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之旅破局:当公司碰到经营困境时如何破局?

智之旅破局:当公司碰到经营困境时如何破局?
2019年02月18日 14:10 悲喜是你小童鞋

李想:汽车之家、蔚来汽车、泡泡网、车和家4家公司创始人,他在微博上发了一段话,引起了中小企业家们的广泛讨论,其中最关键的他提到了自己的5个阶段,而这5个阶段都是他认知的提升。

实际上企业碰到发展困境的核心原因也不一定是行业问题公司不行,而是公司的核心团队的思维认知碰到了天花板,换句话讲就是公司的核心层思维认知碰到了局限,他的思维已经被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所困住了,这种感觉让人窒息般的难受

根据智之旅导师团的经验,当公司碰到经营困惑时公司老板这样做效果更好。

一、放下身段向身边朋友学习请教。

二、积极走出去。

三、多看书,多学习

四、请外部智囊团协助自己。

我们都知道华为是让国人自豪的民族企业,有关注企业新闻就知道华为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厂商也是世界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公司18万人,管理有序,狼性文化,员工积极进取,70%的员工持股,并且非常注重研发。那么华为当他们公司碰到经营困境的时候是如何破局的呢?

但华为从开始成立到今天,已经32个年头,发展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华为在变得越来越大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经营问题,俗称大公司病。比如流程复杂,效率低下,管理混乱,官僚主义盛行等等,如果不是在90年代末华为进行了一次痛彻心扉的改革,也许真的就没有华为的今天。

这个过程中华为最大的老师,就是美国的IBM,这家曾在93-97年花费5年时间,耗资80多亿美元裁掉15万名员工而起死回生的企业,让任正非心驰神往无比心动。在考察了朗讯惠普等企业后,任正非决定向IBM学习。

当年帮助华为改革是IBM第一个管理咨询的案例项目,IBM给华为制定了一个5年的管理改革计划,报价20亿元,这个价格超过了当时华为1年多的利润。一位副总裁想看到价格很心疼,想砍砍价,任正非义正言辞是反驳:你砍了价,能对项目的风险负责吗?

就是这样,华为引入了IBM全世界最为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任正非也加速推动了《华为基本法》的出台。有一个细节就是,当年IBM的管理顾问进驻华为办公时,将办公时打造成IBM一样的风格,让其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也看出任正非对于学习IBM的虚心和虔诚。

在任正非的铁血压制下,华为上下都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老员工不在涣散漫不经心,项目流程清晰可查,公司从一个“量产”型企业慢慢转变为一个“创新”型企业,并对华为每年投入10%销售额进行技术研发有了更新的认识。

在IBM之前,华为就引进过德国的管理系统,然后在华为“本地化”以后完全没有了效果。所以对于IBM对华为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任正非的态度非常的谦虚,一定要学到精髓,他说:“37码就37码,脚大了就把脚砍掉一些也得穿,不愿砍脚的人,你就到那边去做大脚女人,种地去,靠边站。”

华为发展到如今,被外界称作具有狼性文化的公司。新老员工都非常的有干劲,新业务智能手机在短短的几年之间成为国产智能手机第一,更是在麒麟芯片上成为了国内唯一一家能挤进全球芯片领域的公司,不得不说IBM的学习经验真正成就了今天的华为,华为一个大型企业都善于借助外脑帮助公司实现了真正的破局,让公司得到了新生,也奠定了华为成为世界500强的基础。

浙江一位王总,经营企业超过20年,年营业额在5000万左右,而且股东、高层动力不足,中层管理执行力不足,基层看不到公司未来,王总想让公司更上一层楼,他和智之旅的导师团交流说:“现在就是感觉自己的脑汁已经不够用了,自己现在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是感觉就像一头猛虎困于笼中,这种憋屈的感觉弄得夜不能眠,食不能安,实在太难受了,有老朋友建议我干脆把公司卖掉,可以卖好几个亿,但是对于经营20多年企业的我来讲,财务早已经自由了,公司从我的手里一点点做大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放不下啊!”。

智之旅

王总经过朋友的介绍智之旅导师团针对王总公司的实际情况从股东层、高层、中层、基层针对不同层面不同问题,给出实际解决方案,采用培训+顾问+咨询的方式耗时9个月帮助王总的公司从基层到股东实现了真正的蜕变,帮助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公司突破困境的方法,2018年公司销售额达到了7800万左右,而且高层有梦想,中层有奔头,基层有执行,现在王总加入到了智之旅导师团,他现在一个月有20天的时间帮助其他碰到经营困惑的中小企业老板走出困境!

智之旅成立于2012年由多位拥有实战经验的导师共同发起成立,通过针对高中基层不同培训课程+咨询+顾问的方式帮助企业实现破局,公司核心创始人团队拥有超过13年面向中小企业家的培训+辅导的经验,已帮助超过数百家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