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风景的三种模式与境界,从此让你不再用粗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欣赏风景的三种模式与境界,从此让你不再用粗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2019年04月04日 21:05 清风自来牛肉面

有的人文笔很好,出去旅游时能把看到风景写出来,读之如身临其境。

我没有这样的能力,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的能力。问他看到了什么,风景好在哪里,他只能说“美丽”、“好看”,再来两句粗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不过我有建构理论体系的能力,针对看到的风景,用这样一个套路,可以引导你一步步去描述它,去体验它。

1、

中国人很早就能够欣赏自然的美了,但是,古人很少纯粹地写景,更多是借景抒情,以景寓事。

李白写洞庭湖,“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杜甫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样的名句。宋代范仲淹写《岳阳楼记》里面有写洞庭湖景的句子,全是他在自己屋子里想象的,根本没有看到实景。

看到没有,他们很少直接写湖,很少直接描写景景。可能的原因是,洞庭湖没什么好看的。我去过岳阳,在岳阳楼上就没看到什么好风景,水是浑的,天是灰白的。

但是,如果李白、杜甫、范仲淹见到了像然乌湖、青湖湖、喀纳斯湖这样的湖泊,写出来的诗文一定不一样。因为,这些湖泊才称得美,而且美得夺人心魂。

美必须达到极致才行。

洞庭湖、太湖、西湖的水在唐宋时应该也是清澈的,但是,湖水不深,没有把其他色谱的光吸收掉,因而就没有那种诱人的颜色。

然乌湖是碧蓝,纳木错是深蓝,青海湖是浅蓝色。巴松错,我认为它的湖水应该写作这种“兰色”,或者是青绿。而且,它们的蓝色在不同的天气下还有所变化。

洞庭湖、太湖、西湖上方的天空应该也是蓝的,但是这里海拔低,空气中杂质多,透明度不高,缺少西部天空的那种深邃、神秘、纯净,同样是蔚蓝,但感觉还是不一样。

同时,然乌湖、喀纳斯湖、青海湖周围有雪山,山长着森林,湖边还有村庄、农田,视野宏大,对比鲜明,错落有致,对感官的冲击很强烈。我两次经过然乌湖,那种感觉与站在洞庭湖边完全不一样。

所以,也别太怪自己,你看到的风景描述不出来,离开后没什么印象,首先是因为,你看到的风景不是极致的美,没有震撼到你。

我们欣赏风景,第一步就是看它本身的特点与风貌。如果是山,就看山的高度、形态,石山还是土山,有什么植被;如果是水,就看它的颜色、透明度、形状,周边有什么映衬。当然,这里面有其他很多因素可以考虑。

绝大多数山都毫无特色,像黄山这样的才可以欣赏山本身

这时,我们与风景是“我与它”的关系,把风景当作一个外在的对象,凝视它,感受它。我们在欣赏一个“物自体”!

如果风景各方面都达到了一种极致的美,那么你的感受就强烈,就愿意去记住它。否则,你只是当时有所触到,过后就会忘掉。

2、

世间绝大多数事物,都没那么美,远远达不到极致的地步。南极的冰,南沙的海,新疆的草原,西藏的雪山湖泊,那当然是美的,但我们不是能经常见到。中国大部分人口居住在中东部的平原上,出远门旅游的机会不多,看到风景多是周围数百公里的寻常山水。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升自己欣赏风景时的体验呢?

这时,我们可以进入第二种模式,即“它与它”。不把眼光盯着山或水本身,而是看它在天地中的变幻,它与其他景物的关系,以及人与景物的互动。

我住在杭州,西湖去过多次。西湖本身的美,当然比不上纳木错,比不上赛里木湖。但问题是,西湖可不只是那点水而已。

由于西湖处在江南繁华地,富贵温柔乡,千百年来,人们对西湖做了各种改造,苏堤白堤穿过湖面,湖中有岛,沿湖有步道,亭台楼阁点缀其中,绿树成荫,花开遍地。同时,历代人物在西湖也留下了数不清掌故传说,诗词文章。

在西湖游玩,古人已经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指引: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袁宏道)

明代散文家张岱写得最有趣意思,“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然后列出了游西湖的五类人的表现,不过最值得称道的还是他自己了。等人散了,“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靧面”,他才与朋友喝酒赏月,醉卧十里荷花之中。

也就是说,大多数风景,整体上很一般,但是,我们可以去主动地寻找甚至建构那些美妙的风景。在特殊季节,特殊的日子,特殊的气象环境,平日里不太吸引人的景物,突然之间有了魅力。风景本身只是一个平台,一片空间,在那里上演的人事、动植物、以及天光云影,才是更值得欣赏的。

还是讲西湖,人们说“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就是在天光、水气、月色以及积雪的加持下,让原本平淡的西湖景致变得有韵味起来。这时候,你就很难说西湖不如纳木错,不如长白山天池了。

这是因为,我们找到“它与它”之间的微妙联系,天地人文,风花雪月,因缘际会,一起散发出光茫,平凡变得伟大,我们也就体验到了美妙的人生。

3、

第三种模式,是欣赏者与风景合而为一,深入风景的内部,去理解它;或者,把它当作一个与自己同等的存在,感受自己与它的灵魂联系。

这是马丁.布伯说的“我与你”的关系:我以自己整个的生命,去与你全然地相遇,迸发出灵性的体验。

这种体验类似于我们说的哲思、感悟,外在的风景激发了自己的灵感,然后想到时间、永恒、宇宙等大课题。

1962年,高尔泰来到敦煌,看了一些莫高窟的洞子,又在周边的荒山里转悠。

那一片山,我也一个人去爬过,看到景象与高尔泰基本是一样的。山不太高,干旱,少有草木,峥嵘峻峭,极其荒凉。至今印象很深的是,山体破碎,手上一用力,就扳下一大块石头来,再用力还可以弄成一些薄片,甚到碎屑。

高尔泰说石头里有海洋生物的化石,或珊瑚,或海藻,或螺或贝,还有鱼。不过,我没有见到,可能是待得时间太短。

高尔泰写道:

“我常在山顶独坐,默对宇宙洪荒。看茫渡沙碛上蓝色的云影不息地奔驰,听这些石头无声的话语。它告诉我亿万年前这里曾是海底,告诉我亿万年不过是瞬间,告诉我无限时空中这一瞬有等于无,告诉我没有刹那没有永恒物与我都是虚幻的流影。

。。。。。迎着烈烈长风,听着这些无声的话语,我发现这些冰冷坚硬的石头,都有一顶柔弱温暖的心灵。像是凝固的火烈,静静地一动不动。千万年彼此相望,怀着爱情的苦痛。我想,有这苦痛,胜似没有这苦痛。无情必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生。”

不得不说,这第三种境界,中国人特别擅长,从屈原、陶渊明,到李白、苏轼,都有很多精彩的感悟与奇妙的体验。

敬亭山绝对算不上好风景,但李白坐在山上,看白云飘来飘去,写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去敬亭山游玩,一定要想着李白就在你身边

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王之涣的“白山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些都是欣赏风物时达到“我与你”关系的典范!

他们在写下这样的句子时,一定是物我两忘,把个人融入到宇宙洪荒当中,体验到了永恒不尽的时间长河。

那种感觉具体是什么样的,我难以表述,自己也很少能体会到,但我知道有这样一种境界存在。要获得那样的感受,你需要是一个敏感多情的人,有相当的学识与感受力。如果没有,那就只能读读古人的文章,欣赏一下唐诗,从他们留下来的文字中揣摩一们下先辈曾有过的至高体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