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开示:什么是“格物致知”?很多人理解错了

印光大师开示:什么是“格物致知”?很多人理解错了
2023年04月16日 16:03 学佛须趁早

提起“格物致知”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但真正明白其中含义的人,恐怕不多。这个成语出自《大学》: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这个成语中的“格物”,无论是现在,还是历史上,很多人都误解了。尤其是宋代大儒朱熹,他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从这一点上看,朱熹虽然是一代大儒,但并未掌握儒家心法的要领,认识还是肤浅了一些。他是拿现代科学的理论,去解释圣贤的经典,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是驴唇不对马嘴的。

关于这个成语的含义,印光大师有过明确的开示:

孔子以格物致知,为诚意正心之本。程朱误认物字,为天下事物之物。不知此物字,乃指当人心中不合理之私欲而言,非外物也。以心有不合理之私欲,则其知见便不正,而是是非非均失其当。如人爱妻爱子,其妻子再不好,他总觉得好。以正知为私欲障蔽,而成偏邪。若格去此爱,则此妻与子之不好,自然悉知悉见矣。格物致知,方能诚意正心。虽一字不识之人,亦能得到。

若如程朱,以推极吾之知识,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为格物者。乃致知为格物之本,而世之能格物者鲜矣。勿道平常人做不到,虽圣人也做不到。既无由格物,诚意正心从何而得?故程朱平常,只言正心诚意,不言致知格物。乃以根本为枝末,以枝末为根本,倒行逆施圣人治心治身治家治国平天下之法。

——《复顾德谷居士书》

印光大师在这里说得很清楚,程朱完全解释错了。说天下万事万物都要经过仔细研究,才能得到知识,这样说没有错,这是西方的科学原理,但用在解释“格物致知”上,那就大错特错了。

格物致知中的“知”,指的是正知正见,不是知识,有正知正见,才能诚意正心,而有知识,却未必能够诚意正心。比如现在的一些伪专家,他们确实有知识,但知识却用错了地方,他们为了获取个人不当利益,用知识去蒙骗欺瞒大众,他们的诚意正心去哪里了?

正如印光大师所说,格物致知中的“物”,不是事物的物,而是指人心当中不合理的私欲。人一旦有了私心私欲,就不能客观地看待人事物,就会有失偏颇。所谓“爱屋及乌”,如果喜欢一个人,就会觉得他哪里都是好的,缺点都变成优点了。

比如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就容易失去理智,看对方哪里都好的,而结婚以后,过上柴米油盐的日子,失去了热恋中的激情,因为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情,经常产生矛盾摩擦,就会看着对方哪里都不顺眼,看不到一点好处了。这就是因为私欲蒙蔽了心智,没有了正知正见。

所以说,是人的私欲障蔽了人的良知,格物才是根本,后边的“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枝末。只有格除物欲,格除那些不合理的私欲,我们的内心才能获得清净,才能平等地看待人事物,才能有正知正见,不欺不伪,心无妄念,才能诚意正心,恢复我们的真心本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