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晚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财报,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整体承压,营业收入约166.31亿元,同比下降16.65%,利润规模也相应收缩。但环比来看,公司已经实现两个季度的营收环比持续增长,或已逐步摆脱至暗期。
在半年报中,公司解释营业收入下降集中在医药流通板块,主要受国家集采、区域统采等行业政策调整以及部分区域公立医疗机构采购额减少的影响。但同时,为了应对危机,公司也采取主动措施,战略性放弃了部分低效、低毛利率业务,并对个别运营低效的子公司进行了清算。
而市场比较关注的公司应收账款和短期借款问题,也得到了有效遏制,二者规模均在二季度出现下降。公司管理层提出的“严控费用开支、加强超期清收、增加毛利总额、优化资金回报”的经营方针,正在逐步修复公司的财务结构。
流通渠道布局广泛 医药工业资质全面
海王生物成立三十余年来,一直深耕医药行业。在1998年登陆资本市场后,在资本助力下,加大行业拓展整合。目前已经构建起集医药研发、医药制造、医药商业流通于一体的“研-产-销”完整产业链,为国内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型医药企业。
公司的业务聚焦于药品与医疗器械业务,2024年半年报,二者的业务占比分别为64%和32%,最近五年也均维持在95%以上。
公司医药流通业务以全资子公司银河投资为投资和管理平台,通过六家省级区域集团对下属医药商业企业进行管控。而医疗器械业务,则通过上海海王集团和北京建昌两大医疗器械平台展开。
而通过广泛地布局仓储基地,不断提升药品管理和配送响应能力,公司逐步强化在业内的竞争力。截至报告期,公司拥有17个省级物流中心,105个物流仓库,总仓储面积超42万平方米,并配备超500台自有物流车辆及133台冷藏车,冷库总面积1万平方米。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为近15万家客户提供药品与器械配送服务,业务拓展区域达到20多个省区70多个地市。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显示,其流通规模位居全国第8名。而在2023年中国 Top 50医疗器械重点商业企业排名中,上市公司位列第9位。
为孵化新的增长极,并且充分发挥公司的渠道价值,海王生物也布局医药工业领域和创新药研究。在医药工业领域,公司以海王福药、金象中药及海王中新药业为核心平台,构建了覆盖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全方位业务体系。
福州生产基地拥有中成药、化药等366个国药准字批准文号,其中207个品规入选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127个品规入选了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同时,福州生产基地也是国家在福建省唯一指定的麻醉品生产基地。
北京生产基地是北京市二类精神药品定点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化药,持有137个国药准字批准文号,其中89个品种入选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60个品规入选了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共有31个OTC产品。
海王研究院已被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拥有60余项发明专利,报告期内,ABRJ微乳溶液开展I期临床研究;西地那非口崩片取得药品注册证书;创新药HW130注射液开展I期临床研究;NEP018开展临床前研究;NEP018获得美国FDA临床许可。
万亿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依托流量开展高毛利业务
供给的品种相对集中而需求存在地理和种类上的差异,多对多的供需结构便孕育产生了以“融通”为主要行为的商业模式,从日常生活的超市,到金融中心的银行,都是解决“供需效率”的存在,而医药流通,也是如此。
医药流通公司主要从事药品和器械的分销业务。依托其覆盖全国的分销和配送网络,医药流通公司为上游的药品、器械耗材等产品制造商,及下游的医院、零售药房、基层医疗机构等客户提供分销、配送和其他增值服务。
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中,我国的医药流通市场也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
首先是从2012年至2016年的高速增长阶段,得益于国内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其间全国卫生总费用支出的平均增速超过13%,医药流通产业也快速增长,根据相关研报显示,2016年年底行业内公司超过万余家。
第二阶段是2017年至今,主要标志便是药监局推行“两票制”,即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
“两票制”目的在于规范流通秩序、压缩流通环节、降低虚高药价。“两票制”将一批不符合规范的中小型流通企业挤出市场。市场规模增速相较于前五年有所下滑,龙头企业通过资源整合,行业集中度开始提升。
虽然行业受到政策调整的影响,但受益于医药较强的刚性消费属性,流通市场增速较为稳定,呈现出弱周期性特点,2017—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也达到了6.6%。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全国医药商品市场规模达到27,516亿人民币,其中,药品批发市场规模21,526亿人民币,医药零售市场规模5,990亿人民币。
国内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为医药流通市场的增长提供了稳定的市场环境。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对医疗保健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医药流通市场有望随全国卫生支出规模的扩大而同向增长。
而对于海王生物而言,海王集团旗下还有一个庞大的零售渠道,海王星辰,便增加了新的助力。从1996年的第1家社区零售药店开始,到如今实现了4800多家健康连锁药房分布在全国70多个一、二线城市的嬗变,线上线下拥有超过8000万的会员,年销售规模超百亿。
而依托于庞大的销售渠道和高流量的销售网络,医药流通企业还另有途径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充分发掘自身“流量价值”。
一方面,积极开拓高毛利的代理品种业务,对外可以深化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对内可以积极寻求国产替代的优质供应商;另一方面,培育自身医药工业,聚焦核心品类,梳理筛选明星产品通过自身网络布局及探索自媒体线上新型销售模式,发挥品牌价值优势,打造新爆款单品。
如前文所述,海王生物在医药工业领域已经布局全面,第二增长曲线迎来爆发之日,或能助推公司业绩走向新的局面。
最近,海王生物也公告了股东层面的大动作,广东国资有望通过“股权转让+定增”的方式成为海王生物新主,虽然最终落地尚需有关部门的进一步审核批准,但国资的青睐也是认可了上市公司的价值。
未来,随着广东国资的进入,海王生物有望获得更充足且成本更低的资金,在传统领域的扩张可能迎来加速期。而国资的属性,也将为公司开拓新的市场渠道、强化与院方的合作等提供更多的助力。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