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功绩有目共睹,他一统六国首创皇帝制度,废分封行郡县集中皇权,车同轨书同文极大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修筑的长城和直道功在千秋。除此之外秦始皇还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如今地图上的很多地区都是他在位时纳入版图的。但是本文要说的并不是这些众所周知的丰功伟绩,而是秦始皇已经付之行动但上天并没有给他时间的另一个计划——统一草原。
这个计划并没有公之于众,但我们可以从相关史料中推断出来,比如说他的心腹大将蒙恬。王翦等老一辈将军去世之后,蒙恬可以说是秦始皇最为倚重的将领之一。在常规印象中蒙恬的主要军事行动是带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极大的促进了民族融合。
但是联系到当时局势我们会发现这件事另有蹊跷,或许蒙恬带领的三十万大军主要目标并不是匈奴,而是当时更加强大的东胡和月氏。这也是秦始皇要下的一盘大旗,这位千古一帝的目标从来就不是匈奴,而是称霸北方草原,甚至把整个草原都纳入秦朝版图。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仔细分析一下。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说法,秦始皇之所以让蒙恬带领大军进攻匈奴,是因为有人给他一本神秘书籍,这本书上还有一行令秦始皇惊恐不已的字也就是著名的谶语“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为了彻底消除隐患就命令蒙恬出征匈奴。咱们先不说这个说法是否经得起推敲,
即便假定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亡秦者胡也”的“胡”指的也不一定就是匈奴,当时胡人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总称,因此秦始皇的目标很有可能不是匈奴,而是所有游牧民族。
那么后世为何断定秦始皇要打的就是匈奴呢?原因是贾谊那篇《过秦论》。这篇文章中说秦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因此秦始皇要打的就是匈奴。但是真的如此么?这句话说得确实是蒙恬打匈奴,但是没有说只打匈奴。这里并不是咬文嚼字,因为贾谊接着就写了一句“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如果只是匈奴,贾谊为何要再说一下“胡人”,应该不会是为了押韵吧。
从当时匈奴的实力也可以推算出这三十万人绝不是单单攻打匈奴的。当时创造出白登之围的冒顿单于还在父亲的压迫下小心翼翼的生活,无论是“控弦之士三十余万”的气势还是“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达辽河、西逾葱岭”的地盘都是不存在的。
《史记·匈奴列传》也明确写到“当是之时,东胡强而月氏盛”,因此当时的匈奴属于夹缝中求生存的阶段。它们不仅要对东胡和月氏两位老大哥毕恭毕敬的,就是被秦国消灭的赵国他们都不敢惹,被赵国大将李牧打败后十多年都不敢靠近赵国长城。若是秦始皇的目标只有匈奴,他就没有必要派出三十万大军前去攻打。要知道每一个士兵都是要吃饭的,多一个士兵就要多一份后勤供给。如果不是这场战争真的需要这么多人,秦始皇怎么可能动用这么大的手笔。
我们再来聊聊秦始皇这个人,若说统一六合是大势所趋,但是秦始皇扫平东方六国后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开发北疆开拓西南,这些地方在当时可是一点都不富饶,甚至很多都是不毛之地,就是打下来也不能提升GDP,但是秦始皇却要全面开花各处征讨,可见在始皇帝的霸气思维中,只要是看的见的土地都要打下来,因此秦始皇派出三十万人攻打北方的胡人是很正常的事情。只可惜这件事刚刚开始就不得不永久搁置,因为秦始皇撒手人寰。
若是秦始皇有六七十岁的寿命,蒙恬是否可以把草原纳入秦朝版图呢?这件事见仁见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蒙恬一定不会让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自由发展,后来的匈奴冒顿单于在秦朝强有力的干预下或许根本不可能称霸一方,白登之围不会出现,甚至汉武帝也不会花费大力气攻打匈奴,因为这个民族对汉朝根本构不成威胁。只是这些事情都随着始皇帝的去世而永远沉寂,留给后人的只有无限的假设。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