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亚洲也有一个永久中立国,那就是土库曼斯坦。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土库曼斯坦凭借自身的优势,不仅维持了国内的稳定,还与中美俄三大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土库曼斯坦的中立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它被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等国环绕,周边局势错综复杂。在独立初期,军事实力薄弱,难以抵御潜在的冲突。而一旦加入军事联盟,极有可能引发更为激烈的地区博弈,让自身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在经济重建方面,土库曼斯坦一开始面临着政治、经济和社会体系全面重建的艰巨任务。中立政策为其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使其能够集中精力发展能源经济,并通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引外资,推动国家的经济复苏与发展。此外,民族与地理现实也促使其走向中立。跨国民族在边境地区聚集,加上国土大部分被沙漠覆盖,人口活动区域靠近边界,中立成为保障国家稳定的最佳选择。

1995年12月12日,是土库曼斯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联合国大会以全票通过决议,赋予其永久中立国地位,使其成为亚洲首个、全球第七个获此殊荣的国家。这一地位随后被写入宪法,成为土库曼斯坦内外政策的基石。
土库曼斯坦地处中亚腹地,80%的国土被卡拉库姆沙漠所覆盖。苏联解体时,这个新生的国家面临着经济崩溃、基础设施落后的严峻局面,甚至连基本的电力供应都无法保证。然而,其地下蕴藏着的 13.6 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和 2 亿吨石油,成为了国家发展的希望之光。
土库曼斯坦将天然气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借助中立身份成功避免了能源争夺战。其天然气出口广泛,覆盖了中国、俄罗斯及欧洲等地区。其中,中土天然气管道项目意义重大,不仅保障了西部的能源安全,也使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土库曼斯坦最大的贸易伙伴。

在国际合作中,能源合作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土库曼斯坦的中立为大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缓冲作用。对于中国而言,中土天然气管道保障了能源供应。美国看重经济效益,以保障其能源通道的安全;俄罗斯则期望通过与土库曼斯坦的合作,减少外部的压力,并维持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成为永久中立国并非易事,有着严格的门槛。国际法要求永久中立国必须承诺不参与军事联盟、不设立外国军事基地、不介入他国冲突,并且需要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在历史上,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见。瑞士在1815年、奥地利在1955年等通过国际条约确立了中立地位。但也有失败的尝试,如老挝在1962年短暂成为中立国,却因越南战争的波及而失效;柬埔寨在冷战期间的中立也被区域冲突打破。
土库曼斯坦之所以能够成功,得益于三大关键因素:大国利益的平衡,中美俄等大国的支持减少了决议通过的阻力;自身能源战略价值突出,其资源出口需求使其成为各方竞相拉拢的对象;外交上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提出关于能源、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倡议,塑造了负责任中的良好形象。
土库曼斯坦的谚语 “骆驼在沙暴中存活,靠的不是硬扛,而是低头等风过去”,生动地诠释了其生存智慧。中立身份让土库曼斯坦避开了大国博弈的锋芒,得以专注于将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