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消息传来,三峡人寿或将结束长达6年总经理缺位的局面,原禾邦保险创始人雷万春获聘该公司总经理。
这一人事变动紧跟三峡人寿注资动作,也是近期高管调整的一部分。在注册资本将大幅增加的前提下,雷万春将与新晋跻身的三位副总经理形成新的高管格局。
公开履历显示,雷万春,毕业于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早期在中保人寿九龙坡区支公司担任营销部经理,又升任中国人寿重庆市分公司营销部副总经理及九龙坡区支公司总经理。
2008年3月,雷万春转投阳光人寿,一路晋升重庆分公司总经理。
2019年11月,雷万春进入阳光人寿总公司管理层,担任总经理助理,但这一职位的任期颇为短暂。
据阳光人寿历史高管信息显示,2020年二季度,雷万春已不在公司高管名单之中,其任期仅约半年左右。
离开阳光人寿后,雷万春凭借自己名下的春雷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禾邦保险代理,并出任后者法定代表人。
2025年5月,雷万春卸任禾邦保险代理及春雷商务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职务,为其赴任三峡人寿铺平道路。
此外,就在5月23日,春雷商务的999万元认缴出资悄然变更为蔡春认缴,而与其共同创业的徐秋冰仍担任禾邦保险代理总经理。
不过,在2025年初,雷万春已经成为三峡人寿党委副书记,其被聘为总经理应当早有安排。
在雷万春之前,三峡人寿总经理的职位已经空置六年,须知三峡人寿成立也不过七年。
无独有偶,除了总经理,三峡人寿的副总经理和董事长此前也长期虚置。
现任董事长张君,在去年8月上任,其接手时,三峡人寿已经三年未有董事长。
雷万春获聘前一个月,王凯、杨昊二人副总经理任职资格获监管批复,原总助杨婧同步升任副总但还未获核准。
同样的,在三人升任前,三峡人寿已经三年未有副总经理。
出于高管团队的长期缺位,三峡人寿的治理无疑已经受到了实质性的负面影响。
在去年的年报中,三峡人寿主动提到,该公司治理制度“基本”完备,治理机制“尚能”运行。
但由于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后,部分董事、监事、高管任职资格未获得监管核准,以及治理结构不健全等原因,导致治理有效性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并指出,三峡人寿在董事会组织架构、关键岗位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等多个方面存在问题。报告年度内,该公司治理评价等级为仅仅D级。
此次高管团队的完备,伴随着三峡人寿增资计划顺利完成。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重庆监管局批复三峡人寿增资14.954亿元,注册资本增至30.329亿元。
这是继2023年首轮增资后,重庆国资第二次大规模注资。
增资后国资股东合计持股达85.17%,重庆渝富资本(31.89%)、重庆高速投资(20.07%)分列第一、二大股东。
重庆国资频频驰援,高管层改换新颜,这背后是三峡人寿面临的巨大挑战。
作为重庆首家本土险企,三峡人寿成立于自2017年末。
2018年到2024年,这家公司的亏损额从0.58亿元扩大到2.52亿元,保险业务收入也在不断缩水,从2019年的峰值11.02亿元,下滑至2024年仅3.33亿元,已经降低近七成。
今年1月底,三峡人寿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强调,2025年是三峡人寿全面恢复展业的重生之年。
从上半年的动作来看,三峡人寿在核心资本和治理结构上的确作出了一定的努力,随着注资完成,偿付能力充足率也实现了答复上升。
从创业市场上厮杀而来的雷万春能否带领新的高管团队,实现三峡人寿的“浴火重生”,尚且有待观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