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其中,“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又作“天要落雨娘要嫁人”)是一句老少皆知、家喻户晓的俗语。对于这一俗语,意思是用来比喻必然发生、无法阻挡的事情,通俗的说就是“由他去吧”。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中的“娘”,到底指的是母亲还是女儿呢?
一
首先,对于很多人来说,容易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中的“娘”理解为姑娘或者女儿,不过,就这句谚语的历史来源的话,则是指“母亲”。针对这一句俗语,历史上存在两个来源。其中,就第一个来源来说,在古代历史上,一个县衙的小吏名为陆瑜。作为一个孝顺的儿子,陆瑜有一次要押解粮草到外地,临行前跟父母告别,说道“天要陆瑜,粮要解营,儿属无奈。”因为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陆瑜就嘱咐父母自己保重身体。
二
自陆瑜一去之后,其父亲不幸病逝,留下母亲一个人可谓孤苦伶仃。加上儿子长期未归,所以陆瑜的母亲就去寻找儿子。然而,非常不幸的是,因为贻误送粮的时间,陆瑜已经被皇帝给斩首。绝望之际,陆瑜的母亲也活不下去了,选择自尽。自此之后,人们非常同情陆瑜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而且感叹到“天要陆瑜,粮要解营”。经过历史的变迁,因为读音上相近,“天要陆瑜,粮要解营”这这八个字被讹传为“天要落雨,娘要嫁人”,从而成为一句民间的俗语。
三
同时,就另外一个来源来说,在古代历史上,有一个名为朱耀宗的书生。因为聪明绝伦,所以在进京赶考后高中状元。皇帝非常器重朱耀宗,就要招他为驸马。还乡前,朱耀宗获得皇上的恩准,要为自己守寡的母亲树立贞节牌坊。在历史上,特别是宋元明清时期,因为理学的影响,讲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所以朱耀宗这么做符合当时的理学观念。但是,母亲却不愿意立下贞节牌坊,因为她还希望改嫁。就这样,朱耀宗和母亲发生了争执。
四
最后,母亲就和朱耀宗打赌,如果第二天下雨,那我就改嫁,反之,就立下贞节牌坊。结果,第二天真的下起了大雨,所以朱耀宗的母亲就表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换而言之,自己改嫁是天意,无法违抗。在此之后,皇上也没有怪罪朱耀宗和他的母亲,而是表示“由他去吧”。就这样,“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一俗语流传至今,其中的“娘”本来的意思就是指的母亲。
文/情怀历史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