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传统开发商难以做好养老社区?

为何传统开发商难以做好养老社区?
2023年03月12日 20:43 地产_扒扒扒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

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

据测算,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庞大的市场需求,再加上传统开发业务收缩。传统地产企业纷纷在思考转型。

万科涉足养老多年,融创大健康,保利和熹会,恒养生谷,越秀康养社区,远洋椿萱茂等等,不少房企以养老、大健康为方向,尝试换一个赛道

01

养老项目为何盈利难?

养老项目看起来收入挺多元,大体可分为:地产销售收入、物业租赁收入、物业管理和养老服务收入,以及衍生品开发收入等。

但实际上这些持续性的收入,跟传统地产开发一次性的收入——销售收入相比,回款太慢,资金成本高,周转不起来。

传统地产企业普遍习惯了“快周转”的运营模式,所以他们的养老项目,都很难盈利

首先,养老项目的用地性质往往比较特殊(例如,医疗划拨用地、集体用地、公共配套设施用地、军产用地、产业用地、商业用地、旅游用地等等),这类用地的产权不能销售或者很难销售,怎么用非产权交易(卖会员、卖使用权等)的方式来盈利

其次,政府为了防止开发商用养老名义圈地,基本上对于养老拿地的项目都会有一个硬性的要求:首期必须有一定规模的养老配套设施入市,否则后续的土地免谈。这样一来,项目早期怎么平衡投入和产出,就变成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再次,养老项目的土地指标,很少一次性到位,都是分年分批取得,这也会产生规划整体方案与实际开发之间的矛盾,开发中的盈利方式需要有策略地动态调整。

02

养老项目有哪些坑?

误区一:定位活跃长者+高端市场

刚刚踏入养老行业,很多项目都会把目标客户定位为:高端+活跃长者。

投资者的养老愿景,都是打造一个健康、快乐、充满希望的“乐园”,不喜欢死气沉沉的护理机构;

但是一旦投入实际运营后,这些当初“看似美好的蓝图”都会被市场无情地击垮,因定位错误,随之而来的是长期低入住率、员工队伍不稳定、经营持续严重亏损,最后逼得机构不得不转型。

客观地说,养老行业尚处在发展初期,作为机构养老,目前较为理性的定位是:失能失智 + 中高端市场,短期内必须以入住率和入住速度为唯一KP指标

误区二:重硬件投入,轻服务培养

养老地产的本质是服务,而非地产。

然而,当企业真正养老项目时,往往会忘记自己的诺言,原因很简单: “花钱买硬件,远比踏踏实实做好服务,要容易得多”。

于是乎,适老化设计、专业康复护理设备、高端智能化养老系统等等,成为了一家高端专业机构的代名词。

硬件好固然更受欢迎,然而如果没有运营好,其实并不能带来很高的增值。一张3万块钱的护理床,并不能换来入住率和客户忠诚。

误区三:重概念包装,轻服务落地

项目营销最喜欢搞“概念”。养老地产也都是被拿来营销的概念。

养老项目设计了很多眼花缭乱的服务产品,如:专家会诊、健康监测、候鸟养老、药膳保健、中医养生等等。

但其实这些所谓很炫的服务,往往脱离了老人的真实需求。一旦收费,你会发现,那些你替老人规划的需求,瞬间就杳无踪迹。

谁能抓住养老行业本质,谁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做好20%的核心服务,能让你抓住80%的客户。

误区四:重床位规模,轻区位选择

设立之初,很多机构都会一味地追求床位规模,普通单体机构都在三、四百张床位以上,养老地产更是吓人。

  • 初期固定成本高,造成经营压力大,入住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 无论硬件多豪华,大量老人聚集都会降低生活和服务品质;

此外,大部分养老项目在选址时,好卖都拿来卖了,不好卖迫不得已用“养老”的概念。所以养老社区一般都在山卡拉,片面地以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就是老人愿意托老一生之所。

与其它行业一样,养老机构的发展方向一定多业态混合,依托较强的社会配套资源,和整个社会融为一体。越老越不想脱离社会、脱离家庭、脱离子女,这是叶落归根的中国式养老情结。

误区五:重医疗对接,轻基本照护

很多初涉足养老行业的开发商都明白这个道理:“没有医疗配套,就谈不上做养老”。

“医养结合”的本质,并不是要求养老机构服务上去做医疗机构,而是充分、合理利用社会医疗资源。

“传统家庭养老方式本身没有配备任何医疗保障,但依旧是主流,这是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误区六:重高端人才,轻专业人才

鉴于国内教育体系下养老相关专业的滞后,目前养老专业性更偏向于有实际运营管理经验的公司和个人。而这其中,一批朝着市场化运作的养老从业者更具有含金量,也最为稀缺。

客观地说,目前大家都处于摸索阶段,没有所谓真正的行业专家,碍于目前养老市场大环境,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实在有限。

据初步估计,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大约超过500万人。养老机构普遍存在招人难问题,“40”“50”人员成为主力,学历不高、专业水平低,业务素质能力不强,尤其懂医养结合的长期护理专业人员十分紧缺。

所以,与其追求高端人才,不如从基层抓起。

看看目前国内养老社区哪些是标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