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团队在《科学》期刊报告了超低场0.05T MRI突破性研究

香港大学团队在《科学》期刊报告了超低场0.05T MRI突破性研究
2024年06月26日 09:29 新尧网综合

2024年6月25日 - 磁力共振影像(MRI)技术自面世以来,便以其非电离、非侵入、多重对比和定量功能为医疗保健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它亦为未来人工智能驱动的医疗诊断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平台。 然而,标准超导MRI扫描仪造价高,特别的安装和使用要求像电波隔离室和高功耗等更进一步增加成本并限制其可移动性。 目前这些扫描仪主要使用于放射科和大型影像中心,未能普及应用于其他医疗环境中,同时,大多数磁力共振扫描仪都集中在高收入国家,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可及性有限,令全球医疗保健差距不断扩大。

低功耗、小型、无屏蔽MRI扫描仪原型,它使用开放式0.05特斯拉永久磁铁及结合了主动感测和深度学习来解决电磁干扰(EMI)信号以提高图像质量。

由香港大学(港大)林护基金教授(生物医学工程)讲座教授吴学奎领导的电机电子工程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适用于全身的磁力共振扫描仪,成本远比目前医疗应用的MRI扫描仪低,而且更安全,亦无需要昂贵的安装设施,只需接驳标准墙身插座的电源,无需射频或磁场屏蔽技术便可使用。

港大团队的究成果已在知名科学期刊《科学》上发表,并被推介为观点文章。

过去几十年MRI科学工程界普遍认为,在超低磁场强度下进行人体成像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港大团队研发的扫描仪,采用小型 0.05 Tesla超低磁场强度永久磁铁,结合主动感测和深度学习来处理电磁干扰 (EMI) 讯号。 研究人员在扫描仪周围部署了EMI感测线圈,运用深度学习方法,从收集的数据中直接预测无电磁干扰的核磁共振讯号。

团队还开发了一种深度学习影像形成方法,以提高影像质量并减少扫描时间,新方法整合了影像重建和三维超分辨率,并利用高场高分辨率MRI资料中的同质人体解剖结构和影像对比度。

港大团队在0.05 Tesla超低磁场强度下成功实施常用的成像方法,包括 T1 加权、T2 加权和扩散加权成像,并优化了不同解剖结构的对比。 每个方法的扫描时间设计为 8 分钟或更短,图像分辨率约为 2x2x8 mm3。 扫描时扫描仪功耗低于1800W,闲置时功耗约300W。

研究团队开发的这款低功耗且简易的全身 0.05 Tesla MRI 扫描仪,无需射频或磁场屏蔽即可运行,有望解决 MRI 的可及性问题。 团队通过实验证明扫描仪的通用性,即使在强烈EMI信号的干扰下,也能对各种人体解剖结构进行全身成像。 团队还展示了深度学习图像潜力,通过利用深度计算和大量的高场MRI数据,将0.05T影像质量大幅提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