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虽险,但却有速成的效果

历史上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虽险,但却有速成的效果
2020年08月01日 10:24 小尼车

首先,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实施子午谷奇谋的最好时机,后来主将由庸才夏侯楙换成曹真或者司马懿后,即使二十万兵想通过子午谷拿下长安也接近不可能蜀汉这边将领:魏延,王平,关兴,张苞,赵云,廖化,属于蜀国鼎盛期,后来随着蜀国人才凋零,大将越来越少魏国统帅:夏侯楙,相比较后来的曹真司马懿郭淮等,真的是最容易的模式了,而且曹魏方面由于占据中原,人才基本层出不穷,后起之秀邓艾,钟会,姜维,羊牯,杜预,陈泰等,与蜀国将领差距越来越大子午谷奇谋若能成功,一举长安拿下,即使不能长久守住,如果像当年刘秀一样守住个把月,就能够为拿下整个潼关以西,奠定胜局。

其次,子午谷计划潼关是指诸葛亮以主力走陈仓或是褒斜道过来,吸引魏国主力部队,魏延走子午谷突袭潼关。这个情况下,可行性有,机会大不大不好说,吃是不会有问题的,长安周边有钱的很,魏延可以抢老百姓的,就食于敌。拿下潼关估计问题不大,诸葛亮一伐时兵力很多,一开始魏兵并不多,以一部分与之对持,另一部分沿渭水至长安支援魏延,这个才是魏延的计划。

魏延在长安城有内应,这个只是一个猜测,但当时应该是各国在各国都是各种奸细遍布,魏延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关中、长安。汉中也是蜀国离关中最近的,他派出细作进入长安,以及在长安发展几个内应,是完全有可能的。魏国是一个强大的综合性的国家,相对更容易被细作潜入,蜀国是军国,吴国则是豪门大族把持的,都相对不容易被细作潜入。

甚至魏延还在关中一些关键地点,例如粮仓、要道等都有细作,这才能保证魏延的5000人能相对较快的抵达长安城,而且不用担心身后的各种家族武装起来戳他屁股。实际上当时魏蜀前线的老百姓,都结城自保,不然大军一过必然是寸草不生。这些堡坞的武装会不会起来在后方闹事,相信魏延也有提前部署。

诸葛亮这个人,有人格缺陷,从后来独自掌权开始,诸葛亮几乎就没有将军政大权哪怕分一小部分给别人,这直接导致他死后,蜀国没有真正的方面大员,例如魏国的羊祜、吴国的陆抗这样的,蜀国没有,内没有治国能人,外没有方面大员,即使是他最喜欢的姜维,从来也不是都督级别的存在,没拿到都督的权力,也没有经历过独当一面的磨练。诸葛亮在意自己的声望。

从出师表中看出,他明知蜀国必败,推荐使用的那些人水平也完全不如同期魏国、吴国的同级别官员,但还是要坚持不懈的出兵,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句句不离口的先帝爷,就是成了修饰自己声望的一个幌子。要知道那个时代,忠、孝的名声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财富。于是他拿全蜀国为自己祭奠了。

最后,从上帝视角来看是可行的,如果不用的话也是现在的历史,而且刘禅无能,如果诸葛亮用自己的方法把自己拖死,蜀汉必将毫无气数,此计虽险,但有速成的效果,一旦取得长安司马懿必将大乱,孟达之计也可成之,曹魏呈倒戈之势,诸葛丞相也能多活几年,如若不成,就回去休息,不成的话结局是和现在一样的,而且丞相也不会那么快累死。丞相在的话蜀国防御会变强,魏国也可能会贪图荆州,攻取荆州的话蜀国亡国的时间也会变短,说不定还会翻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