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式反应:加密货币大屠杀

区块链式反应:加密货币大屠杀
2022年06月27日 18:40 来咖小编

编译 | 豆豆

编辑 | 龚岩

今年6月19日的美国六月节没有给加密货币追随者们什么反思或欢庆的机会。6月18日,比特币最低跌到了17600美元(第二天稍有反弹),这是其2020年以来首次跌破20000美元。由于借钱豪赌的交易商们没能提交更多担保品,这波抛售狂潮引发了超过10万亿美元的清盘。

总体上看,比特币较去年11月的高点下跌了70%,另一种以太币跌去了约80%。随着价格下跌,加密货币的基础设施也开始出现裂痕。由于难以满足赎回,Babel Finance和Celsius两家加密货币借贷商都已暂停取款,它们的竞争对手们也都在收缩资产负债表,带来信用紧缩。加密货币对冲基金Third Arrow已无法满足保证金通知的要求,Hoo交易所也停止了交易。

新一波螺旋式下跌的风险仍然存在。还没有死掉的交易商想方设法向DeFi(去中心化金融)借贷商提交了更多担保品,促发保证金通知的水平已稍有缓解。但是据Parsec Finance App的数据显示,对于以太币来讲,其阈值已从6月20日的700美元/币升至900美元/币(以太币的价格约为1100美元)。近期的事件显示,使加密货币困难加剧的是其三方面的弱点:估值不清,关系混乱,以及流动性支撑缺乏。

从估值谈起。在交易最频繁的加密通证中,有一些DeFi平台所发行衍生品和通证那样的复杂产品,并没有公认的估值模型。估值锚定的缺乏意味着对于定价的信任可能会灰飞烟灭,尤其是在交易量偏低的周末时段。部分加密市场的问题最终可能会向外扩散,受波及的将不止于比特币这一通用基准。

“疫情”传染的第二条渠道来自于DeFi平台间的高度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竞争的加剧。在一段时间的爆发式增长后,去年投向DeFi平台的资金量已经有所下降。加密货币借贷商为了努力争夺更稀缺的资金,向储户承诺的收益率越来越高,并由此也将用户的资金投向更高风险的项目——特别是其他借贷和滋生收益的平台。当一种资产价格下跌时,瀑布效应会波及到整个系统。

Celsius就是个典型例子。去年12月,该平台宣称所管理的加密资产有240亿美元,秘诀是以高达18%的年收益率诱惑储户。为了支撑这样的收益水平,该平台向做市商、对冲基金和DeFi项目提供贷款。然而,当价格下跌时,这些资产的价值也会下跌。Celsius持有的4000亿美元“质押以太币”衍生品的流动性就很差,这让该公司无法满足增长的提款需求。当Celsius在6月14日最终冻结基金之时,比特币下跌了25%,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对于传染的恐惧。

这些情况揭示了第三个弱点:缺乏能够防止资产价格自由落体的流动性支撑。在主流金融中,监管者提供了安全网。但在加密货币体系中,并不存在能够拯救如稳定币等受困的系统重要性加密货币资产或是救助重要公司的机构。加密货币借贷商吸收的存款没有保险。在常规金融中,类似的安全防范措施能够降低价格大跌时恐慌性卖出的风险。

评级机构惠誉的Monsur Hussain和Alastair Sewell指出,如果比特币跌到15000美元,清仓行为可能会大幅加速,造成难以提交足额担保品或筹集资金来止跌。但这样的事件可能需要一定诱因:如有交易所被黑客大举入侵,或经济增长大幅低于预期。加密货币似乎还有时间。加密货币平台及其资产所承担的风险,也许很快会受到监管审查。有些稳定币正在努力打造更稳健的储备:泰达币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稳定币,其发行商已宣布计划将持仓中的商业票据换成更安全的国债。然而,有些造成加密货币寒冬的推手仍然存在。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提供或赖以作为投资、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