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个家庭来说,买房都是大事,紧跟着装修又是个耗时耗力的事情。但是忙完这一切后,想要享受乔迁之喜,一定要先注意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最常见的就是甲醛污染。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article_adlist说到这个问题,我认为:
首先就是要把居住环境的安全性从思想上完全重视起来!
其次是找具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
再次坚决反对所谓的网上购买测试盒、测试仪什么的进行自行检测(除非你很专业)!
对于室内甲醛的问题,大部分人实际上是通过广告、新闻、装修等渠道听说、了解、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的,实际上对于室内空气污染的了解非常肤浅,甚至根本不知道甲醛是个什么性质,反正就是闻着有味,就说明室内空气有污染,这样的认识是有缺陷的。
——……——……——……————……——……——……————……—————
甲醛,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又称蚁醛, 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易溶于水和乙醇。水溶液称做甲醛水,俗称福尔马林。另外,能燃烧,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将甲醛放在一类致癌物列表中。2019年7月23日,甲醛被列入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
甲醛自身能进行缩合反应,在一般商品中,都加入10%-12%的甲醇作为抑制剂,否则会发生聚合。胶粘剂是我国甲醛最主要的消费领域,生产的胶粘剂产品主要有脲醛树脂胶、酚醛树脂胶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3种,主要用于木材加工、模塑料、涂料、纺织及纸张的处理剂。
另外,服装的面料生产,为了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等作用,或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或为了改善手感,就需在助剂中添加甲醛。在人们穿着和使用过程中,会逐渐释放出游离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还会对眼睛产生刺激,并能引发过敏,还可诱发癌症。
总之,甲醛在工业中有很多用途,室内装修常用的板材、油漆、地毯、壁纸等多含有并释放甲醛。燃料和烟叶的不完全燃烧也释放甲醛。 人类接触甲醛的主要途径为经呼吸道吸入、经口食入和经皮肤接触。
——……——……——……————……——……——……————……—————
以上出自百度百科,可以看出我们生活中是不能完全避免接触甲醛的,其危害也是严重的,必须了解其形态,尽量避免超剂量接触。所以,必须要从思想意识上正确、认真的对甲醛问题重视起来,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避免遭受危害。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article_adlist思想上足够重视后,就要采取措施,确定室内甲醛是否真的超标存在。推荐找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但在检测前,自己可以采取措施降低室内甲醛含量,最好的方法就是绿植+通风。
针对绿植的问题,网上有很多说某种植物可以大量吸收消除甲醛,本人认为不可尽信,广告成分居多。可以在装修完的室内放置一些绿植去吸收甲醛等造成污染的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但我更建议放置一些对甲醛等空气污染源气体敏感的植物,有很多植物对生长环境很敏感,一旦不适合生长就会有明显的表现。室内如果确实甲醛超标,此类植物就会告诉你,这个错不了。
至于通风,绝对推崇,有事没事,只要天气晴好,就要开窗通风,甚至使用风扇加速流通,让室内的甲醛置换出去。一旦室内空气稳定后,对甲醛敏感的植物也能正常生长了,此时就说明室内空气基本对人体的伤害就消除了。然后找专业机构进行检测,从科学上确保安然无事。
一般在选择第三方机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三个标识CNAS, CMA, CAL的资格认证(具体可查看引用):
CNAS: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标识表明质检中心的检测能力和设备能力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
CMA:“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的缩写,中文含义为“中国计量认证”。表明该机构已经通过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
CAL: China Accredited Laboratory的缩写,是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认证符号,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授予的权威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使用的授权标志,可以承担国家行政机构下达的法定的质量监督检验任务,也可以出具带有CAL、CMA标志的检验报告。授予前该机构必须经过了CMA计量认证,否则不能授予。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article_adlist至于网上售卖的各种检测盒、仪器等等,关键是我们自己不是专业的,无法确认哪种方式或哪种设备真的能有效检测,所以……不太靠谱啊。
总之,对于新居空气污染真的要重视起来,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检测,不要轻易相信各种广告。另外,即使通过检测,入住后还是要经常开窗换气,家用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只要有条件还是要用起来的。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