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遗体器官捐献还要打麻药,难道死后还有痛觉吗?

为什么遗体器官捐献还要打麻药,难道死后还有痛觉吗?
2022年08月11日 17:14 吃货的食验室

有人说遗体捐赠器官摘取时,机体还是活着,机体还有痛感,这是真吗?

遗体捐赠是一件十分高尚神圣的事,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背后的原因令人惊叹。如果你了解遗体器官捐献的过程,你大约有不同的想法。

许多人对于遗体捐赠无法接受,认为身体是受之父母,人去世之后就应该保持遗体的完整,入土为安,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自己去世之后亵渎自己的身体。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思想意识逐渐改变,有些人认为活着要对社会有贡献,去世之后也希望能为他人做一点有意义的事,这样生命才更有价值。

曾经,有一位医生坦言,遗体器官捐献,摘取器官时,医生是要打麻醉的。许多人对医生这种做法很不解,有人认为这是在浪费医疗资源。然而,事实证明,在摘取器官时打麻醉很有必要。

回顾,在今年三月份,英国有一位18岁的小伙子就在遗体器官捐赠摘取器官之前出现了奇迹。

这位小伙子今年18岁,在英国某一街头上,被一辆疾驰而过的汽车撞倒,当时很快被送往医院,由于头部受伤严重,医生经过四天的抢救,依然回天无力,四天之后,医生宣布小伙子脑死亡。

家人悲痛欲绝,决定捐献小伙子的遗体器官,来救助七名患者,为了保证器官的活性,医生让小伙子使用呼吸机。就在器官摘取前几个小时出现了奇迹。

小伙子的姐姐坚持在他身边呼唤他,让他学会自主呼吸,果真出现了奇迹,小伙子慢慢苏醒。最终,他幸运的醒过来,逃过了器官捐献。

这样的很件事情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如果小伙子是在器官摘取手术时清醒,这时候是多么残忍。这个罕见的事情也告诉我们,脑死亡的患者还有苏醒的机会。所以,在进行器官摘取时打麻醉剂就很有必要了。

如今,自愿捐献遗体器官的人越来越多。英国的戴安娜王妃在遭遇车祸去世之后,把身体内的多个器官捐献给了一些需要的患者,让他们恢复健康,也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

这些年,国内也出现了不少遗体器官捐献者,这些人中,不少是从事医疗事业的人,他们可能是医学教授、是医生或者是护士,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为医学做一点贡献。

不仅是医生,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遗体捐赠的行列,今年三月份,一位八岁的小孩在去找妈妈的路上被一辆小车撞飞,受伤严重,最后被宣判脑死亡,父母舍不得孩子就这样离开,于是决定孩子的器官,救助了三个家庭的孩子。

除此之外,一些死刑犯也会加入到遗体捐献的行列,他们或许想用自己的身体器官来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还有一些无人认领的死刑犯,只要符合遗体捐赠的规定,他们的遗体也会被用来救助他人。

那么,遗体捐赠摘取器官时为什么要打麻药呢?

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遗体器官捐赠。遗体器官捐赠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移植手术,它有严格的手术要求,也需要把握好时间点。

人体器官捐献是指自然人在死后,按照自愿无偿的原则,在严格的法定程序和科学医疗处置程序下,捐献出体内部分或者全部器官的公益性行为。

这些捐献出来的器官用于拯救他人的生命,而不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也就是说,遗体捐赠是无偿的,是一种崇高的奉献。

遗体捐献必须办理捐献登记,必须经过医院确认捐献者已经死亡之后,在协调人员的见证下,由器官摘取的医疗团队人员进行专业的操作。

其次,要了解遗体捐赠在什么时候摘取器官。

遗体器官捐赠必须在人去世之后进行,如何对人死亡进行定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如果人彻底死亡,等到体内器官已经失去了活性,再进行器官的摘取,就已经失去了意义。

所以,对于死亡的判断以及摘取器官的时间点的把握上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器官捐赠有严格的时间点,为了确保所捐赠器官的活性,器官摘取的时间尤为短暂,这时候就涉及到如何把握捐献者是否真正死亡的问题。

理论上,捐献者必须处于死亡的状态,根据医学界对人体死亡的判定,大约有几种:大脑死亡、心脏死亡、脉搏停止跳动。

我们先来看人体死亡的历程:

死亡是一个逐步发生的过程,并没有一个精确的时刻,其中有一些细节是不为人知的,首先经历的是临床死亡,这时候,人的心跳、呼吸、脉搏会逐步停止,在心跳完全停止之后的4到6分钟里,身体里的细胞仍然是活着的,这几分钟就是器官摘取的最佳时间。

几分钟后,生物学上的死亡才真正到来,此时大脑的细胞逐渐死亡,这种死亡是不可逆转的,真正的脑死亡的病人是不可能再次被救活。

人在生命的尽头,在最后的几分钟里,往往处于昏迷状态,这时候身体已经难以感受到痛苦,特别当大脑功能丧失之后,对于机体疼痛的感知几乎就消失了,大脑将无法控制和管理身体。这时候身体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或许这是判断脑死亡的外在特征,在濒临死亡的时候,人体内会释放出大量的内咖肽物质,这种物质也能让使者变得平静祥和。

所以,当医生判断大脑已经无法正常供血,即大脑已经出现了不可逆的死亡时,心脏仍可以跳动,这是摘取器官的最佳时间。

由此可见,脑死亡是器官捐献的最基本条件,那时候机体只能依靠呼吸机或者药物来维持生命的活性。

这种情况与植物人是有区别的,植物人是不能进行遗体捐赠,因为他的脑干功能依然存在,而脑死亡的人是脑干功能消失,遗体已经没有了意识,在他的呼吸和心跳逐渐丧失功能的时候,把身体中的器官摘取下来,以救助患者的过程。

所以,可以明确的是遗体捐献的时候,机体是死亡的,只是器官仍然有活性。

其次遗体器官摘除的时候,遗体可能会感到痛感,因此需要打麻醉

曾经有麻醉师讲述了这样的过程,当器官摘取医生把手术刀插进遗体时,遗体的脉搏和血压都会出现变化,那时遗体的肠,还会有轻度的蠕动。

有人就说,此时的遗体可能会产生痛感,到底会不会痛,没有人知道,毕竟遗体已经脑死亡,已经丧失了意识,医生曾经这样讲述,即使有痛感,可能也是一种潜意识的反应,而不是真正的疼痛。

这是当人大脑死亡时,身体中的神经系统的功能还没有完全消失,身体中的细胞组织还会出现一些条件反射,假如人的大脑没有死亡,身体各器官所感知到的疼痛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信号传输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就会发出疼痛的信号,让人体感知后做出应急的反应。

然而,遗体器官摘除的时候,大脑已经死亡了,也就是说,即使身体各器官感受到疼痛,把这种疼痛的信号传输到大脑,大脑也无法接收,也就是说,人没办法意识到痛。所以理论上讲,器官摘除的时候,遗体是没有痛感的。

理论上是这样讲,然而,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没有人知晓,为了预防万一,医生坚持给去世的捐献者打麻药,这是因为:

1、一些心脏骤停者苏醒后讲述,他们能够清楚的记得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能够听到医生和家属的哭泣,这表明人心脏停止跳动,大脑的意识还存在着。

人体的结构十分精密,脑死亡的判断也十分微妙,万一脑死亡不够彻底,此时进行器官摘除,逝者是会感到痛苦的。因此,在摘除捐献者器官的时候,给他打上麻药,是为了预防逝者出现痛苦。

2、即使大脑真正死亡了,高级神经中枢已经失去了反应,但是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的非条件反应还是存在的,因此,逝者已经没有了任何痛感,可是因为器官仍然有活性,仍然会产生一些应激反应,比如受刺激肌肉会收缩,为了保证摘取手术的顺利进行,对逝者遗体打麻药,可以起到镇静的作用,让手术更加顺利快速。

当然,有的情况下是不能打麻药的,比如说干细胞的捐赠,这种捐赠必须通过静脉穿刺后抽取血液,在体外过滤后,滤出干细胞,因为是静脉抽血,所以不需要打麻药。而活体捐赠就跟正常手术一样,是需要打麻药的。

总而言之,器官的捐赠一般是需要打麻醉,哪怕是遗体捐赠也是如此,这样更人性化,更能确保手术的顺利。

结语:

关于遗体的捐赠,社会上依然有人提出反对,反对者大多是唯心主义者,而如果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这样能造福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