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茅台,中国人还能喝什么?

除了茅台,中国人还能喝什么?
2021年07月21日 12:28 大佬动向

中国人可能正在经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最大的认知转变——从努力生存,到认真生活。

对此,你准备好了吗?

一、

谁也没想到,“急流勇退”会成为2021年上半年的关键词之一。

3月17日,拼多多董事长黄峥在《2021年股东来信》中宣布,将董事长一职移交给现任CEO陈雷,未来自己将致力于科学研究,关注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5月20日,字节跳动CEO张一鸣宣布“卸任CEO的角色,放下日常的管理工作,作为公司创始人,聚焦到远景战略、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长期重要的事情上去。”

其实,不光是大佬,普通人也在时代潮水的律动中感同身受,比如,“躺平”的迅速崛起。

你可以不认同它,但绝不可能无视它。

毕竟,文化往往都是经济的折射——就像1995年,市场经济初现峥嵘,“下海潮”兴起;2002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前夜,“打工潮”兴起;2007年,大学扩招后的前几批大学生进入社会,电视剧《奋斗》成为人生指南。

比起是非,我们想关心的是,这一轮新思潮的真正原因和蕴含的时代机会。

如今看来,形成“躺平”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也比如中国正在经历的经济结构调整。

还有一点原因通常都被有意无意忽视了,那就是:

中国人意识到自己有钱了。

经历过建国之初筚路蓝缕、百废待兴的中国人,经历过改革开放后物资渐渐丰盈、物价闯关的中国人,经历过高房价时代骤然降临的中国人,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到来时,突然发现,口袋里的钱,至少不用为吃饱饭发愁了。

不要小看这个目标,这种安全感是历史上的普通中国人从未获得的。

为了确定这个结果,我们找到了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7%;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4.6%,两年平均增长7.0%,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4.5%。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延续上年同期以来增速逐季走高的趋势,保持稳定恢复性增长。

这是一个重要的起点,中国人在意识到自己的生存无忧后,第一时间就向“生活”发起了冲锋。

二、

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有个细节耐人寻味。

“食品烟酒”的消费,一直是中国人均消费支出最大的一项,从来没有低于30%,而在今年一季度,这个数据是33.2%,平均每个人花在食品烟酒上的钱是1986元。

食品还是生存的保障,烟是个人嗜好,只有酒,从来都是经济的重要指标。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酒类消费的规模,往往是一个国家消费的仪表盘,而居民消费酒的品类分布,则往往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力的体现。

简单一点说,烈酒消费越高,国家经济活力越弱,低度酒消费越高,国家经济活力越强。

这很容易理解:低收入人群往往更热爱烈酒,用最低成本买醉,而讲究生活品质的中产阶级、社会精英,更倾向于饮用低度的米酒、果酒、葡萄酒来小酌。

当然,这一点在中国稍有不同,毕竟,中国人习惯于在社交场合饮用白酒,这同样是一种烈酒。不过,从上半年开始,中国人对于酒的态度,正在发生细微的变化。

比如说,“白酒是工作,红酒是生活。”

其实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中国职场人的生活通常被三种饮料贯穿——早上起来一杯咖啡提神,下午请同事喝杯奶茶社交,晚上如果有应酬,那就一定是陪着领导、客户喝白酒。

任何事情,一旦沾上目的就失去了趣味。于是,很多人在认知中,就将白酒跟工作连在一起。当生活变得更重要时,白酒就被他们抛弃了。

取而代之的,是精酿的啤酒、传统的米酒、网红的果酒、高品质的葡萄酒。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1 年 1-2 月,全国葡萄酒产量为 5.6 万千升,同比增长了60% 。

这个行业的好机会来了。

三、

中国人为什么爱红酒?

其实,大部分中国人并不习惯天天红酒配牛排,而更喜欢将红酒视作治愈良药。所以,在中国人的食谱中,红酒的应用场景比之西方,有着很大的不同。

“它是与朋友聊天时最好的伙伴,能助谈资,又不至于大醉;它是独处享受孤独时最好的倾听者,美酒无言,却让你思绪沉淀;它是听歌时的水、是看剧时的饮料,是助眠的药,还是你发朋友圈时的最好道具。就像那首歌唱的,周日的晚上,窝在沙发里,一杯红酒配电影。”

一位年纪轻轻就当上互联网大厂高管的朋友,恰好也是忠实的红酒爱好者,她说:

“红酒带来的微醺,是最治愈的状态。而酗酒,太傻了。”

中国人已经开始习惯将红酒纳入自己的生活,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红酒行业可能还没准备好。

阻碍葡萄酒市场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消费者对葡萄酒一知半解,缺乏系统的认知,又没有学习的途径;

第二、葡萄酒标准不明,价格不透明,品牌鱼龙混杂,加剧了消费者的选择难度;

第三、中国目前针对葡萄酒行业的专门立法还在起步阶段,监管力度薄弱。

要解决一个行业的问题,需要多管齐下,也需要时间,但是,对于渴望微醺,渴望认真生活的中国人来说,当下也不是没有选择。

四、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对你的爱很美》中,就出现了跟葡萄酒有关的场景。

跟女儿闹矛盾后,张嘉译饰演的男主王大山约好友老刘尝鲜打高尔夫,打完球,两人小聚,一边喝着限量版的长城桑干西拉,一边聊着生活的苦与甜。

剧中的那瓶“桑干”,它会让懂红酒的老饕会心一笑——这个编剧,还真是个懂酒的。

这差不多就是当下中国人饮用国产红酒的最优解了——既有大品牌的保障、又有酒庄的品质,还是中国风味。

简单梳理一下:当下中国的红酒市场,产品来源复杂,有国际大牌,有国产品牌,也有副厂牌、贴牌甚至假酒;而从原产地来分,有来自新老世界的进口红酒,也有中国本土的红酒;从生产模式来看,有的是酒庄产的,有的是工厂产的。

这样的鱼龙混杂,这样的乱花渐欲迷人眼,让人难以选择。不破不立,对此,长城桑干率先启动了破局之旅——

以中国风土为根,中国文化为魂,将酒庄的独特风土和数十年老藤葡萄的底气,与大品牌的底蕴和渠道结合,针对中国新精英的需求和口味,酿出了一瓶兼具稳定性、高品质、中国味的好酒。

套用数学的概念,这瓶酒就是当代中国人红酒选择的最大公约数,是中国人认真生活的最优解。

而这,只是长城酒庄酒“高端化战略”的一个缩影。

五、

1972年,“中国,要有自己的葡萄酒”,周恩来总理的一句期望表达了一个民族的渴求,给长城葡萄酒的未来播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奠定了中国长城葡萄酒的历史使命。

1978年,经中央五部委联合考察,通过对气候、土壤、葡萄品种的深入研究,最终确定怀涿盆地桑干河畔为中国酿酒葡萄的法定产区。独特的桑干河流域微气候环境,造就了长城桑干酒庄酒典型的庄重典雅风格:层次丰富,骨架清晰,口感浓郁。

在长久的印象中,“国有大事,必饮长城”一直都是长城高端葡萄酒的定位,而“桑干”更是承载着国宴用酒的使命,用于国家级别的特定款待,并多次作为“国礼”馈赠给世界级的贵宾。

那么,一瓶高端的中国葡萄酒是怎么酿成的?

首先是原料的得天独厚。长城桑干酒庄坐落于传奇的200万年泥河古化石群土壤,孕育出30年黄金树龄葡萄园,在阳光、水、微生物群的共同作用下,造就了长城桑干酒庄酒的独特口感。

其次是工艺的突破创新。多年来,长城桑干酒庄承担着国产葡萄酒的研发、种植、酿造等工作。众所周知,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对葡萄酒“风土”特征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作为研发型酒庄,桑干联合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酒业技术中心,通过广泛的调研采样,分离筛选400余株本土微生物,增加葡萄酒的风味独特性和复杂性,通过科技创新助力东方风土葡萄酒产品开发。

最后是定位的高端化。目前,长城桑干酒庄已是中国葡萄酒的代表。具备中国风土、代表中国品质是桑干酒庄的立身之本,也是桑干能够在众多国产葡萄酒中脱颖而出,屡次成为国宴用酒,款待世界贵宾的主要原因。2020年以来,长城为桑干酒庄举办了极具仪式感的展藤节互动体验活动,持续拉进高端葡萄酒与消费者的距离;同时还在多个重点城市举办了高规格品鉴会,创新产品推介会等活动,以更为丰富的形式和活动内容触达核心消费者。

“稀缺性”、“专业化”、“高端化”,长城桑干从“做时间的朋友”,到“做中国的名庄”,见证了中国从筚路蓝缕起步,到重新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过程,也陪伴中国人从努力生存,到认真生活。

结语

近两年来,长城桑干坚定聚焦核心消费者,聚焦圈层和社群营销,走进高尔夫运动,在与中国颇具规模的纯受邀会员制高尔夫俱乐部之一的华彬牵手后,又与中国最大规模南方海口观澜湖高尔夫俱乐部开展合作,之后,长城桑干与中国高等院校校友高尔夫球顶级赛事翰林盃走到了一起。

这是长城高端战略的一部分,也是对中国未来的信心。

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忙于生存的中国人稳定下来,开始认真生活,在工作、应酬之外,也开始喝点好酒。

这是这一代人的幸运,也是中国葡萄酒行业的机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