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产业专题报告】新时代机遇下光电产业的投资机会——关注高增长细分赛道

【光电产业专题报告】新时代机遇下光电产业的投资机会——关注高增长细分赛道
2021年05月23日 22:00 时代伯乐创投

光电产业概况:光电产业发展是不可逆趋势,重点关注快速成长赛道

光电产业是重要的底层技术产业之一,凭借光电子的优秀性能,21世纪将迎来消费光子时代,光电产业的发展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在前三次工业革命当中,中国均未能取得明显优势,出现世界级巨头公司。然而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中国有望弯道超车,通过提前布局,催生一批优秀的光电企业。我们梳理了光电产业的产业链与生命周期图谱,并对处于快速成长期的激光、智能投影、工业视觉等赛道进行重点推荐。

激光产业链分析:激光器是核心零部件,重点关注超快激光市场

整个激光产业链主要由上游的元器件,中游的激光器和下游的激光设备组成,产业链较长。其中,中游激光器全球市场空间达到162亿美元,是激光设备核心部件,占据成本的30%—60%。超快是其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乐观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50%,远远领先泛激光器市场。

超快激光由于可以实现超精密“冷加工”的特性被广泛使用于3C消费电子、医疗美容、半导体加工以及航天航空等领域。目前超快的应用放量确定性强,国内相对空白,并且已有技术突破的公司出现,是最合适的投资时点。目前国内的市场仍旧是由国外企业主导,国内能够实现批量化出货的大约在15家左右,但随着国内企业技术的不断成熟,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推进。

我们建议关注以下两类超快激光器企业:(1)产品已经得到客户验证的企业,拥有持续获取订单的能力;(2)实现核心器件自主研发的企业,拥有良好的成本管控能力。

微投产业链分析:LED光机是技术主流,重点关注规模壁垒

整个微投产业链主要由上游的元器件,中游的光机模组和下游的投影设备组成。其中中游光机是最具核心价值的环节,占据整个微投产业链成本近50%。目前LED光机凭借其高性价比,成为行业主流技术路线。从下游微投产品的渗透率来看,我们对标传统液晶电视不同尺寸的价格,微投产品在与大尺寸液晶电视竞争中更加具有性价比优势。由大尺寸液晶电视市占率25%的数据推测微投产品渗透率有望达到20—25%,对比目前6.7%的渗透率还有3-4倍的空间。同时我们预测,在2020年疫情下市场教育加速,渗透率在未来3-5年有望加速提升,中游LED光机将迎来行业高速增长红利。

目前国内主要的LED光机供应商主要为安华光电、扬明光学、迅达光电与广景科技。我们预计行业未来将逐步呈现寡头垄断,形成规模效应,强者愈强,不受制于区域性。因此,越能在技术研发和生产设备上持续投入的企业越容易取得进展优势。

我们建议关注以下两类企业:(1)大规模企业,凭借规模效应拥有对上下游的议价权,实现优于行业的成本管控;(2)持续投入研发,不断突破流明度难题,坚持产品迭代的公司。

1光电产业概况:光电产业发展是不可逆趋势,重点关注快速成长赛道

/1.1光电产业的定义:光学的基本理论和与电科学的结合催生大量产业化应用

1.1.1  从一级市场投资视角看光电产业

光的本质是是一种处于特定频段的光子流,具有波粒二相性。狭义来说,光学是关于光和视见的科学。而广义上的光学,是研究从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直到X射线和γ射线的宽广波段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的产生、传播、接收和显示,以及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我们认为必须要从广义上认识与理解光学,才能发现更多一级市场的投资机会。

1.1.2  光电产业的定义与分类

光电概念产业主要指基于光学三大理论(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衍生出来的相关产业以及与其他物理学科(电科学)相结合的产业。目前光学概念产业在全球已突破万亿级别的规模,并且在工业、消费、国防、医疗等领域都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

其中,几何光学与波动光学为主的传统光学主要涉及光的传播与感知,该部分衍生出主要产业化应用集中于视觉产业、镜头镜片、光学仪器等;量子光学主要与光的能量相挂钩,主要涉及的是激光产业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其他大部分光学产业化应用主要集中于光电结合等其他融合方向,包括光电显示、光存储、光计算等。

/1.2光电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2.1  宏观维度——21世纪光电产业的发展是不可逆的趋势

自工业文明发展以来,人类社会已历经了三次翻天覆地的的工业革命。并且,每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全球产业的大转移和国际格局的大调整。革命之力所到处,形成了巨大“代差”,推动着经济发展,同时也悄然改变着大国博弈的筹码,为世界格局的变动埋下伏笔。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完成了从人力——机械——电气的转变,在这个转变当中,诞生了西门子、通用电气、福特等一系列巨头公司。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人们主要享受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带来的算力的福利,移动互联网爆发式发展,诞生了诸如Intel、高通、台积电、苹果、Facebook、亚马逊等一些列国际巨头公司,并在今日仍旧占据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的前列。

前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并未很好地把握机遇。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近百年的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是一场智能化的革命,人们将从消费电子时代迈向消费光子时代,工业模式也将进入全面的智能化与柔性化生产。而要实现上述的转变,底层应该是由光电技术支撑的人工智能算法。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绝对的光电巨头公司,因此,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全方位的革新的新起点,当今中国,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光电应用已经开始在各行各业的不同领域发力。具体来看,在ICT产业中,光电应用从前端感知、信息的计算、存储、传输以及终端的显示分别有光电传感、光存储、光计算、光通讯、AR/VR、新型光电显示等。而在智能制造中,大功率激光加光设备与脉冲激光设备已经进入3C、光伏、医疗等领域对传统设备进行替代,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企业效率。

1.2.2  应用维度——21世纪光电产业的发展是不可逆的趋势

工业领域:光学应用集中于前端的感知与加工制造当中。为了满足工业领域降本提效与智能化生产的要求,必须实现全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同时加快工业视觉、激光设备等先进产品在工业场景等应用。

消费领域: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新一代智能显示终端、虚拟消费、各类新型穿戴设备等需求保持高增长,产业链中的光电传感、光波导、光电显示等应用会持续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

国防军工领域:在空间探索维度,大口径、长焦距、大视场、多光谱、高测量精度、轻量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军用维度,集光电传感、高速处理、人工智能于一体,具有记忆、分析、综合能力的高端武器会是未来的主流。

/1.3光电产业细分赛道梳理:产业链视角看光电产业,中游是核心价值最高环节

    我们基于对光电行业的梳理,从上、中、下游去梳理光电产业链。同时,我们结合数个行业评估指标对细分赛道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

结合各细分赛道目前所处的阶段,我们整理出如下生命周期图:

处于成熟期的赛道大多市场空间增速开始缓慢,同时市场格局竞争充分,龙头已经确定,投资机会相对较少。相反,成长期的赛道大多处于高增速时期,从投资视角出发更具有投资价值。针对此处我们梳理出的处于快速成长期阶段的细分赛道,我们遵循越简单,越原始,越基础,越具有决定性的原则,重点推荐激光、工业视觉、智能投影等优质赛道。

2  激光产业链投资分析:激光器是核心零部件,重点关注超快激光市场

整个激光产业链主要由上游的元器件,中游的激光器和下游的激光设备组成,产业链较长。

// 2.1  上游激光器核心光器件:非线性光学晶体技术成熟,激光元器件生产落后

目前在产业链上游的光学材料领域,我国多种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生产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几乎所有重要的非线性光学晶体都已生产出来,能够满足国内激光器生产企业的需求。而在光电子晶体元器件上则因抛光、镀膜等加工技术相对较落后,产品基本依赖进口。在高功率高效率半导体芯片、能量光纤等领域,目前基本为进口,且价格昂贵,随着国内激光产业的不断发展,未来进口替代的潜力较大。目前国际上生产激光元器件的主要企业包括Cristal Laser、Raicol Crystals、EKSMA、Cleveland Crystals等。

        国内企业目前也在争取往上游元器件突破,少数企业在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的情况下,通过上游元器件的自制,实现了成本的管控。

// 2.2 中游激光器:激光加工技术核心设备,超快是增长最快的市场

        激光加工技术的核心是激光器,激光器是产生激光的装置,是驱动下游应用技术的关键。作为激光设备的核心光源,成本占激光设备的30%—60%。根据Ofweek数据,2019年全球激光器市场规模达到了147.3亿美元。

按输出方式不同分类,激光器可以分为连续激光与脉冲激光。其中脉冲激光的峰值功率可以非常大。脉冲激光又可以分为纳秒激光与超快激光(皮秒、飞秒)。

        连续激光器在国内发展已经有很长时间,技术相对成熟。而超快激光器在过去由于技术不成熟,价格高等原因一直没有被广泛使用,少量超快激光器也几乎依赖进口。随着超快技术不断成熟以及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启动发展,带来高端制造、智能制造、高精密制造的需求将显著增加,尤其是消费电子领域的快速发展,将带来透明及半透明材料激光加工巨大的市场需求,是一个新的蓝海市场。Ofweek指出超快激光与先进微纳加工技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预计到2020年全球超快激光器市场总额将超过15亿美元。其中,2015—2019年超快激光器市场复合增速高达70.5%,与之配套的超快激光设备市场容量也持续保持高增速,而全球激光器市场2015—2019年复合增速仅为11%。2019年国内从事超快激光器研发生产的企业超过25家,其中能实现批量化生产的不超过15家。2019年国内市场空间达到24.5亿元,已成长为相当于国内光纤激光器收入体量30%的市场,我们预测超快激光的市场将保持持续的高增速,并在连续激光器中逐渐进行替代。

        超快激光设备虽然实现了国产化,但占产快激光设备产值70%以上关键零部件皮秒激光器进口依存度高达80%以上,国产品牌生产的高档皮秒激光器大多产品稳定性差,达不到客户的要求。目前超快的应用放量确定性强,且国内相对空白,并且已有技术突破的公司出现,是最合适的投资时点。

// 2.3下游设备:需求驱动激光加工行业645亿市场空间,行业竞争充分

激光加工市场空间: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我国激光加工设备销售规模达到605亿元,同比增长约22.22%,未来成长动力依然充足。其中,62.66%的激光设备用于工业领域。根据《2020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的最新数据,由于疫情与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2020年中国国内激光加工行业的市场规模略微下滑至645亿元。

// 2.4超快激光器行业分析:国外企业仍占主导地位,关注核心器件自主化生产的本地企业

2.4.1  超快激光的定义与加工优势

        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的问世为超快过程的研究打开了门户,随后出现的调Q技术和锁模技术使得超快激光取得了长足进步。区别于常规的连续或者长脉冲激光,超快激光的特点是脉冲宽度是皮秒ps(10^-12s)、飞秒(10^-15s)级,由于脉冲时间短,峰值功率高,等离子体还没来得及将能量传递给周围材料,就已经从材料表面汽化,不会给周围材料带来热影响,属于超精密“冷加工”,可以解决常规连续或者长脉冲激光的热效应导致的材料碳化、加工精度差的问题,突破高精密加工应用的局限性。

除了“冷加工”的属性,超快激光几乎可以加工任何材料,并且具有精准的靶向定位的特点,下游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2.4.2  超快激光的技术路线

纳秒激光器与皮秒激光的结构类似,种子源发射的光经由功率放大器放大后出光。不同的是皮秒激光器是纳秒激光器的迭代升级,并且皮秒激光器使用的是锁模技术,而纳秒激光器使用的是调Q技术。

飞秒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种子源发射的光经由脉冲展宽器展宽后,经过CPA功率放大器放大,最后经过脉冲压缩器压缩出光,技术难度高。

    a.     种子源部分是超快激光器的核心器件,决定了超快激光器的稳定性与出光质量。目前国内大部分超快激光器的企业都是外购的国外的种子源。

    b.     脉冲展宽器是将激光先展宽到皮秒与纳秒的级别,防止增益介质受损。目前全球能供应的啁啾光纤光栅只有加拿大的Teraxion,价格接近2万元。

    c.     放大模块是让激光在狭小空间(鞋盒大小)反复通过300米,每通过一次放大一次能量。难点在于解决散热的同时保证出光质量。该环节是最难的一个环节,也是技术路线最多的一个环节。

    d.     压缩光栅是将放大模块出来的光从新压缩到飞秒级别的光,目前能提供压缩光栅的仅有美国的Opti Grate和德国的AOS-FIBER,采购价格在5万元一根,且高居不下。

2.4.3  下游应用场景与市场空间:多场景持续发力,半导体领域成为最高增长点

        a.  3C消费电子

        超快激光适用于消费电子制造过程中的硬脆透明材料加工、薄膜加工、精密打标等。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手机钢化玻璃和蓝宝石,由于其硬度高,脆性大,使用传统的机械加工方式效率和良品率很低,而使用超快激光的加工模式就可以很好的提升原有的加工效率。目前部分的应用场景飞秒已经开始逐步替代皮秒,如PI膜领域,作为现有冲床的替代品,飞秒激光器的加工效率是皮秒的4倍,而价格却相差无几。

b.医疗美容

超快激光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眼科手术、牙科手术、医疗器械切割、美容、医疗打标等诸多领域。

        在眼睛近视手术中,超快激光被誉为继波前像差技术之后“屈光手术的又一次革命”。除了近视手术,目前已有公司在研发超快激光于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未来超快还将诞生更多眼科手术场景。此外,超快激光可以用于牙科产品生产设备。其中通快推出的牙科义齿3D金属打印机,以两束超快激光束制造牙科产品,速度是传统牙科铣床的10倍。在美容方面,超快激光可用于去除色素和原生痣、去除纹身等,也可以用来改善肌肤的衰老情况。

c.半导体领域

超快激光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包括LED/OLED照明领域、光伏领域以及晶圆切割领域等。超快激光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也将是未来短时间内超快激光市场增速最快的领域之一。

        超快激光在照明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指LED晶片的划线和切割,这也是超快激光适合硬脆材料加工的又一例证,超快激光加工的截面平整度高,崩边显著减少,效率和精度都大大提升。超快激光在光伏电池的制造中应用空间广阔。例如在CIGS薄膜电池的制造中,超快激光可替代原有的机械划线工艺,显著改善划线质量,尤其是对于P2、P3划线环节,可以做到几乎没有崩边现象,也没有裂纹和残余应力。随着晶圆制造往更小、更精、更密发展,对于切割、开槽、钻孔等工艺的精细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超快激光也将成为晶圆加工领域的最优选择。

d.航天航空领域

为提高涡轮叶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进而提高发动机的性能,需要采用气膜冷却技术,这对气膜孔加工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超快激光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气膜孔加工的难题。此外,超快激光还可应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精密加工,加工精度的提升,有助于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的应用拓展。

2.4.4  市场空间

超快激光器的下游应用开始放量,据Strategies Unlimited的据测,超快激光市场处在爆发的边缘,未来增速将为激光行业的两倍。Laser Focus World数据预计2022年全球超快激光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66亿元,国内超快激光器市场规模将超过83亿元。以前文提到的2019年国内24亿元的市场空间进行计算,复合年化增长率高达50%。

2.4.5  竞争格局:国外企业占主导,国内企业开始发力

因技术壁垒大,世界上只有少数机构具备工业化超快激光器的生产能力,2017年超快激光器整体进口率超过99%,部分核心元器件进口率100%。2018年国产超快激光开始有少量出货,超快激光器的进口率仍在90%以上。

        Newpost收购光谱-物理和High Q后,进入超快激光器第一梯队;NKT通过收购Fianium和Onefive后,超快激光器实力大增;通快则是通过收购大通激光、Amphos等超快激光器公司,成为全品类激光器齐全的供应商;相干则通过收购Lumera、Raydiance、Filaser成为全球超快激光器领导者。目前超快激光器市场基本上是外国公司占主导,以相干、通快、Newpost、NKT、Light Conversion等公司为代表。就在不久前,相干公司被Lumentum公司收购,成为2021年第一起激光行业收购大案。

        随着超快激光器下游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国内研制超快激光器的企业也在增多,目前有约15家。多数以科研院所背景或者一两个海外归国背景人员为主, 通过外购Toptica种子源和电控模块,加上自主搭建的激光放大级来组装成激光器。其中大多数的生产厂家竞争力较弱,经营状况一般。主要原因是没有核心器件制造技术,技术水平多数局限在浅层次的系统集成级别,核心元器件和芯片级别没有涉及,较少有掌握核心技术的。另外为了缩短产品周期,对激光器的核心控制系统完全外包,产品的品质和国外竞争对手相差甚远。

        市面上实现量产出货的国产激光器厂商主要有卓镭、贝林激光、华日激光、奥创光子、华快、安扬等公司,贝林和华日以销售给母公司为主。部分超快激光设备公司也会自主研发超快激光器,如盛雄激光、大族激光。

2.4.6  投资策:关注通过客户验证的企业,同时关注核心器件的自主化生产

       超快激光器企业在之前一直无法做大的原因有三点:一是下游的应用场景还不够成熟;二是产品的稳定性或单脉冲能量无法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三是核心的元器件依赖进口,无法把成本做下来。无法降低成本即意味着激光器的价格无法下降,去替代传统工业制造的设备,也意味着企业的利润不高,无法持续投入研发。

        如今随着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下游市场已经趋于成熟,超快开始对传统设备甚至连续激光设备进行替代。我们判断目前市场正处于爆发的边缘,是合适的投资时点。

        因此,我们建议关注以下两类企业:一是产品已经得到客户验证的企业,拥有持续获取订单的能力;二是实现核心器件自主研发的企业,拥有良好的成本管控能力。同时警惕超快激光器市场发展不达预期、疫情等不可控因素的风险。

智能投影产业链投资分析:LED光机是技术主流,重点关注规模壁垒

        整个微投产业链主要由上游的元器件,中游的光机模组和下游的投影设备组成。

// 3.1  上游核心元器件:供应商有限,芯片由TI独家垄断

供应链的上游是投影仪里核心零部件,例如显示技术(显示芯片)、投影镜头、投影光源等等。总体而言,上游可替代的供应商较少,议价能力较强。

3.1.1  显示芯片

在过去,显示芯片主要有三种技术路线在竞争,主要为LCD、LCOS和DLP三种技术路线的竞争。其中LCD主要供应商为索尼、爱普生;DLP厂商是TI德州仪器独一家供应,所有核心技术和核心专利都掌握在TI手中。现在已经是DLP一统天下,主流家用投影仪基本都是DLP方案。因此,TI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非常强。

3.1.2  光源

光源方面分为高强度气体放电光源,激光光源和LED光源三部分。其中气体放电光源以超高压汞灯为代表,又被称为传统光源,但是由于具有放射性,未来市场占比将逐渐下降;LED光源,目前依靠微投产品快速放量渗透率增长很快,也是目前最具性价比的方案;激光光源,目前应用规模较小但增速最快的光源,缺点是由于激光光源价格高,导致激光电视价格远高于家用投影和部分大屏电视,同时仍有投影受环境光影响的效果缺陷,因此从根本上削弱了对大屏电视性价比替代的逻辑,且短期3-5年内成本没有明显下降可能。LED光源主要有德国欧司朗、美国朗明纳斯、三安光电和飞利浦等为主,而激光光源主要是来自日本的日亚化工。

3.1.3  镜头

        镜头作用主要将光信号完整无崎变的投射到屏幕上,一般由几片镜片组成,短焦镜头需要用到更多的镜片。有部分宣传将镜片数直接标出,以证明其产品出色,有些像手机厂商标注用了几核的CPU是一个道理。投影镜头主要是联合光电、昇阳光学、凤凰光学和水晶光电等。

// 3.2  中游核心组件:LED光机占据主导,头部公司开始出现

        产业链中游是一些光机厂商、系统平台和处理芯片等。光机是下游产品成本最高的环节,占据总成本的30%—50%,主要分为激光光学引擎和LED投影光学引擎,研发激光光学引擎的企业较多,国内就有知名的海信、光峰、长虹和亿思达等;国外企业也有爱普生、索尼、日立等。受限于成本问题,激光光机始终没有大规模起量,在2019年出货量仅2万台,仅为小米电视的五十分之一。LED投影光学引擎以安华光电、迅达光电、点睛创视和扬明光学四家为主,以2020年出货量来看,安华完成了对扬明光学的超越,位列行业首位。

        另一方面是对于智能投影仪而言的处理芯片和系统平台。系统平台目前主要以安卓系统为主,同时也有Microsoft微软的系统。处理芯片目前有瑞芯微、晨星、晶晨、联发科和全志为主。

// 3.3  下游投影产品:竞争充分,各细分领域玩家多

        下游主要是各大投影品牌,目前投影仪产品可分为家用微投、激光电视、商教和工程投影机等。国内家用微投主要以当贝、极米、米家、天猫魔屏和坚果等为主。激光电视有峰米科技、海信、长虹、极米、优派、明基等。商教投影仪已鸿合科技、光峰、库帕、长虹和东方中原等。工程投影机有国画、稻心、光峰、爱普生、明基和奥图码等等。

// 3.4  投影光学引擎行业分析:LED光机占据主流,行业成长空间大

3.4.1  LED光机的技术特点与优势

LED光机的技术远离是在LED内部半导体材料的PN结中,PN结施加正向电压时,某些自由电子从P型层通过二极体落入空的电子空穴,这包含从传导带跌落到一个更低的轨函数,所以电子就是以光子形式释放能量。目前广泛使用的有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光,理论上而言,通过调节材料的比例和工艺手段,可以实现多光谱光源。

        LED光源有寿命长和即开即用的优势。LED光源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基本可达到10万小时的量级,这就给消费者极大地降低绿更换和维护的成本。另外,与超高压汞灯不同,LED光源通电即可工作,不需要启动时间。

        但是,由于单个LED芯片功率低,导致发光流明数较低。对于低流明产品而言,成本、体积、散热等都极具竞争力,但是如果要提高流明度,就需要在成本、体积、散热上作出牺牲。因此,取得各项参数的均衡,进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LED光源未来的一个重要挑战。

3.4.2  下游应用场景与市场空间:微投渗透率看3倍成长空间,性价比优势明显

LED光机的主要应用场景主要是家用与商用的微投产品。近几年微投产品发展呈现结构化的趋势,家用微投产品销量持续走高,而商用产品却出现一定程度的缩水。参考洛图科技,2020年中国家用投影设备销售额达88亿元,2017—2020 CAGR 高达43%;结合IDC数据,出货量上家用投影2017—2020 CAGR同样高达32.15%。

        以家用市场为例,虽然微投出货量的年增速逐年下滑,但是如果结合整个显示行业来看的话,微投产品在终端显示的渗透率逐年升高,意味着微投产品已经逐步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并且我们认为,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的影响下,全国各大线下影院无法营业,微投大尺寸观影且价格较低的优势凸显,市场教育进一步加速,我们预计未来微投产品的渗透率将持续提速。

        通过我们的行业走访,2021一季度下游微投产品需求量火爆,直接导致产业链中游光机产品供不应求,光机行业内企业一季度业绩大幅提升。同时,据我们与行业内企业的交流,行业内对未来微投产品渗透率的观点集中于20%左右,其背后的逻辑是微投产品可以通过低廉的价格实现100寸左右的画面投射,即在大尺寸屏幕中微投的性价比远高于传统彩电与激光电视(牺牲色彩与亮度)。我们对比了市场上主流产品(极米、火乐)与各大品牌彩电的价格后发现,微投产品在与65英寸以上彩电相比时,性价越发明显,而结合奥维云网数据,2020年65英寸以上电视销量占比大约为24.3%。由此可见,未来微投行业的渗透率对比目前6.7%的渗透率还有3-4倍的空间,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3.4.3  竞争格局:行业逐渐聚集,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目前国内主要的LED光机供应商主要为安华光电、扬明光学、迅达光电与广景科技。其中扬明光学为为台湾第一家自行投入开发光学引擎关键零组件的厂家,成功地整合投影机产业上下游资源与技术,目前市值89.54亿台币。广景科技依托于广景集团,业务覆盖全球,拥有众多国内外各线品牌客户,多次获香港科技成就创新金奖和多项国家光机研发专利技术。安华光电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核心团队成员深耕光机行业多年,对市场足够敏锐,保持成立至今的稳定发展,并在2020年实现了高速发展,成功跻身国内光机龙头企业。

我们预计行业未来将逐步呈现寡头垄断,形成规模效应,强者愈强,不受制于区域性。随着国内微投崛起与其他领域应用迅速放大,主打传统市场的台湾厂商地位将下滑,而大陆厂商地位将迅速提高。长期看决定行业地位的关键是技术与规模。因此,越能在技术研发和生产设备上持续、大规模投入的企业越容易取得进展优势。

3.4.4.  投资策略:关注规模效应与技术创新

一方面,产业上游供应商呈现寡头局势,议价能力强;另一方面,下游客户竞争激烈,光机作为核心部件,对终端产品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建议关注以下两类企业:一是大规模企业,凭借规模效应拥有对上下游的议价权,实现优于行业的成本管控;二是持续投入研发,不断突破流明度难题,坚持产品迭代的公司。

欢迎就光电领域相关问题与我们团队进一步交流,可添加本文作者微信ACK_Qi47,请备注所在公司/机构。

免责条款

本报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企业的投资决策。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我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企业的权益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企业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本报告版权归基业常青经济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

基业常青经济研究院

基业常青经济研究院携国内最强大的一级市场研究团队,专注一级市场产业研究,坚持“深耕产业研究,成就伟大企业”的经营理念,帮助资金寻找优质项目,帮助优质项目对接资金,助力上市公司做强做大,帮助地方政府产业升级,为股权投资机构发掘投资机会,致力于开创中国一级市场研究、投资和融资的新格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