深科技创新带”,打造两岸开放融合最前沿》中,朱鼎健说,2017年初,香港和深圳两地政府签署了《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将河套地区定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

但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以下简称“科技园”)仅有87公顷土地,一来面积较小,二来还相对孤立,附近没有成熟的科创产业形成规模效应。从长远发展来时,势必需要将深圳河沿岸地区作为最佳依托空间作为依托,特别是将深圳河沿岸深圳侧作为依托。

深圳河沿岸贯穿了深圳的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四个高密度城市建成区及龙岗区大鹏、葵涌、南澳三个街道,为此,他建议以落马洲河套地区“科技园”为枢纽,以深圳河沿岸深圳侧为轴线,推动建设“深圳河港深科技创新带”,施行最大的开放政策。允许“深圳河港深科技创新带”探索建设“CEPA+FTZ”示范区,实行“一揽子”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率先构建符合国际惯例、适应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规则体系。

专家学者畅想“粤港澳大湾区”

创邑icity记者注意到,总理连续两年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粤港澳大湾区”,并且表述不一样。这样的表述给了有关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专家学者以巨大的想象空间。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光南认为,“城市群”隐去,表示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支撑范围更广、力度更大,发展规划涵盖的内容预计更多。“城市群”更多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社会管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建设。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将“粤港澳大湾区”放在区域战略部分表述,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正式成为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对等的区域战略,与早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一致。这意味着华南区域缺乏重大区域战略的空白被补足。

张光南指出,相比京津冀和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特殊之处在于连接港澳,与中国的全方位开放密切相关。依托港澳优势的开放,将有力支撑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广泛传播。

香港土地面积的局限限制了发展所需空间及生活居住空间,由此产生的房价高、租金高的问题让香港很多年轻人感到承担不起。“国家希望能够通过整个大湾区的整合,为香港创造更多产业空间腹地和生活空间腹地。”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说。

大湾区的建设将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战略支撑和重要平台。“湾区经济”内在聚合力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将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不仅成为香港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沃土,也会成为广大香港同胞尤其是青年朋友施展其才、安居乐业的共同家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田飞龙也认为,进入“一小时生活圈”的港人就业置业不会仅仅局限于香港,他们会愿意更多地融入内地、抢占先机,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近期已取得可喜进展,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已各自提出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定位,以及与港澳合作的具体策略。

香港同胞在大湾区学习、就业的国民待遇问题得到逐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经编制完成,很快就会出台实施,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及莲塘香园围口岸这3条联系香港与内地的大动脉,也将在今年陆续通车等。这些举措必定为香港分享国家巨大发展机遇和红利创造更大空间,带来更强动力,提供更大支持。

专家指出,2018年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里程碑意义。粤港澳大湾区经过2017年宏观层面的酝酿,2018年将有实质性的推动,料有一批实质性的项目落地。而在3月2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从侧面也印证了“粤港澳大湾区落地”这一判断。据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表示,中央有关部门会同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按程序报批,审批通过后将正式公布。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创邑icity  (ID:chuangyi-icity)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