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行修│丝路—敦煌旅游攻略

读·行修│丝路—敦煌旅游攻略
2018年01月13日 03:03 东晋历史

哈喽大家好,欢迎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小编的文章哦!不过阅读虽好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平时的用眼健康哦,每次看手机一小时后一定要停下来休息10~30分钟哦

历史

“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夏、商、周时期,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敦煌历经了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历史文化景观。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修筑了嘉峪关明长城,重修了肃州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置,成为“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了。清康熙后期,清王朝渐次收复了嘉峪关外的广大地区。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卫,并开始从甘肃各地移民2400户到敦煌垦荒定居。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沙州卫升敦煌县,隶属安西直属州,直至辛亥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敦煌一直是县府所在地。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

地理

敦煌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隶属甘肃省酒泉市管辖。东西分别与瓜州县、肃北蒙古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相接。全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且被沙漠戈壁包围,故有“戈壁绿洲”之称。全市总人口2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3万人。总人口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回、蒙、藏、维吾尔、苗、满、土家、哈萨克、东乡、裕固等少数民族仅占总人口的1.06%。

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宜

4—10月游敦煌虽然炎热,但早晚凉爽。11—3月到丝绸之路旅游应带毛衣、毛裤,备防寒衣,虽然冷,但人少可以细细观赏游玩,遇上雪景可是非常震撼的。

节日

敦煌民间的节日颇多,俗有“四大节、八小节、二十四个末节”的说法,其中“大节”有“春节”“惊蛰”“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腊八”“小年”等。在这些节日里,都有固定而特别的节日饮食,“宁穷一年,不穷一节”的说法足以说明节日饮食的重要。

景点

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原名: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总投资3亿多元,总占地面积100000平方米(包括室外广场和停车场),其中数字展示中心主体建筑面积11825平方米。

莫高窟的开放和旅游模式已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所有游客必须通过网络形式预约才能正常参观莫高窟;所有游客在实地参观莫高窟之前,必须首先在数字展示中心通过两部时长各20分钟的主题电影《千年莫高》、球幕电影《梦幻佛宫》,提前了解莫高窟的背景知识,身临其境地观看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领略莫高窟博大精深的佛教艺术;然后乘坐摆渡车从数字展示中心抵达莫高窟,根据团队和散客分组后,由讲解员引导按照既定路线进洞窟参观;参观结束后再乘坐摆渡车返回数字展示中心购物或休息。

整个莫高窟参观活动用时将由原来的120分钟延长为150分钟至180分钟,而游客在全部洞窟内的时间将压缩到75分钟,但获取的信息量会大大增加。通过这种参观模式,既可缓解洞窟压力,减少游客参观给珍贵而又脆弱的壁画彩塑带来的潜在威胁,还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满足多种参观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参观体验品质;同时,通过压缩游客在洞窟内的滞留时间,有效提升莫高窟游客接待量,切实缓解莫高窟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石窟分上下五层,在现在编号为“17”的洞窟曾发现从4世纪到14 世纪的珍贵文物5.6万件,因之形成了敦煌学,另外还设有敦煌文物研究所。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最广泛的题材是尊像画,即人们供奉的各种佛、菩萨、天王及其说法相等;佛经故事画,是以佛经中各种故事完成的连环画;经变画,是隋唐时期兴起的大型经变,综合表现一部经的整体内容,宣扬想象中的极乐世界;佛教史迹画,表现佛教在印度、中亚、中国的传说故事 和历史人物相结合的题材;供养人画像,即开窟造像功德主的肖像,这是一部肖像史。

在莫高窟各个时代的壁画中,有反映当时的一些生产劳动场面、社会生活场景、衣冠服饰制度、古代建筑造型以及音乐、舞蹈、杂技的画面,也记录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实,为研究4世纪到14世纪的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莫高窟的壁画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盛唐时期的壁画水平最高。供参观的洞窟较有影响的是96窟、17窟、130窟、158窟、259窟、285窟、200窟、428窟等。

莫高窟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可惜由于未受到当时政府重视,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吉美博物馆等都有敦煌艺术品展出。现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门票:

旺季(4月1日—7月20日)内宾220元,外宾240元(含讲解)

(7月21日—10月31日)内宾260元,外宾280元(含讲解)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140元-160元。

半票:中国大中专学生、中国境内留学生、国内中小学生、1.4米以上无证件儿童、中国现役军人、中国60-69岁老人享受优惠票。

免票:

1.0-1.40米儿童享受儿童票(20元)。

2.中国现役伤残军人、中国退役伤残军人、中国残疾人享受特种票(20元)。

3.中国70岁以上老年人享受老年票(20元)。

开放时间:8:00-15:30

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位于敦煌城南约5公里处,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狂风起时,沙山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所谓鸣沙,并非自鸣,而是因人沿沙面滑落而产生鸣响,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有人将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中美妙的乐章。”当你从山巅顺陡立的沙坡下滑,流沙如同一幅一幅锦缎张挂沙坡,若金色群龙飞腾,鸣声随之而起,初如丝竹管弦,继若钟磬和鸣,进而金鼓齐,轰鸣不绝于耳。

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长约150米,宽约50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依靠河水的不断充盈,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泉水竟也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令人称奇。可惜的是,近年来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只能用人工方法来保持泉水的现状。月牙泉边现已建起了亭台楼榭,再加上起伏的沙山,清澈的泉水,灿烂的夕阳,景致相当不错,被称为天下沙漠第一泉。

月牙泉内游鱼成群,岸边绿草如茵。据传鱼称“铁背鱼”,能医治疑难杂病;草称“七星草”,有催生壮阳作用。据说,吃了鱼和草,可以长生不老。因之,月牙泉又称为“药泉”。

月牙泉边,白杨亨享玉立,垂柳舞带飘丝,沙枣花香气袭人,丛丛芦苇摇曳,对对野鸟飞翔,风景如诗如画。泉南岸台地上原建有娘娘殿、龙王宫、药王洞、玉泉楼、雷音寺等雕梁画栋等等的大片古建筑群。

月牙泉四面沙山高耸,山坳随着泉的形状也成月牙形,吹进这种环山洼地里的风,由于空气力学原理,会向上旋,于是月牙泉周围山上流下来的沙子又被送回四面的鸣沙山脊的另外一侧,这就是泉水不为黄沙掩盖的道理。两千多年来,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地形运动,使沙山和泉水保持着矛盾而又和谐的天然共生共存状态。尽管风沙肆虐,月牙泉依然碧水粼粼。

门票:120元(天猫“敦煌旅游官方旗舰店”118元)

交通:从市区有公交车3路直达(但也许不是最方便),也可打车到鸣沙山(约需15元左右),体力好的人不妨自己租自行车前往。鸣沙山月牙泉有公交车,2元/人。

三危山

古老、险峻的三危山,是敦煌市东南一脉赤褐色的秃山,坐落在莫高窟对面,距敦煌市区25公里,隔大泉河与鸣沙山相望。其“三峰耸立、如危欲坠,故云三危”。“危峰东峙”为敦煌八景之一。

最早记载三危之名的是《尚书-舜典》,不仅成了古史上的名山,而且成了神话中的灵山。为了向神灵企求保佑,历代都在三危山上修建了庙宇,香火不断。至今保存下来的仍有王母宫,观音井、老君堂、南天门等。现敦煌太阳旅游景点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修复了三危山原有文物景点和36米高的露天大铜佛,建成了三危山旅游风景区。

交通:有公路直通三危山风景区,可乘出租车或从莫高窟对面翻山步行前往。

敦煌故城

又称沙州故城遗址,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唐立沙州、元置沙州路、明设沙州卫,其城址一脉相沿,未曾他迁。清代学者皆认为汉唐敦煌故城即为党河西岸与新城隔河相望的故城。

敦煌故城现仅存南、北、西三面断续残垣。东面已被水冲坍陷无余,在党河西岸河床上可找到部分基址。据残垣遗迹推测,故城范围南北长1132米,东西宽718米。就地取土,层层夯筑,夯层厚12厘米,垣基宽6-8米,残高4米许。四角筑高大的角墩,今仍存高16米许,高出城墙一倍,下部夯筑,上部多土坯垒砌。西墙正中残留门洞一座,当属西城门无疑。该城为汉代故城。经西凉、唐代两次加固维修。城内西北一隅今被用作油库,其余均辟为农田,地表无遗物可觅。

玉门关

玉门关约建于西汉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当时,汉王朝刚刚取得对匈奴作战的重大胜利,于是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这就是名问古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河西四郡和玉门关、阳关。自此,玉门关便和阳关一起,分别成为古代中原通往西域以至中亚、欧洲等地北、南两路的重要关口。

玉门关为玉门都尉属下的玉门候官所领,敦煌设军郡前,隶属酒泉郡。东汉和帝时(公元89一l05年),关址曾一度东移至今玉门市玉门镇,后重迁旧址。南北朝时(公元420一589年),玉门关迁至瓜州晋昌县境(今安西县锁阳城附近),延续至唐,汉玉门就此废弃。

现存汉玉门关址,坐落在疏勒河下游南岸旁的一处沙岗上。城垣完整,黄土版筑,略呈方形。南北26.4米,东西24.5,残高9.7米,基厚4.9米。西、北面各开一门,形如土洞。关址北面数十米,即是疏勒河下游一大片由河流、碱湖组成的沼泽地。岸边芦草丛生,湖中碧水涟涟,水鸟驼影,若隐若现。关址周围,还有营垒、城郭遗址数处,尚待发掘.登上关城,则见戈壁浩瀚,天地茫茫,长城、烽燧宛若游龙,在关西北的戈壁、沙碛间逶迤西去。

玉门关附近的长城和烽燧,是我国汉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长城基厚3米,残高2-3米,顶宽1米多,内粘土、砂砾夹芦苇或红柳筑成。沿着长城,每隔5公里左右,筑有烽燧一座。

门票:40元(天猫“敦煌旅游官方旗舰店38元”)

开放时间:8:00-17:00

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敦煌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又称风蚀垄槽,或者称为风蚀脊(Yardang)。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 因干缩裂开, 风沿着裂隙吹蚀, 裂隙愈来愈大, 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雅丹"原是我国维吾尔族语,意为陡峭的土丘。雅丹地貌以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世界各地的不同荒漠,包括突厥斯坦荒漠和莫哈韦沙漠在内,都有雅丹地形。

门票:120元(天猫“敦煌旅游官方旗舰店”118元)

开放时间:7:00-19:30

阳关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后阳关,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及《敦煌县志》认为红山口即阳关。

门票:50元(天猫“敦煌旅游官方旗舰店”48元)

开放时间:7:00-19:30

非常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使您更上一层楼,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或者同意见都可以发表在下面的评论区里哦!欢迎大家吐槽、收藏或者转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