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楼旁易俗社文化街区地下复古街区,32岁的李颖策开了家特产供销社,他把在农村都很难找到的老供销社搬到了大都市的中心位置。在复古街区众多店铺中,李颖策的店铺特别醒目,一下子激活了不少50后、60后、70后、80后对“供销社”的记忆。
李颖策是河南南阳人,生于1989年的他已在西安打拼了11年。今年七月份,朋友和他说,易俗社文化街区计划在地下搞一个80年代的复古街区,李颖策过来看后,感觉不错,就租了个店铺,开始搞他的老供销社,他要复原一个80年代的供销社。李颖策说:“这里面的柜台是我从户县乡镇淘来的,就是那边原来供销社的柜台。所有的陈列、货品,每一样东西都是我自己布置的。”
李颖策拿出一本1986年的挂历说:“朋友们知道我要搞一个80年代的老供销社,都很支持,他们把那个年代的老物件送给我,像这本挂历,旧报纸,旧缝纫机,旧电视机,旧收音机录音机,老算盘等老物件都是五湖四海的朋友给我赞助的。朋友们也都有这种怀旧的情结,他们也觉得复古里面有商机。”
李颖策出生在80年代末,他的童年虽然没有留下80年代的记忆,但他很喜欢80年代。开一家80年代供销社老店,满足了他的爱好。
李颖策的母亲从河南老家来到西安帮儿子看店。61岁的母亲高中毕业,打起算盘还是那么老练。
母亲帮儿子戴红领巾,李颖策说有种回到童年的感觉。
李颖策准备了给孩子们吃的糖,见孩子们进店,李颖策的母亲就给孩子们递上一颗糖。
孩子们不知道啥叫“供销社”,但对这样的老店感觉很新奇,他们拨拉着算盘、用杆秤称重,当起了小小售货员。
不少进店的人和李颖策说他们记忆中的老供销社,给李颖策提建议。李颖策说:“看到每天这么多上年纪的人到店里面,勾起了他们童年的回忆,我也很欣慰,感谢大家给我指导,我一定用心把这老店铺布置好、经营好。”
![](http://n.sinaimg.cn/finance/pc/cj/kandian/img/article_pic05.png)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