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上方谷的设伏,若是烧死了司马懿父子,那北伐会成功吗?

诸葛亮上方谷的设伏,若是烧死了司马懿父子,那北伐会成功吗?
2020年10月29日 08:39 美女莎金的宠用

对于三国迷而言,《三国演义》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部名著几乎是所有三国迷的入门读物,可以说,如果没有《三国演义》,那么三国的吸引力远达不到今天这个地步。

但事有相对,对于许多爱较真的历史爱好者来说,如何转变人们因《三国演义》而形成的固有印象,就成了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在这一点上,《三国志》表示无能为力。

比如,当两方谈及演义103回的《上方谷》时,就经常会陷入这种假想和较真的拉锯战中。

一方感叹,如果诸葛先生在上方谷烧死了司马懿父子,那北伐说不定就会成功了;而另一方则泼冷水,说上方谷之战仅仅只是小说中的虚拟情节,在真实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出现。

但其实在我看来,无论较真党们对于《三国演义》中许多情节的真实性有着多少吐槽的欲望,作者在这一情节的处理上其实是很巧妙的。

上方谷之战属于完全虚构的情节,这其实非常耐人寻味,因为《三国演义》并不是全然不顾史实的架空历史小说,因此它的情节想要逻辑自洽,就必须与历史上的真实情境相融合,至少在大的故事节奏和趋势方面不能偏离太多。

比如,不能因为看不惯曹操的“人妻控”,就直接将他写死在穰城之战中,也不能因为太喜欢诸葛亮就让他平推曹魏。如果这种情节出现,那么你看的一定不是《三国演义》,而是某点的历史爽文。

正因如此,上方谷之战的出现其实是作者的一种妥协,一方面小说“尊刘贬曹”的基调使得诸葛亮“多智近乎妖”,但另一方面诸葛亮北伐失利,乃至身死五丈原更是历史事实。

在这两点无法改变的前提下,作者需要用更多的笔墨才能既突出诸葛之能,又能不破坏历史大势。正因如此,才会有上方谷之战中诸葛亮算无遗策的谋略,才会有司马懿小心谨慎却依然入彀的无力,更有一场大雨剿灭北伐雄心的怆然。

其实在小说中,作者其实已经借助诸葛之口说出了自己的逻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如此一来,诸葛亮的形象被定格为了一个逆天改命而终不得的英雄形象,而“成事在天”的结果,也让小说避免了与史实脱离的危险。

回归话题,小编觉得,即使小说中上方谷之战的情节真的在历史上发生,且诸葛的火攻并未因大雨而失效,北伐依旧没有成功的可能。这是因为,所谓的北伐,并不是单独的一场兵对兵、将对将的战役,而是基于双方实力的消耗与较量。

在这一点上,无论小说中有多少对蜀国的渲染,都无法改变一个基本的事实:无论是资源还是人才储备,蜀国都无法与魏国相提并论。这几乎是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之后就已然定型的事实。

与占据中原腹地的曹魏相比,偏居益州一地的蜀国其实一直处于劣势当中。从外部条件来看,这种差异极为明显。

《隆中对》里,诸葛亮所提出的构想是“跨有荆益”,然而荆州自一开始就非蜀国独占,而是蜀吴两家共有,根据《三国志》中的数据记载,蜀国仅人口总数上就与魏国相差五倍有余。其国力差距可见一斑。而荆州的失去更是将这一战略差距再次拉大。

在“跨有荆益”的构想不能实现的情况下,蜀国在对魏作战时,不仅无法在国力的对拼上保持均衡,就连进攻方向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只能从崎岖的蜀道仰攻曹魏经营多年的长安。

更重要的是,少经战乱的荆州几乎是当时天下最为富庶之地,这一地区归属权的不明确,使得东吴这一潜在的盟友与蜀国离心离德,关羽之死与其说是孙权的短视,不如说是国家利益层面上矛盾的爆发。

与外部原因相对的,是蜀汉政权内部的矛盾。

刘备的真正崛起与他吞并了刘璋有关,然而,这种刘姓宗族的火拼虽然使得他拥有了自己的根据地益州,但是却让刘备丧失了蜀地民心,这种矛盾在刘备死前就已经显露。

而等白帝城托孤发生后,诸葛亮更是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在平息内乱上。比如李严所代表的东洲集团,与当地根植最深的益州集团,就多次爆发惨烈的内部冲突。这种冲突,即使诸葛亮以严刑峻法震慑,也只是得到缓解而未能真正解决。

可以说,因为早期战略的种种问题,天下三分后的蜀国在三国之内实力最弱,潜力最小,且内乱频频。相比之下,魏国虽然同样内乱丛生,但由于实力强横却得以以一国之力独抗吴蜀两国的袭扰。

甚至当樊城之战爆发,于禁投降,庞德战死,曹操担忧关羽威胁,准备迁都暂避锋芒时,蒋济等谋士却主张继续坚守,等待敌人自溃——国力和战略差异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一人之力其实很难逆天改命。

在北伐后期,这种国力上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因为魏国一系列宽松的政治政策而持续拉大。正因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诸葛亮真的能在上方谷烧死司马懿,蜀国也绝对没有逆风翻盘的可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