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农商行“长跑”7年后撤回A股IPO,去年增利不增收业绩承压

江苏海安农商行“长跑”7年后撤回A股IPO,去年增利不增收业绩承压
2024年06月28日 15:24 天天在线行业汇

天天财经讯,继今年1月安徽亳州药都农商行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后,中小银行IPO再现撤单。

6月26日,上交所披露一则公告,江苏海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安农商行)及保荐人国泰君安证券申请撤回海安农商行沪市主板上市的申请。这是注册制以来也是今年以来第二家银行主动撤回上市申请书。

海安市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从公司官网介绍看,海安农商行成立于2011年2月28日,在原江苏海安农村合作银行的基础上改建组成,是江苏地区的一家县域农商行,注册资本10亿元。从当地金融系统排名看,海安农商行是海安市营业网点最多、资产规模最大的本土银行。

2016年12月,海安农商行进入上市辅导,国泰君安担任辅导机构。

2017年1月,该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申请A股上市的相关议案,此后多次延长了此次议案的有效期。

2018年6月,该行上市申请获证监会受理并预披露了招股书,后于2019年4月进行了预披露更新,之后便再无进展。直到开启全面注册制后,海安农商行IPO于2023年3月平移至上交所后,上市进程一直停留于受理状态。根据招股说明书,该行拟公开发行数量不超过3.28亿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该行资本金。

今年3月31日,海安农商行上市进程更新为“中止”状态,原因是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海安农商行此后并未提交新的财务资料,直到上交所发布公告。此次撤回A股IPO,意味着该行“长跑”7年半宣告结束。

停滞不前的上市进程背后,海安农商行去年的业绩出现营收乏力,增利不增收的情况。

根据官网今年4月披露的最新财务数据,截至2023年末,海安农商行总资产936.10亿元,同比增加13.17%,这一资产规模与张家港行2017年上市时的体量相当;营业收入20.23亿元,同比减少0.43%;净利润8.61亿元,同比增加4.64%;净息差则从2020年的2.5%下降至2023年末的2.02%;贷款不良率为0.99%,拨备覆盖率466.32%,与上年持平。

在资本监管指标中,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并不低,均在14.26%以上。

对于2024年的经营管理,海安农商行在2023年年报中定下了较为积极的目标,即拟于2024年预计实现总收入28.73亿元,2024年末资本充足率达14.5%以上。

对大多数地方中小银行而言,贷款集中度过高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招股书中,截至2022年6月30日,海安农商行向最大单一客户发放贷款余额为2.07亿元,占该行资本净额的比例为2.39%;向最大十家客户发放的贷款余额为17.72亿元,占该行资本净额的比例为20.46%。

海安农商行表示,该行加强统一授信管理,控制大额单户贷款的发放,原则上要求新增单户贷款不能超过一定的限额,超出限额的以银团贷款等方式分散集中度风险。如果该行向最大十家客户借款人发放的贷款中任何非不良贷款质量变差或成为不良贷款,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对于该行撤回上市申请的原因,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的经营状况及贷款结构特点或是主因。事实上,回顾近几年银行IPO之路,2020年仅厦门银行成功登陆A股,2021年重庆银行、齐鲁银行、瑞丰农商行和上海农商行4家银行先后上市。2022年1月17日兰州银行上市后至今,再无银行成功上市的案例。也就是说,中小银行IPO已连续29个月“哑火”。

海安农商行终止上市后,A股还有湖北银行、湖州银行、昆山银行、广州银行、东莞银行、南海农商行、顺德农商行、马鞍山农商行这8家银行在排队上市。注册制下,市场更看重中小银行经营规范性、持续盈利能力和潜在成长性,分析人士认为,部分中小银行存在股权结构复杂、股权过度集中、关联交易复杂等内部治理结构缺陷,需要整改才能符合上市要求;此外经济环境变化对中小银行的经营造成压力,如净息差缩窄、不良贷款率上升、盈利能力下滑等,导致财务表现不佳,也难以满足上市的盈利性和成长性要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