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是第12个“中国房颤日”,宣传主题为“关注房颤,预防卒中”,旨在提高房颤的公众认知,助力健康中国。
什么是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时心房率能达到350-600次/分(正常情况下为60-100次/分)。打个比方,心脏就像坐上拖拉机“突突突”,或者没有章法地随意“蹦迪”。
发生房颤时,心房因无序的电活动,进而失去有效收缩,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使得心房内附壁血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随着血液进入全身动脉系统,导致栓塞。最常见的栓塞部位是脑血管,从而引发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中风。房颤患者的脑中风风险是普通人群的5倍之多,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致残的重要原因。
此外,心力衰竭、心梗、认知功能障碍、痴呆以及肾功能不全,也是房颤的常见并发症。
正常心脏收缩
房颤心脏收缩
房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 心悸:房颤患者常感到心跳异常,心跳快而不规则,常常有“心脏乱跳”或“心脏漏跳”的感觉。
- 疲劳和气短:由于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劳和气短,尤其是进行体力活动时。
- 胸痛胸闷:有些房颤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不适或疼痛,但这通常不是由于房颤本身引起的,而是由于潜在的心脏病或房颤导致的并发症。
- 头晕或晕厥:房颤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或晕厥。
- 呼吸困难:在房颤发作期间,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这通常与肺部充血或心力衰竭有关。
- 尿频:房颤可能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使得肾脏不能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水分和废物,从而导致尿频。
若您有以上多个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一些人房颤发作可能有其它一些很少见或描述不清的表现,也有很多人发作房颤却一点症状都没有,这种情况占了房颤病人的1/4左右,并不少见。
这7类人群患房颤风险高
记得早点排查
- 年龄较大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也会增加。据统计,65岁以上的人群发生房颤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房颤的发病率高达7.5%。
-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房颤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心房扩大,增加房颤的发病风险。
- 心脏病患者: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疾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增加房颤的风险。例如,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心脏的供血不足,导致心脏的舒张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房颤。
-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也会增加,可能与糖尿病引起的心脏神经病变、心肌纤维化等有关。
- 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如长期饮酒、身体肥胖、抽烟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房颤的风险。特别是长期饮酒,酒精会直接刺激导致房颤。
- 有房颤家族史的人群:如果父母有房颤病史,子女也容易出现房颤。
- 其他病患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房颤的发生。
新一代的房颤筛查及术后管理神器
乐普便携式可穿戴动态心电检测设备
近日发布的《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中指出,基于可穿戴设备技术应用的研究证据,在老年人群,合并睡眠呼吸障碍、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中使用 PPG 或单导联 / 多导联心电图等智能设备进行房颤筛查;单导联心电图、可穿戴设备、腔内心电图检测的房颤,经确认后可用于诊断房颤。
房颤筛查及术后管理神器--乐普单导联动态心电记录仪ER1-LB、乐普多导联动态心电监护预警机(心安宝),作为新一代实时 AI Holter,具有准确、实时、简便、互联等特点。通过采用乐普便携式可穿戴动态心电检测设备,提供远程心电数据监测、异常心电实时预警、长程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人工预警等功能服务,可时刻记录患者症状发作并通过互联网将信息传输至心脏远程监护服务中心,从而及时准确诊断房颤,有效提升房颤检出率,有助于房颤患者的治疗与预后。
乐普单导联动态心电记录仪ER1-LB
乐普多导联动态心电监护预警机(心安宝)
同时,依托乐普eCardIoT智慧物联电生理管理系统,乐普动态心电监护检测设备可助力医院构建远程动态心电诊断中心,推动心电一张网及区域医联体、医共体等信息化建设,实现“诊”“采”分离、分级诊疗,打通急救绿色通道,强化基层医院心电诊断、预警及危急救治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疗服务,有力支持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
专家表示,树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观念十分重要,注重心脏健康和常规检查,才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房颤的发生。除了日常监测筛查心脏健康,为了预防房颤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以及管理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关注房颤,预防卒中!为人民的健康美好生活,乐普肩负社会责任,初心如一,砥砺前行!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