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合拍剧《温德米尔儿童》一张整洁的床铺,于他们已是天堂

英德合拍剧《温德米尔儿童》一张整洁的床铺,于他们已是天堂
2020年08月05日 15:26 都说是我的

为了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75周年,BBC在今年年初推出了英德合拍讲述二战往事的短剧《温德米尔儿童》。

在本届上海电视节上,该剧与同样讲述二战的英剧《战火浮生》一同登陆荧屏,与观众见面。

《温德米尔儿童》讲述的是二战后,遭遇大屠杀创伤的孩子被英国政府接纳,在温德米尔湖畔终获救赎的故事。在亲情缺失的情况下,他们从彼此身上找到家庭的温暖,与庄园里其他孩子一样适应战后的和平生活,等待失联的亲人。在温德米尔建立的友谊,也成为他们日后通往多彩未来的生命线。

1945年8月,二战即将结束。包括阿莱克·赫什科维兹在内的300名犹太儿童乘坐十架空军货机,从布拉格前往英格兰西北部的克罗斯比-艾登皇家空军基地,之后抵达位于温德米尔湖畔的卡尔加斯庄园。这些孩子是英国政府 “卡尔加斯儿童康复计划”的首批接收对象。在《温德米尔儿童》中,编剧西蒙·布洛克和导演迈克尔·塞缪尔斯没有花费过多的笔墨交代这些背景,而是在该剧的开头通过一组画外音,回忆孩子们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

当镜头切换到孩子们乘坐汽车抵达卡尔加斯庄园的情景时,昏暗的夜色宛如在战争中受伤的心,看不到光明。男孩警惕地提醒身边的同伴“放松会让你丧命”,也有乐观者回应:“嘿,放轻松,这里是英国。”他们的宿舍被安排在战时机场工人的临时住所,这些营房与死亡集中营颇有几分相似,但一张整洁的床铺,于他们已是天堂。

于是,我们看到这些孩子被问及名字时下意识地卷起袖子,露出纳粹文在他们手臂上的编号;看到他们一哄而上抢夺面包,藏匿到任何一个视线所及的犄角旮旯;看到心理医师玛丽·帕内斯鼓励他们绘画时,纸上呈现的令人窒息的尸体和铁丝网……战争带来的伤痛太深,纳粹虽被打败,但他们的记忆依旧停留在集中营充满杀戮和死亡的夜晚。

初到卡尔加斯庄园,孩子们没有被安排任何心理咨询。取而代之的是,他们被鼓励去接触自然,在湖里游泳,到街头散步,并完成基础的英语课程。“很明显,只有当人们愿意接受心理治疗时,它才会产生作用,”布洛克说,“最重要的是先让他们生活在一起,只有面对同自己经历相同的人,人们才愿意吐露心声。”

在开始剧本创作时,布洛克采访了十多名曾接受“儿童康复计划”的集中营幸存者。与《美丽人生》等相同题材的影视作品相比,《温德米尔儿童》最出彩之处莫过于由真人真事改编,让观众在平实的叙述中萌发对生命的共鸣。剧中的孩子全由名不见经传的波兰年轻演员扮演,导演没有为那些在卡尔加斯工作的志愿者营造救世主的形象,而是在平缓克制的叙事中展现儿童的细微变化。孩子们仿佛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心灵的救赎,当他们逐渐走上康复之路时,温德米尔湖畔的美景也在镜头前缓缓铺展开来。

如果一定要在该剧中寻找一些着意刻画的东西,那便是对亲人的思念。《温德米尔儿童》里有一个极具感染力的镜头:当所有人都认为萨利克·法力诺瓦的兄弟早已在战争中身亡时,在一片绿茵场上,在没有任何征兆的足球友谊赛中,身穿军人制服的哥哥骑着摩托,突然闯入了所有人的视野。失散多年的兄弟奇迹般地重逢,镜头在众人身上划过,他们落寞的神情,与萨利克的喜极而泣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温德米尔的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对亲人的等待只能换来绝望。当红十字会的汽车终于抵达时,屏幕上出现了一段令人窒息的沉默——一整箱牛皮信封,宣告了亲人已经遇难的结局。

四个月后,随着康复计划进入尾声,孩子们也将告别温德米尔,开启新的人生。在他们即将离开时,管理员奥斯卡·弗里德曼给了孩子们这样一段忠告:

“当你们在战争中失去所有,世界向你们打开了善意的大门。但当你们离开这里的时候,不要因为自己曾经历的痛苦,而对这个世界予取予求。愿你们都能在自己的领域赢得一席之地,即使被心中最黑暗的想法困扰,仍要对生活的奇迹心怀希望。”

《温德米尔儿童》是一个从难以想象的创伤中终获救赎的故事,是一段关于接纳和爱的讲述,也是一种对战争和现世的思考。在同幸存者的对话中,布洛克认识到感恩和回馈是这个世界永恒的主题:“温德米尔的孩子是我遇见过的最懂得爱的人。他们发自内心地感恩新生,并且极尽所能将爱回馈给这个世界。”在该剧开始拍摄的时候,加莱的难民营正经历伤痛。“我们希望这部影片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接纳那些逃离可怖经历的人并非难以实现。如果我们接纳并帮助他们,终有一天,他们会像温德米尔儿童一样,回馈这个世界。”

图片:豆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