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银行踩雷正威16亿贷款背后:当事行长离职后入职正威金融顾问

贵阳银行踩雷正威16亿贷款背后:当事行长离职后入职正威金融顾问
2024年03月09日 23:35 财经野武士

今年绿色金融债市场显得尤为冷清,如今已来到3月份,贵阳银行披露了一则关于2024年绿色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的重要公告,贵阳银行将于3月11日至13日发行规模达人民币30亿元的绿色金融债券,债券期限为3年。贵阳银行成为继上饶银行之后,2024年以来第二家拟发行新一期绿色金融债的银行。

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需要经过严格的评审,风险一般较低,利率也通常较低,资金对接的是盈利稳定的绿色产业和项目,然而对于银行而言,却很难在绿色项目中获得息差收益,大部分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的积极性已大幅下降。近年来贵阳银行频繁发行绿色金融债, 绿色金融债也成了贵阳银行宣称支持环保减碳的自证。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对于此次30亿元绿色金融债,3月6日联合资信披露的的主体评级报告的表达极为含蓄:综合考虑贵阳银行的资本实力、业务经营及流动性等情况,加之其出现经营困难时,获得地方直接或间接支持的可能性大,本期债券的偿付能力极强。

不过从贵阳银行业务实际来看,其偏爱发行绿色金融债,可能并非支持绿色产业的纯粹目的,就贵阳银行去年易鲸捷数据库采购疑云和正威系贷款风波,表明贵阳银行的采购管理、信贷流程管理能力已存在污点,发行绿色金融债可能是贵阳银行为数不多的优化资产结构,补充资本的途径。

卷入“正威系”16.58亿元合同纠纷风波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报告的评级时间是今年2月2日,披露时间是3月6日,评级之时贵阳银行尚未对外披露卷入“正威系”16.58亿元合同纠纷风波,披露“正威系”合同纠纷的时间是2月7日晚间。

在2月7日的夜晚,贵阳银行曾发布了一则公告,揭示了其分支行——双龙航空港支行与贵州国际商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之间发生的一起重大合同纠纷。据初步估算,此次纠纷涉及的金额高达约16.58亿元人民币。目前,双龙支行已向贵阳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已经正式受理,但尚未进入庭审阶段。

贵州国际的的95.55%股份由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另外4.45%由本地国资贵州双龙航空港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贵州双龙航空港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由开发区管委会控制,贵阳银行双龙航空港支行又在双龙航空港开发区之内。

实际上贵州国际早在今年1月30日就被四川省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冻结了,被执行人就是正威国际,被冻结金额10.51亿元。可能就是因此才触发了贵阳银行与贵州国际的贷款纠纷。

贵州国际的法定代表人为“世界铜王”王文银,胡润榜身价高达1100亿元,正威国际2023年营业额6164亿元,超过华为、腾讯,为广东制造业“扛把子”。、

不过,王文银是不是货真价实的“世界铜王”,一直颇有争议。此前马督工多次在节目之中揭发其虚假夸大宣传,实际产业规模和个人身价“含水量”高。今年更多消息揭示,正威集团在多地建设的产业园“烂尾”,很多投资项目已经停止经营。企业预警通平台也显示,截至目前,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已经16次被列入被执行人,仅仅2024年就被列入13次,合计被执行金额为22.23亿元,其中不乏仅1.2万元、2.7万元的小执行标的。

在司法案件当中,今年以来,正威国际被推上了劳动争议、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股东出资纠纷、建设合同纠纷等多个案件的被告席。此前,财新获得的正威集团授信明细表显示,截至2023年8月份深圳正威集团获得的各类金融机构授信203.16亿元,已放款的金额为181.91亿元。

其中,贵阳银行双龙航空港支行对贵州国际的授信,始于2021年6月,当时贵州国际与双龙航空港支行签订了一份《综合授信合同》,约定贵阳银行双龙支行向贵州国际提供人民币16亿元整(敞口金额)的授信,期限为三年。彼时贵阳银行双龙航空港支行的法定代表人是梅宗贵,任职该支行行长。

蹊跷的是,2022年3月1日,双龙航空港支行的法定代表人变更为赖开建,2023年7月18日贵州的天眼新闻发布的新闻稿《贵州师范大学与正威国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内容提到,参加签约仪式的成员就有一个叫梅宗贵的人,头衔是正威国际集团的集团金融顾问,在正威国际代表人员之中排序第二,仅次于正威集团投资委员会副主席、贵州区域总裁黄林高。

如今看来,贵阳银行该笔借款收回的可能性较低,因为就在今年2月8日,王文银和他的公司再被曝出已经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了,正威国际在贵州省投资,专用用于发布项目动态的的“正威黔讯”公众号在去年11月29日之后就不再更新了。

尽管贵阳银行已于诉讼公告中声明,将本次诉讼所涉贷款、垫款以及未到期承兑汇票敞口纳入不良贷款,并对相关资产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预计本次诉讼事件不会对公司的当期利润或后期利润产生实质性影响。但是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资产增加已产生了实质性结果。

非标占比居高不下难以撑起内生增长

联合资信的主体评级报告还提到,目前贵阳银行的一个极其突出的问题在于非标,业务结构之中非标占比高,存在一定业务集中风险,需关注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的管控压力。

就以2022年报的具体数据来看,贵阳银行的非标类金额接近1000亿元,在投资资产总额之中的占比达到35%左右;另外,截至 2023 年 6 月末贵阳银行建筑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 2.00%和 2.20%,高于全行平均水平,且房地产行业又存在一定关注类贷款,信贷资产质量面临下行压力,对拨备计提带来一定压力。

还有一个被忽略的现实就是,贵阳银行还存在规模较大的展期类贷款,然而其中大部分却计入了正常类贷款。就以2022年为例,截至2022年末展期贷款余额 111.22亿元,其中 105.53 亿元计入正常类贷款,其余计入关注类和次级类科目,考虑到展期类贷款、逾期贷款规模较大,需关注未来拨备计提可能面临的压力。

以当下贵阳的经营能力来看,已经难以支撑起高速的内生性增长了。

实际上,近三年来,贵阳银行已陷入低成长甚至负成长的困境。2021年,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6.7%和1.84%。2022年,这一数据分别为4.26%和-0.16%。在今年前三季度,贵阳银行的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43亿元和42.6亿元,同比减少了5.18%和2.93%。

仅就第三季度而言,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分别为37.28亿元和1.91亿元,二者同比分别下滑了9.18%和4.22%。此外,利息净收入也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71%。

如果贵阳银行在未来无法遏制利润下滑的趋势,这将导致其在除增发和发债之外的途径上难以进一步提升净利润,更不用说通过增加风险资产来提升利息净收入,以及降低新增贷款的拨备计提了。

尽管就公开信息而言,截至今年6月底,贵阳银行公布的不良率为1.47%,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三,但其贷款逾期率的贷款占比却高达2.91%。与其他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相比,贵阳银行在不良率认定方面显然存在宽松的空间。从贷款的5级分类来看,关注类与不良类贷款的占比竟高达4.78%,而拨贷率仅为4.03%,拨备计提显得略显不足。

此文旨在揭示贵阳银行在贷款管理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尽管其不良率表现尚可,但逾期贷款占比较高以及拨备计提不足的现象值得关注。为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利益,有关部门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贵阳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防范潜在风险。同时,金融机构也应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资金安全、稳健运作。

就目前来看,贵阳银行今年中报显示其净息差达到了2.14%,在上市银行中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净息差的稳定性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今年以来,多家银行的净息差出现了大幅下调,其中不少下调幅度达到30BP以上。更为重要的是,贵阳银行最近三年公司存款呈下降趋势,个人存款虽然有所增加,但主要集中在定期存款,导致存款结构呈现单一化趋势,这不利于降低负债端成本,更无法在面对利息压力的情况下稳定净息差。

经过深入探究,我们发现贵阳银行业务结构与其不良贷款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鉴于贵阳银行的特殊定位,其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大量资金通过信贷、债券和非标投资参与地方基建和工程,使得业务集中度较高,资产结构有待优化,信用风险也随之承受一定压力。近两年来,不良贷款的增速均超过生息资产的增速,这一现象从不良贷款总额的变化便可一窥端倪。

据可推断,若未来贵阳银行无法按时获得地方资金以偿还存量债务,其扩张难度将显著加大,内生性增长的潜力也将受到抑制。尽管从账面利润来看,贵阳银行表现可观,但实际股东回报率将逐年降低,净资产收益率亦将呈连年下降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