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 Churchill
如今59岁的珍妮特·温特森在大学教授创意写作课,还是一家有机食品店的老板。
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到:“2018年有什么新年愿望吗?”
她说:“教我的猫学会说话。”
三十余年来最经久不衰的小说处女作
珍妮特·温特森23岁时开始写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两年后的1985年,小说完成并且得到出版。这是一位年轻作家的处女作,讲述的也是一个小女孩7岁到16岁左右的成长经历,却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成熟力量,打动了许许多多读者的心。这部作品一出版即得到诸多肯定,并获得了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奖项之一——惠特布莱德小说首作大奖。更特别的是,时间推移,时代更迭,这本书并没有化作旧日时光的布景,反而一直保有年轻而强劲的力量,得到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并且进入了英美中学和大学课堂的推荐书目,可以说,这本书同时得到了奖项和时间的双重认可,也收获了专业书评人和普通读者的双重肯定,是近几十年来尤其值得阅读的小说作品之一。
全书以主人公珍妮特的童年回忆作为主线,以多则自编童话、寓言故事、传奇故事和圣经故事作为副线,讲述了珍妮特在家庭、信仰、学业、正常等等束缚中的挣扎,以及她的成长、交往、出走乃至与过去和解的经历。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是一本典型的成长小说,主人公珍妮特从懵懂走向独立,从倔强走向坚定,面对种种打击和背叛,依然勇敢地坚持自我,激烈而深刻地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然而,在这个有着激烈情绪和种种冲突的故事里,温特森依然不疾不徐地展开叙事,用不动声色的幽默化解了可能的戾气,用与主线情节相关的自编故事穿插其中,既是对主线故事的打断和发散,也是对珍妮特成长过程中种种疑问和探寻的补充和解释,作者用语言将小说织成一座旋转舞台,悲喜交替的真实生活在此上演。正如张悦然所说:“温特森是天赋的化身,她的语言,是一种有高度粘合力的语言,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引领他们一直读下去。这本书是这个时代里非常重要、无法忽视的小说。”
是小说,还是自传?
这本书的主人公有着和作者一样的名字,主人公的经历也和作者本人的成长经历有着诸多重合之处,因此常常被解读为珍妮特?温特森的半自传性小说。作者本人和小说主人公一样,自小被一个有着严苛宗教信仰的家庭收养,严肃而刻板的母亲一力培养她成为传教士,用圣经教她习字,让末世论统领家庭生活,这样的成长环境让珍妮特与她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在学校里无法得到老师的认可,也交不到任何朋友,然而,当珍妮特逐渐长大,她爱上了一个女孩,她感谢上帝让她们相知相爱,实际上这段恋情却让她最终遭到了唯一接纳她的环境——教会——的驱逐。自此,她不得不离开家,靠兼职打工养活自己,支撑学业。
对此,温特森本人曾说:“在这本书中,主人公拥有我的名字,因为我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虚构人物。有一部分确实是自传,因为所有写作都是某种程度上的自传,必然会牵涉到你自身的经历,但又不是一切都照搬事实,而是将其改头换面,变成另一种经历。我把自己看做变形人,拥有各种各样的人生。别的作家也会这样,米兰?昆德拉如此,保罗?奥斯特也是如此。当他们这么做的时候,小说会被冠以‘元虚构作品’的美名,可女作家们这样做,别人只会说是‘自传体’。这真是不幸。”
这可能确实是女作家不得不面对的一种无奈处境。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书中虚构和真实之间的暧昧界限,实则构成这部小说奇特魅力的来源之一。本书译者于是就这样说道:“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世界观会经历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会经历多少归零式的起步?每个人自我逐渐成熟的过程,就是忍受分离、孤独、背叛、愤慨的逐一攻破。在非常态的信徒家中长大的珍妮特或许离我们很远,但离家独自生活、重新追寻爱的真理的珍妮特,就是我们自己。”
是做安全的选择,还是追随自己的心?
在被问及如何定义这本小说时,作者本人在其官网上留言说:“如果挑战常识、拒绝过循规蹈矩的生活,你将会面对什么?这本小说写给所有对此心有戚戚的读者。是做安全的选择,还是追随自己的心呢?我很高兴地看到,这本书确实帮助了许许多多的年轻女性。”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无疑是一本大胆的、不同寻常的、光芒四射的小说,但也是一本机智、有趣、温暖的小说,它讲述的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爱、悲伤和愤怒。生病的珍妮特渴望得到母亲的抚慰时,来自母亲的唯一照顾是“吃个橘子吧”;渴望得到老师认可的珍妮特在课堂上努力积极表现,却被老师看作怪胎、被同学嘲笑;坚持既爱上帝也爱梅兰妮的珍妮特,却遭到爱人的背叛和母亲的遗弃……然而珍妮特一一走了出来,并通过讲出自己的故事找到了救赎,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每个人讲故事的方式都不一样,只是为了提醒我们,每个人眼里的故事都是不一样的。有人说,故事中有真相可寻,还有人说,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可以被证实。我不相信这些说法。……在故事里,你能找到秩序和平衡。……每当有人告诉我他们听说了或看到了什么时,我会相信他们,也相信他们的朋友所看到的,只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去相信,我可以把这些见闻见解全都拼凑在一起,但不会因此得到天衣无缝的奇迹,顶多是一个三明治,浇上了我的芥末酱。”
这本书就是作者用自己的故事制作的三明治,也正如书名所暗示的,人生总有别的选择、别的可能,成长并没有唯一的方式。也许有人曾为我们铺出一道已经画好的路,或者划下一道道高墙,我们却不必为此限制自己。也许扭曲的童年阴影、生命中的那些阴霾从不会真正离去,但当我们做出抉择,也就分离出一个属于过去的自我,这个过程就像陶匠做一只陶罐:“如果陶匠有了好点子,她会把它贯彻到一只陶罐里,它就能脱离她而存在,以它特有的独立形态兀自存在。”这样,过去依然存在,甚至我们可以与过去偶然邂逅、擦肩而过,但与此同时,新我已然重建,我们也就找到了救赎。
一代代读者阅读这本小说,似乎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精神力量。正如Goodreads的一位读者所言:“这本书就好似一个宝箱,读者从宝箱中拿取自己能够或者愿意拿到的东西。每个人都能有不同的解读。”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