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贷模式“大势已去”:飞贷、手机贷等恐惨遭淘汰

助贷模式“大势已去”:飞贷、手机贷等恐惨遭淘汰
2017年12月04日 17:04 消金315

现金贷平台作为第三方机构通过科技手段帮助银行、信托、消费金融公司和小贷公司等有资质的平台放贷的模式被业内认为是助贷。

12月1日,监管机构印发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贷款业务的,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

同时,政策要求“助贷”业务应当回归本源,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应要求并保证第三方合作机构不得向借款人收取息费。

对此,有专家认为,助贷业务回归本源的主要含义是不承担担保承诺,不提供资金,不向借款人收钱。规定基本上关闭了当前市场上大多数的助贷模式。

该专家指出,禁止金融机构将授信审查和风控业务外包,平台基本上失去了最重要的金融科技和获客低成本优势。助贷机构不得向借款人收取息费,只能向金融机构收取服务费,其议价能力大打折扣,生存空间受限。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参与助贷的平台较多,其中多数是资金端较弱,不能满足大量用户的借款需求的平台。

同时也有完全以助贷为盈利模式的平台,如飞贷、用钱宝、手机贷等。这些平台通过运用技术手段为银行做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业务。其共同点是以科技为中心,将自身定位为金融科技企业。

监管政策的下发,无疑是斩断了持牌金融机构与这些平台合作的桥梁,这一招“釜底抽薪”带给助贷平台的是危急存亡的重创。

事实上,金融机构与助贷平台的合作放贷的模式在今年上半年就遭到了监管机构、媒体的关注与质疑,有不少银行传出了对助贷平台实行“抽贷”的消息。

当时飞贷,就曾被媒体曝出放贷缓慢,飞贷方面当即开始了大范围引导舆论,并发布公告承认资金来源单一,同时表示公司正在寻求其他金融机构合作,从而丰富资金来源。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政策下发后,又有不少用户出现了在飞贷申请贷款显示为用户的借款需求已经提交给放款机构,但鲜有放款的情况。

某用户在12月1日申请通过贷款至今仍未到账。飞贷客服称,不放款的问题是因银行内部系统调试导致到账时间会有所延迟。

此外,消金315发现,飞贷的盈利模式与政策中强调的“第三方合作机构不得向借款人收取息费”相悖,用户在飞贷上借款不仅要被平台收取利息,而且还包括一些列的手续费,用户的综合年化利率达到40%以上,如若用户出现逾期罚息更高。

飞贷APP上线于2015年10月,上线10个月授信总额就达到了100亿,两年即发展为助贷模式平台中的龙头。有业内人士向消金315透露,飞贷的相关负责人与某银行关系密切,并得到了该银行资金的鼎力支持。

消金315认为,飞贷的模式过于依赖金融机构,当金融机构的资金陆续撤出后,飞贷的模式将难以为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