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我们离拥有一个会煮饭的机器人还有多远?

2024 年,我们离拥有一个会煮饭的机器人还有多远?
2024年01月31日 18:51 时代伯乐创投

从《我,机器人》到《芬奇》,人类从来没有放弃对人形机器人的想象。但受限于技术和构建“智能大脑”的可能性,人形机器人的概念大于实际。

但随着AIGC赛道的爆发,人形机器人正式从实验室走向了公众视野,也在学界和业界的努力下,缓慢但是目标明确地走向市场。

想象

人形机器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最初的人形机器人更像是程序的外显,比较常见的是工厂的机械手臂,餐厅的送菜机器人。它们机械地重复同一个命令,局限于特定的操作。

之后,波士顿动力的Atlas在2017年引发了一次人形机器人的高潮。这个有着明显人类特征的机器人,在世界面前完成了一个漂亮的后空翻。自此,人类对人形机器人开始注入更多的预期和想象。

图/Atlas,2017年

可惜,波士顿动力在2017年被甩卖给软银,2020年又被卖给了韩国现代,此后逐渐沉寂,没有赶上AIGC带来的人形机器人风潮。

想象构建了概念,技术进步是第一生产力,又反过来形塑想象。

随着智能化概念的逐渐成形,人类对人形机器人的期待也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场景。理想状态下,人形机器人不仅可以取快递、拿外卖,还能做家务,甚至照顾宠物。

图/斯坦福发布的机器人视频

当然,这里可以暂时先不考虑马克斯的想象,他曾经在公开场合提到,他希望特斯拉生产的机器人能搭乘SpaceX的龙飞船登陆火星。

虽然,马克斯提法过于科幻和浪漫。但是带起当下人形机器人节奏的,也正是特斯拉。

从2021年开始,特斯拉每年稳定更新着Optimus的进化日常。最开始的Optimus还只是个ppt;到了2022年,Optimus从二维变成了三维,并有了自己的健康档案:身高1米7,体重73kg。在万众瞩目中,在特斯拉员工的搀扶下走向了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前台。

到了2023年,Optimus已经学会了自主行走,并能完成物品分类、分拣等更有难度的工作。

图/Optimus Gen2在叠衣服

引发市场最大兴趣的,是马斯克对Optimus降成本的笃定。这意味着,人形机器人不再停留于概念,而是有了量产和商业化的可能。这种可能,将带来一个新的、巨大的增长空间。这对苦内卷久矣的全球市场,都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契合

智能汽车是带了轮子的机器人

虽然人形机器人是随着AIGC的爆发而火热,但是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并不是全新的。

近几十年来的科技发展的成果,几乎能提供人形机器人所需要的所有部件。正如马斯克所说:我们几乎拥有所有的,人形机器人需要的部件,因为我们已经制造出了带轮子的机器人。

智能汽车和人形机器,从技术逻辑到部件应用都有十分的契合。

比如智能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从“穷举法”到使用“人工智能”处理决策的转变,就为人形机器人的训练提供了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无法穷尽的场景被转化成了一条“感知-判断-决策”链,人们不再需要列出所有的可能性教会机器,而只需要引导机器自主学习,自主进化。

而技术上的哺育,是人形机器人能降低成本的关键。按理说,依照人形机器人的复杂程度,研发所需的时间和费用都是难以估量的。但是,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升级,替人形机器人趟过了研发开支最密集的阶段。而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更是为人形机器人积累了大量数据采集、算法迭代、模型训练的工程化经验。

这也意味着,马斯克提到的‘2万美元以下’的标价目标,并非完全不可能。

但这一愿景并不足以撬动资本市场展开全情投入。虽然作为在未来可能会带来大机会、产生新大厂的赛道,人形机器人的热度一直很高,但总体来看,投资机构都保持着较为谨慎的态度。

时代伯乐认为,人形机器人赛道目前处于早期阶段,未来行业的爆发依赖于技术的大突破,这个时间点还有待观察。

因此,时代伯乐目前的布局都集中在人形机器人的延展产业链上,比如森云智能、横川机器人、镜象科技、华付技术等,这些企业有自己的盈利业务,同时又有足够的技术水平,能在人形机器人赛道爆发时,将赛道切换过去。

未来

政策发力,大厂布局

在国外的学界和产业在积极开发人形机器人的同时,国内的企业,也在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小米、腾讯、阿里、华为、汇川等大厂相继发布人形机器人计划,依托原有的技术积累,展开研发。

以汇川为例,作为业内龙头企业,汇川拥有强大的自我制造能力。基于对通用自动化的深刻理解,和有批量化生产降低成本的优势,汇川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发展前景更加指向落地。

在大厂纷纷入局的同时,国家产业政策也在送来东风。

2023年下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及要打造人形机器人“大脑”和“小脑”、突破“肢体”关键技术、健全技术创新体系。与此同时,各地地方也及时响应,加快了在人形机器人方向的政策布局。

而1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又对外发布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到2025年,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

而《实施意见》中重点提到的创新标志性产品中,人形机器人赫然在列。

进入到2024年,人形机器人的开局十分热闹。机器人Figure 01在宝马的制造工厂“上班打工”,斯坦福研发的机器人忙着炒菜、叠衣服、逗猫;谷歌的机器人忙着擦桌子,捡垃圾。

这些图景似乎预示着人形机器人走进家庭的日子并不遥远。也许在更远的未来,马斯克的Optimus真的能搭乘SpaceX的“龙”飞船登陆火星,而我们也将拥有一位机器人朋友,或者一位机器人同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