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燕:这厢有礼了

程燕:这厢有礼了
2024年05月14日 00:14 中原号

近日,随着一本书《这厢有礼》在当当、京东一些平台的热销,这个专注于礼仪教学20年,拥有中国专业人才库高级礼仪培训师称号的程燕老师,再次携带重磅礼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礼仪类的书籍,市场上并不少见,而将传统文化、经典文学与礼仪进行融合的却屈指可数。中国是礼仪之邦,各种社交礼仪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不可缺少又至关重要。她用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独特的职业感悟,献给青少年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程燕,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礼仪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北京大学访问学者,河南省模范教师,中国专业人才库高级礼仪培训师,全国核心能力认证高级形象礼仪指导师,中华传统文化教师(礼仪)。出版有散文集《风在绿叶间跳跃》、专著《传统礼仪文化与教育研究》,主编《现代礼仪》《礼仪与沟通》《秘书礼仪》等教材。拥有20年高校礼仪教学与培训经验,曾参与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大型赛事志愿者礼仪培训,为郑州市文明办、国家电网枣庄供电公司、北京中建教育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礼仪培训达百余场。

教育是一场爱的修行

程燕心中始终怀揣着“以生为本”的理念,“爱”和“尊重”是她对待学生的核心。

2018年,程燕老师为全校的本科生开设了通识课《礼仪与沟通》,几周之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惊诧不已,因为她竟然可以叫出班里近百名同学的名字,就是专业课老师,恐怕也难做到这一点,而一个公修课老师却做到了。十余年来,她坚持在学期初第一节课就搜集同学们的照片,做成带照片的花名册,保证能准确无误地喊出班级每一位同学的名字。她的礼仪课,每周只有一次课,就是在每周只能和同学们见一次面的情况下,即使是百人课堂,每个班每位同学的名字和面孔,她都熟稔于心。迄今为止,这样的花名册,她手头已积攒了厚厚一摞。

身为综合教研室主任,每年九月,新生入校后,她就会开展多年来坚持的一项工作——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利用休息时间见缝插针地与负责的文秘专业每位同学进行面对面的约谈,以尽快地熟悉、掌握每位同学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这原本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范畴,而作为一名专业老师,她却出人意料地完成了。

2018年6月,毕业典礼当天,除了毕业证,15文秘的39位同学又意外地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程燕老师亲笔为39位同学写的39封“离别专有情书”,当同学们拿到这封属于自己的“专有情书”之时,动容不已,因为在2015年秋天,15级文秘专业学生入校之初,她当时就结合39名同学的特点写了39封独特的“欢迎专有情书”。

在她心中,学生就是自己的亲人。平日里,她会把自己的衣物送给家庭贫困的学生;节假日,她会邀请学生到家中聚餐;有学生遇到困难之时,她会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

礼仪文化润人无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教育要以文化人,礼仪课更当如此,把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课程的点滴之中。

礼主敬,仪为敬的外化。但如果仅仅流于形式,礼仪就成了华而不实浮于表面的虚架子。因而,这些年来,程燕注重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切入课程,她在一点点啃《仪礼》、《礼记》。她在尝试让《论语》《弟子规》走入礼仪课堂,以此让自己的课程变得更为厚重和饱满,这个过程便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礼仪包括其他所有课程都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一种涓涓细流般的方式去浸润青少年,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作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影响他们。她在用心浇灌,力争让课堂成为同学们流连忘返的场所,营造一种惬意而舒适的氛围。课前,播放动听优美的音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课中,音乐也是惯用的表现手法,让同学们以轻松、惬意的心态接受知识。每讲收尾之际,她都会结合内容送给同学们一句、一段赠言,这些赠言或是独创,或是借用、引用名句,以此进一步启发学生。比如讲完《服饰礼仪》,她的赠言是这样的:“穿着成功不一定保证你成功,但不成功的穿着保证帮助你失败。”

程燕这厢有礼了

《这厢有礼——经典作品中的礼仪》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于程燕2019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至北京大学学习。为期一年的学习,让她得到了文东茅老师的真传和深刻教诲,又拜师于国内著名礼仪培训导师纪亚飞女士,让她渐渐萌生了要把礼仪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的想法,这个念头就一发而不可收。她潜心四载,挑灯夜读,博览群书,辛勤笔耕,为读者奉上了融传统文化、文学、礼仪于一体的著作:《这厢有礼——经典作品中的礼仪》,它像一股暖暖的春风,徐徐吹进人的心田。

《这厢有礼——经典作品中的礼仪》匠心独具,角度新颖,视野开阔,呈现出如下鲜明的特征:

一、体例新颖。行文结构由不同的模块组成,上篇涵盖的模块主要有:经典再现、读书明礼、品格言或礼仪故事等;下篇的模块主要包括:诗词再现、诗词赏析、明礼知仪、知识窗等,这样的编排体例让读者眼前一亮,减少阅读疲倦,增加阅读新体验。

二、引人入胜。章节标题命名有创意,单看题目,即可诱发阅读愿望,如“似这般姹紫嫣红——诗词中的礼仪”、“魅力不止城南事——小说中的礼仪”等;上半篇的“随感”部分,皆由一个个由“我”在场的原创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独立成文,这些故事取材于作者的礼仪课堂,或系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情,或系身边的一些人情世态……,极易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三、文笔清新。作者文笔清丽细腻,选材避开宏大而撷取身边事、身边景、身边人,娓娓道来又耐人寻味,平和从容又走心入心。

程燕,作为一名高校礼仪教师,她对教学倾注了浓情深爱;同时,她又运用自己文学专业背景的优势,将文学与礼仪嫁接,开出了一朵绚烂夺目的花。

生活,一半俗常,一半禅意;一半烟火,一半清欢。她在冗长日子里,用文字,链接起这个世界,搭建了诗意和远方。

祝福她,未来,用自己的坚持和热爱,让礼仪之花盛开在每一个青少年的世界中,盛开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彭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